糖友在運動中需要掌握一定方法。有一個“1-3-5-7”運動原則,可幫助糖友做到循序漸進又不會過量。具體如下:
飯后1小時運動。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慢跑、自行車、游泳、踢毽子、跳繩等,但最好在飯后1小時左右進行。不少人都有過飯后立即運動引發(fā)腹痛的經(jīng)歷,這是因為剛吃完飯時是消化、胃腸運動的高峰期,此時運動不僅會導致腸胃的消化過程受阻,同時還會震動胃腸,兩者都會引起腹痛。
每次運動在30分鐘以上。運動時間過短,效果甚微;運動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疲勞累積,甚至引起低血糖。在有氧運動的前30分鐘,身體供能以糖原消耗為主,至少30分鐘后,脂肪才開始作為主要供能物質(zhì)。因此,進行有氧運動最好是30分鐘以上,才有消耗脂肪的效果。
每周運動5天。研究發(fā)現(xiàn),鍛煉達到一定頻率才有利于血糖的降低和穩(wěn)定,鍛煉太少則起不到效果。每周鍛煉3~5次是最適宜的頻度。運動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jù)《全民健身指南》,運動者可從每周3天逐漸增加到每周5天,一周至少休息1天。
運動中脈搏不超過(170-年齡)次/分。心率在100~140次/分范圍相當于中等強度運動,對身體的刺激強度適中。一般來說,運動的目標心率為170減去年齡的數(shù)值。例如50歲的糖友,運動中目標心率就是170-50=120(次/分)。運動時可隨時數(shù)一下脈搏,將其控制在120次/分上下,運動強度就是合適的。若比目標心率低太多,就說明還沒有達到有氧運動的鍛煉標準;高出太多,則意味著運動過量,也應適宜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