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佛頭”傳承對屯堡族群的影響探析

      2018-05-30 12:30:47貴州省屯堡文化傳承與旅游發(fā)展0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貴州安順56000安順市屯堡文化學會貴州安順56000
      安順學院學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佛頭屯堡村落

      (.貴州省屯堡文化傳承與旅游發(fā)展0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貴州 安順56000)(.安順市屯堡文化學會,貴州 安順56000)

      “佛頭”,是指屯堡村寨中篤信佛教,逢諸菩薩的出家日、成道日、誕辰日等發(fā)心遠足修行,圓滿完成屯堡鄰近縣市中各大寺院的觀禮朝拜,通曉屯堡六百多年來代代相傳的各種民俗禮儀,能熟練運用屯堡上一輩傳下的玄學佛咒,無償服務于本村大小事務的屯堡婦女?!袄戏痤^”,則是對上了年紀、德高望眾,服務屯堡村落民眾多年,將自己生平所學圓滿傳至下一代的老年婦女的尊稱。屯堡人俗稱的“佛頭”,在屯堡村寨中受人尊崇,經(jīng)過上一輩認可推薦,在屯堡村落中有著一定的威望及地位?!胺痤^”的多寡視村落人口的多少而定,大村落常常有數(shù)十位“佛頭”,小村落則只有一、兩位“佛頭”。過去屯堡的“佛頭”論資排位,一靠聰慧,二靠勤勤懇懇地服務于本族群。在屯堡村落中雖然沒有任何白紙黑字的條文記載晉升為“佛頭”的統(tǒng)一標準,卻又有著屯堡幾百年來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規(guī)矩與規(guī)則需要遵循。關于屯堡“佛頭”在屯堡社區(qū)的功能、作用已有專門研究[1]和相關研究[2],本文試就“佛頭”作為屯堡族群精神皈依的核心關聯(lián)進行初步探討。

      一、村落背景

      本文展開調(diào)查的張官村,位于雙堡鎮(zhèn)北面,隸屬于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老320國道穿村而過。村北面與楊武鄉(xiāng)接壤,西北面與寧谷鎮(zhèn)、舊州鎮(zhèn)毗鄰。村委會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1km,相距安順市城區(qū)34km。村域面積1816畝,全村總戶數(shù)424戶、1800多人(2017年統(tǒng)計)。張官村有李、楊、王、何、嚴、湯、江、陳、黃、姚、羅、田、張、左、任、詹、吳、蔡、全、盧、常、孫等22個姓氏。全村按方位和建筑、傳統(tǒng)習慣,小片區(qū)可分稱為西門樓、大門樓、大院塘、官家塘、小門樓、上頭院、底下院、大街上、院子頭、后門街、何角落、楊院子、湯家廊、廟后園等。

      明代,張官堡隸屬于安莊衛(wèi)管轄,相關歷史文化及社會背景,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重立的關于雙堡市場的碑刻有所體現(xiàn):

      蓋事有創(chuàng)于前者,必有繼承于后,乃能永垂不朽,事跡不墜。如我堡內(nèi)之先人,自征南以來,二十姓人分編五旗,屯墾于此。當日政府原為寓兵于農(nóng)之計。后以人口繁衍,生活用品不便。遂協(xié)商開場以便,以有易無。乃訂寅申二日趕集,名曰雙堡場。迨政府安糧,此場面積載糧肆斗,分五旗負擔,每旗八升,勒碑為記,有糧串可憑。嗣因日久年遠,其碑損壞,字跡模糊。經(jīng)我旗內(nèi)之人眾議,重勒碑石,用志不忘,亦承先啟后之意云耳,是為序。

      張官堡五旗二十姓人眾重立

      民國三十七年五月吉日[3]

      張官村有別于其他村之處是它有大廟和小廟兩個村廟。大廟位置處于張官村最高處,大廟又稱永興寺,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寺內(nèi)有石缸三口,每口長1.5m,寬0.8m,高1.2m,每口石缸能裝水約九擔,一次能共存二十七擔水。舊時每年正月初九,佛頭們帶領本村或鄰村修福婦女到廟里吃齋念佛,起鍋造飯。

      張官村的舊民居以大廟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環(huán)廟而建。大廟是西門樓、大門樓、大院塘、官家塘、小門樓、上頭院、底下院、大街上、院子頭、湯家廊、廟后園的村婦女初九修福聚會場所,大廟里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彌勒菩薩、王母娘娘。舊時大廟進門供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后供韋馱天一,面向北。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諸菩薩像?!捌扑呐f”時,佛像被砸毀。

      張官村的小廟亦有百年歷史,其規(guī)模及占地面積遠遠小于大廟。小廟的位置處于張官村的后門街,屬張官村北面。小廟是后門街、何角落、楊院子的修福婦女們磕頭上懺的聚會場所。小廟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當年村中佛頭議事時意見不合,其中大門樓與后門街的兩佛頭性格都很剛強,因一些事情無法統(tǒng)一意見。后門街的佛頭與本組的修福婦女商議后,決定自己籌款另建一座村廟。小廟建成后,從永興寺迎請了“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到小廟。屯堡村落有“天大地大,玉皇最大”的說法,每逢龍年、雞年等,新燒簽章的婦女先到小廟燒頭香,再回到大廟。因此,張官村后門街小廟片區(qū)又有“廟小神大”的說法。張官村大、小兩廟的婦女們各自修行,關于一村兩廟的這件事,坊間留下了“觀音如來駐大門,玉帝老君守后門。修福常把心觀照,世間不得枉道人”的趣談!

      在張官村,都說“一村二廟兩相安,修福修善心自歡”,淡泊從容的佛頭們相信“人是三節(jié)草,不知哪節(jié)好,三貧三富不到老!”一些婦女在通往晉級“佛頭”的路上,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約束自我修行,不斷地學習和精進,增強了屯堡婦女群體共同修行的信心。屯堡的“佛頭”如一部陳舊的經(jīng)典老書,披散著歷史的灰塵,卻又能照常服務于現(xiàn)代社會,在屯堡的大小事務中,發(fā)揮了服務且構造族群架構的作用。

      張官堡村內(nèi),以西門樓、大門樓、大院塘、官家塘、小門樓、上頭院、底下院、大街上、院子頭、湯家廊、廟后園等小組不完全統(tǒng)計,1949年前后佛頭有全李氏、王方氏、王郭氏、李楊氏、李陳氏等五人。改革開放前后,佛頭有李唐氏、李任氏、全方氏、王吳氏、李黃氏、胡楊氏,李王氏,全李氏,李王氏,李蔡氏十人等。2008年后有李羅氏、湯梁氏、李曾氏、李潘氏、李田氏,王羅氏、王潘氏、李葉氏、李粱氏、王朱氏、王嚴氏、李高氏、李胡氏、李吳氏等十四人。

      張官村歷年佛頭統(tǒng)計表(不含后門街及何家角落)

      二、佛頭的傳承

      屯堡村落中“佛頭”的身份確立,一部份是從愿意奉獻付出的女性中尋找傳承人,另一部分屬于代代嫡傳。故有“皇帝愛長子,百姓想幺兒,佛頭疼長媳”的說法,也就是說“佛頭”有一部分是以長媳作為“接班人”來傳承。舊時屯堡人多子多媳,如果長媳本人沒有成為“佛頭”的意愿,才會考慮再挑別的兒媳來繼續(xù)“接班”?!袄戏痤^”到了一定年紀,會將自己所學找一個“接班人”,以保證屯堡的一些玄妙的民俗儀軌薪火有傳。過去的“佛頭”一般都沒有文化,所有傳授的東西皆通過長期的記憶力默熟。

      在屯堡村落中要想成為一個在屯堡大小事務中提得起放得下的“佛頭”,必須經(jīng)過十年八年的勤苦學習?!靶路痤^”必須謙遜好學,對老佛頭恭敬有禮、尊崇備至,才能從“老佛頭”那里得到口口相傳、秘而不宣的東西,這無形中清除她們內(nèi)心中自私、貪婪、嗔恨、傲慢、嫉妒等雜念。屯堡村落中“佛頭”的存在,有效地避免了生活中隨時引發(fā)的“道德危機”與“信仰危機”。屯堡的“佛頭”無私奉獻,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事必躬親,有章有法,嚴格復制并遵循上一輩“佛頭”的言傳身教。個性方面剛柔相濟,張馳有度、動靜得當、進退適時。當上“佛頭”后要承擔的事務頗多,需主理參與村中人的生、老、死、葬及嫁娶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傳統(tǒng)民俗禮儀運作。因此,“佛頭”靠個人的奉獻精神及德行操守服務于村中大小事務,所以能當上“佛頭”的婦女,無論是領導力還是口才以及為人處世方面的通達與圓融,都比一般婦女表現(xiàn)得更為出色。

      在屯堡社區(qū),要成為一位合格、受人敬重的“佛頭”,對個人修為與自律方面有著很多要求。除應有的領導組織能力,還要熟記很多“佛歌”?!胺鸶琛痹从诹俣嗄陙砜诳谙鄠鳎浠緝?nèi)容以勸化世人行善積德,有些還可用于屯堡村落中辦大頭小務時的迎來送往、增添喜慶。作為會客待客的基本交流,學會“念佛”,是與客人遠親聯(lián)絡親情,維護親情友誼的重要渠道。例如開喜堂里,村落中有人家辦喜事,佛頭們到場慶賀,增添喜慶氣氛,晚上陪姨媽們拉家?!澳罘稹弊?,必須為主人家開喜堂,恭賀主人家吉祥發(fā)達,兒孫興旺!

      今天主家喜洋洋,三親六眷到喜堂。

      有緣到此來相會,姨媽姊妹開喜堂。

      開得牛來牛成對,開得馬來馬成雙。

      牛成對來馬成雙,雞牲鵝鴨滿池塘。

      開得金銀千千萬,五谷豐登糧滿倉。

      老人長壽活百歲,引子抱孫站滿堂。

      晚輩入學中科舉,榮華富貴萬年長。

      自從今日開過后,子孫發(fā)達狀元郎。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p>

      三、佛頭在社區(qū)的作用

      “佛頭”在村中大頭小務紅白喜事中要“承頭”去做事,并深諳屯堡婚喪嫁娶的基本禮俗,為屯堡旱情嚴重時“抬狗求雨”,為村中人家“開財門”“添糧”等,能獨立完成“收驚”“叫魂”“退鬼”“倒水飯”“上箭”“筑花根”“許愿還愿”以及為逝者“磕上路佛”,輔助道士先生為逝者舉行 “發(fā)船”“燃燈”等等民俗儀式。

      屯堡的“佛頭”們事必躬親,她們除了幫助病患家屬承擔一些勞累與壓力,對村中病人、老人進行臨終關懷,透過說勸陪護,為臨終者減輕恐懼、不安、焦慮、埋怨、牽掛等心理,令其能安心、寬心、平靜地面對死亡,走向另外一個世界。屯堡社區(qū)沒有專門的裝殮師,屯堡人去世,女性逝者都是由“佛頭”到場,為逝者擦洗凈身、穿衣、穿鞋、梳頭、洗臉等裝殮事宜,讓亡者有尊嚴地上路。她們以一個修行佛弟子的標準來做人行事,慈悲為懷,在悲憫中去積德行善。

      2015年10月,張官村小門樓一位86歲的老人任小妹逝于家中,她生有一獨女近六十,重度癡呆狂燥癥,有二孫女遠嫁外省無法取得聯(lián)系。村民在得知任小妹去逝后,由“老佛頭”帶頭出面,上門為逝者無償沐浴更衣,梳頭、洗臉、裝殮入棺,主動協(xié)調(diào)鄰里,眾人以義工的奉獻精神無償幫忙,使逝者得已入土為安!

      屯堡的“佛頭”們深信“做了陰損的事,是要下地獄的,會有因果報應”,因而,強調(diào)“為人莫做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靈”?!胺痤^”們引領屯堡婦女們潛下心去助人朝山拜佛,她們認為福為家人修,為自己修,為兒女修?!胺痤^”在日常調(diào)侃里以“各人修、各人收,收到下世做衣祿”為笑談,勸慰別人和自己。所以屯堡“佛頭”用佛家的善惡和因果觀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一種無私奉獻的心態(tài)要求自己,在村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佛頭”們都會以身作則,不計報酬出力相助。

      佛頭們平時熟記于心中的很多“佛”,內(nèi)容大多是倡導行善積德。其中一些“佛”是屯堡婦女為人處世的標尺,用來勸化自己和別人。佛頭們引領本族群的婦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對夫妻間的矛盾持“勸和不勸分”的原則,一直以來,屯堡各村落都保持極低的離婚率。

      以下摘錄張官村佛頭李任氏(任運珍,84歲,逝于2017年8月13日),生前念誦過的九稱“佛”:

      一稱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不忘父母恩;
      兄弟當念手足情,不因小事起紛爭。
      生兒育女是人倫,世代相傳自古今;
      手足之情誠可貴,萬事皆念骨肉親。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
      二稱
      為人子女要孝親,不孝兒女罪孽深;
      有緣修得面對面,同心同氣變成金。
      家貧也能出孝子,鳥獸也知哺乳恩;
      謙讓相敬講情意,天倫之樂暖人心。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
      三稱
      父子原是骨血親,爹娘不敬敬何人?
      為人當學孝與義,桃園結拜兄弟親。
      生為人子不孝順,望子成龍白費心;
      上山打虎親兄弟,上陣殺敵父子兵。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
      四稱
      男邊休嫌妻樣丑,婦人不怨夫家貧;
      朋友相交需謹慎,豬朋狗友不交心。
      貧窮富貴都由命,對親對眷要真心;
      休把酒肉當知己,落難之家不笑貧。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
      五稱
      和氣商量兩相安,和睦之家少禍端;
      交朋搭友講誠信,日久也能見人心。
      同甘共苦相陪伴,貧寒渡過有暖春;
      患難之時相憐顧,苦盡甘來有長情。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
      六稱
      夫妻本是前世修,有難有病不能丟。
      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度春秋。
      百年修得同一家,一根藤上一串瓜。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夫妻同心好當家;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
      七稱
      婦人口舌要提防,挑撥是非起禍殃;
      和氣生財是古訓,不因饞言把親傷。
      妯娌不和家難昌,公婆煩惱心亦傷;
      容人之短展笑臉。勤儉大度少禍殃。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
      八稱
      做人姑嫂要善良,家丑不可對外揚;
      以客相待講禮數(shù),不因小事爭短長。
      人做姑媽做舅媽,將心比心來持家。
      摸起良心來處世,對天對地不相差。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
      九稱
      不惹事非防口舌,婦守三從和四德;
      三世因果三寸劍,舉頭三盡神在天。
      教兒吃虧就是福,老天自會賞衣祿;
      家中雖有財萬貫,奸惡也換一場空。
      佛呃,南無阿彌陀佛!

      民間常說,有信仰讓靈魂有依托,讓心靈有歸宿,讓精神有支柱。六百多年來,屯堡的“佛頭”們在傳統(tǒng)的文化傳承中獲得一種精神力量,她們不但自己努力精進,還要督促村中婦女,在各會口時按照傳統(tǒng)指定的日期,朝拜安順的崇真寺、金光寺、東林寺、云鷲山寺、妙法禪寺、海子山,清鎮(zhèn)的云峰寺,貴陽油榨街的觀音洞、黔靈山弘福寺、青巖慈云寺,平壩高峰山萬華禪寺、法源寺、天臺山伍龍寺,六盤水的西來寺,鎮(zhèn)寧縣的念佛寺,關嶺縣的靈龜寺,普定縣下壩天龍山寺,長順縣白云山白云寺、廣福寺,惠水縣九龍寺等等,并取得各大寺院的“會票”。

      “佛頭”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的教育,卻又在日常的修行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升華自己的思想與精神境界;更有意識地著力于整個屯堡族群的穩(wěn)定、和諧與有序,“佛頭”們良好的心態(tài)與豁達的心胸,能緩解屯堡寨鄰間的矛盾與沖突,防止與減少一些利益間引發(fā)的口舌是非和矛盾隱患,使村落的人們在寧靜豁達敞亮的心態(tài)中,求得身心的健康與村落的和諧?!胺痤^”的人格力量,引導人們對時下一般只關注于物質(zhì)層面,淡漠精神追求是一種深刻的反省。其實,人們?nèi)糁皇顷P注物質(zhì)的層面,服從于社會市場的法則,則對于人的心靈和精神,可能會造成一種很難修復的戕害。

      屯堡“佛頭”們的一言一行,提醒人們覺知真實的自我,重新定位生命的意義和生存價值,使人們不至于在物欲中喪失本心、初心。篤信佛教的“佛頭”們慧根深具,將人心作為萬法之源。她們深信心性中包含有無窮的智慧和能量,它既是人類所有生命活動的起點和源頭,同時也是一切行為的歸宿和目的。因此無論經(jīng)歷多少艱難困苦,屯堡社區(qū)修行的婦女們在“佛頭”的引領下,都能重新體悟到心靈的圓滿自足,都能戰(zhàn)勝一切的恐懼,超越向外依賴的軟弱和盲目執(zhí)取的迷亂,感受到一輩輩的屯堡人在命運的轉折中,堅守一份內(nèi)心的安然與尊嚴。

      “佛頭”對屯堡婦女們的日常言行及倫理有著引領帶頭的作用。在屯堡村落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六百多年來,屯堡的“佛頭”們參與協(xié)助管理屯堡村落中的大小事務,在長期的沿襲積淀中,對屯堡民俗的傳承鞏固起到重要作用,她們在龍年雞年會為“上懺”的新人們提供幫助,宣揚修福的重要性。同時積極尋找儲備“新佛頭”的人選,并做好傳、幫、帶。

      中國傳統(tǒng)的佛教文化中所宣揚的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等理論,成為“佛頭”的精神信仰的基礎。屯堡婦女們在“佛頭”的引領下,讓謹言篤行中成為心中的信仰力量。她們相信經(jīng)過修行,消除舊業(yè),大徹大悟,即可在生死輪回中有好的未來。因此每一位“佛頭”都豁達寬懷,注重自身修為。她們安貧樂道、樂于奉獻,忠于自己的精神信仰。

      在屯堡社區(qū),“佛頭”們的存在,對于穩(wěn)定屯堡村落秩序的“禮”,完善自我人格的“仁”,擴充為完善自我與升華女性的溫、良、恭、儉、讓,建立了一套沒有文字,卻存于心靈的“修身、養(yǎng)德、齊家”,避免心靈落入困苦閉塞中的糾結與蒙昧。屯堡村落的日常生活中,鄰里出現(xiàn)一些家長里短、矛盾糾葛,都是“老佛頭”們自發(fā)的出面勸化、調(diào)停說和。在倡揚當代家風建設的今天,屯堡各村寨的長久興旺離不開良好的民俗民風,屯堡人純樸、務實、人情味濃厚的民風傳承亦得益于“佛頭”們六百多年來的固守,才使屯堡完整沿襲保留了沿自明朝的精神風貌、道德價值及社交禮儀。因此,“佛頭”的存在,對引領全族群與時代接軌,對良好家風的建設功不可沒。

      當代人們在追求物質(zhì)享受的快節(jié)奏生活中,急躁盲從,惶惶不安,對于如何安頓自己的心靈,乃至于對自己的人生走向,無所適從,不能追求且讀懂生命存在及其真意。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讓物欲過度膨脹擴張,導致很多地方古樸的民風及其文化根基遭到毀滅性破壞,良好的民德民風不復存在。在屯堡社區(qū),有“佛頭”幾百年的教化堅守與傳承,幫助屯堡村落保全了六百多年來一份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chǎn)!

      追遡屯堡六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佛頭”作為屯堡村落中有特殊印記的人物,她們不但經(jīng)歷參與了由移民社會向定居社會轉變的重要歷程,還協(xié)助處理屯堡婚喪喜慶、家庭糾紛、宗祠祭祀敬神等事務,“老佛頭”善良熱心不求回報,在整個屯堡族群中起到了承上啟下引領凝聚全族的作用。她們用奉獻精神樹立起精神的權杖,讓屯堡文化得已傳承和弘揚。

      結 論

      在屯堡六百多年的封閉社會體系中,“佛頭”的存在是影響婦女地位變化的重要因素,她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與傳承,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族群暖流;對建立維護屯堡村落長期的和諧,提供了人際間的互助,加強了家庭與家庭、村落與村落之間的交往及關懷,減低彼此間的疏遠感。筆者從小生活屯堡社區(qū),深感“佛頭”長期以來在屯堡的作用和地位。屯堡社區(qū)傳統(tǒng)文化的持續(xù),對屯堡族群起到凝聚引領的作用,“佛頭”在某種意義上占了很大的主導地位。在安順屯堡地區(qū)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個時空范圍內(nèi)獨特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行動準則、道德規(guī)范、風俗習慣等異于別處的一整套完整的文化體系。屯堡“佛頭”的存在,相信對屯堡未來的發(fā)展,必將產(chǎn)生極大的正面影響,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

      注釋:

      該文為屯堡社區(qū)“念佛”常用“佛歌”,除末句有佛教字樣,其內(nèi)容實為民間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祝賀語。于此,可窺見屯堡“佛歌”的佛教色彩并不濃。

      參考文獻:

      [1]孫兆霞等.屯堡社會如何可能:基于宗教視角的考察[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302-311.

      [2]王學文,秦發(fā)忠.累計的“圓滿”——貴州安順周官大山村婦女“修佛”調(diào)查[J].民間文化論壇.2009(6):76-84.

      [3]呂燕平.雙堡市場碑初考[J].教育文化論壇,2014(2):130-133.

      猜你喜歡
      佛頭屯堡村落
      林中村落
      靜謐村落
      屯堡印象
      甘肅高校師生復原莫高窟佛像“佛頭”
      科教新報(2020年5期)2020-02-14 15:44:32
      阿閦佛像前合十
      東方收藏(2019年9期)2019-10-28 01:45:05
      油畫《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40
      屯堡人的春節(jié)
      佛珠搭配中的點睛之筆
      屯堡遺風
      拉孜县| 保康县| 嘉义市| 武威市| 平顶山市| 寿宁县| 方山县| 唐山市| 南安市| 拉萨市| 嵊泗县| 兰溪市| 浠水县| 葫芦岛市| 老河口市| 闻喜县| 尉氏县| 炉霍县| 凤山县| 昂仁县| 伊宁市| 宝丰县| 永吉县| 红桥区| 南昌县| 屏东县| 德令哈市| 定陶县| 肇州县| 无棣县| 称多县| 全椒县| 秀山| 象山县| 精河县| 津市市| 大悟县| 吉安市| 鹤山市| 伊宁县|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