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人生短暫,誰不希望在人世間瀟灑地走一遭呢?
可是,瀟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惦念太多、牽掛太多、束縛太多、留戀太多、欲望太多、勞累太多,就很難瀟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背媚贻p,來幾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確實是件瀟灑的事情。否則,到老了,再想出去走走,精力與體力不允許了,人生就會留下遺憾。對此,著名作家林海音深有體會。
林海音一生做刊物,辦出版社,奔波勞苦,賺了很多錢,買了20多套房子。65歲時忽然醒悟,決定云游四海,每過幾年,就賣掉一套房子旅游。83歲逝世時還剩下幾套房,她留下如下遺言:“我最大的錯誤,是沒有花光所有的錢?!?/p>
比起有些人,林海音還算是幸運的,畢竟,在人生的最后歲月里,她瀟灑地生活,沒有一生都在做財富的奴隸。
在手頭闊綽順風順水的日子里,瀟灑地活著,不是件難事,而在遭遇磨難處于低谷時,仍能瀟灑地活著,則更顯樂觀的精神與人生的豪邁。
“三反”運動中,女作家楊絳遭到學生“控訴”,大禮堂里幾千雙眼睛射向她,楊絳卻裝作不聞不見。第二天起來,打扮得喜盈盈的,提著菜籃子到校內(nèi)菜市上人最多的地方看別人怎樣逃避她。文革中,楊絳被罰掃廁所,之后又被下放到干校。一次,頭戴高帽、脖掛木板、手提銅鑼游完街后,楊絳模仿《堂吉訶德》中桑丘·潘沙的口吻說:“我雖然‘游街出丑,仍然是個體面的人!”
在人生最艱難的歲月里,楊絳用自己的涵養(yǎng)、頑強與無知、野蠻對抗,仍然瀟灑地活著。楊絳用她獨有的生活態(tài)度與人生哲學,為我們做了榜樣,值得我們學習。
生活,包羅萬象,有歡笑,有淚水;有幸福,有痛苦;有成功,有失敗。決定我們是否快樂與幸福的,并不是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遭遇、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我們的心境。
外在的環(huán)境到底怎樣,完全取決于內(nèi)心世界是如何看待與評價的。對此,王國維有過精辟的議論:“境,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心中之一境界。”俗話說,境由心生,心情的好壞,完全是由內(nèi)在的因素造就的。馬克思說過:“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标柟庠谛兀拍茯?qū)散生活的陰霾,才能無論何時何地都照亮自己的世界,溫暖自己的內(nèi)心。若內(nèi)心世界陰云密布,怎能見得到絢麗的彩虹與明媚的陽光呢?
大聲地告訴自己:生活是美好的!如此,你才能瀟灑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