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紅
世間萬物,無不是景。挽一縷清風于懷,掬一捧明月在手,只要心中有情,那月華澹澹,樹木蔥蘢,山花爛漫,所到之處,都有美麗的風景。
在時光流淌之處,荒蕪古園中靜坐的身影在起落間若隱若現(xiàn)。在最肆意的年紀殘廢了雙腿,的確是件傷心事。但在這園中,蒼松翠柏餐風飲露,野草荒藤自在坦蕩,頹墻落日鎮(zhèn)定安然,一切都被鋪陳好,等著失魂落魄的人將一切梳理。
史鐵生病中養(yǎng)的蓮子生出葉片,他視為上天對他的“憐”;母親種下的合歡樹,他視為童年的紀念;北海盛放的菊,是關(guān)于母親傷痛的回憶。
物,都有情語。每個人,每種心緒,融于萬物,交織相錯,同樣蔚然成景。
地壇中相攜而來的中年夫婦,時光洗禮中,走向老年;常在園中歌唱的年輕人幾年后不再來此;在樹下?lián)臁靶艋\”的弱智小女孩和她的哥哥,還有擔心殘廢了雙腿的孩子的母親……像一幕幕話劇,美麗動人的故事隨地壇的風紛紛揚揚。
因為心懷感恩,這萬物才顯得珍貴,才順其自然接受所經(jīng)受的磨難。即使偶遇落花流水,也能感知其痛。
影片《萬物理論》中演繹了霍金病前病后的故事。他從年輕活潑的劍橋才子,逐漸失去了行走說話的能力,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內(nèi)心對愛的感受。好友布萊恩的關(guān)心,妻子簡的悉心照顧,陌生人喬納森的幫助,一切都讓病中的霍金感受到美好的存在。史鐵生在醫(yī)院中的日子也如霍金一般,因為這脈脈溫情的滋養(yǎng),走出了陰霾。就像他病中寫下的詩一樣——“輕撥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間一斜陽?!边@斜陽不正是我們所擁有的美好情感嗎?
花本無語,可我們卻為它們創(chuàng)造了屬于它們的語言,花的美麗來源于我們所賦予的感情,這份美,涓涓流淌于心田。
林清玄說:“大地會疼痛,花草會傷心,松樹會許愿,觸事而真,體之即神。”
美好的情感需要時間去細細品味,收藏,如此,看萬物時,才能心懷感恩,萬物才成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