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武當民間故事中的隱喻思維研究

      2018-05-30 20:37:49吳婧
      關鍵詞:民間故事隱喻

      吳婧

      摘要:武當民間故事是研究武當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的隱喻思維反映了特定歷史和地理條件下人們的認知體驗和思維方式。本文通過對這些民間故事中的隱喻表征進行歸類分析,發(fā)現道家修仙思想、生產勞動實踐和現實生活對當地百姓的認知有重要影響,同時這些隱喻表征,也反映了百姓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關鍵詞:武當文化;民間故事;隱喻

      一、引言

      自Lackoff和Johnson編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問世以來,隱喻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修辭學,而是拓展到了認知研究領域,它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人們根據現有認知經驗去構建和描述未知事物,通過具體事物部分品質的投射來感知和刻畫抽象事物,借助現實世界中的已有秩序來命名新興事物的秩序。隱喻思維超越了文化族群的范疇,貫穿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史。正如趙維森所說的那樣:

      人類的一切實踐行為、精神行為、文化成果無不打上隱喻性的烙印。人類正是憑借隱喻這種心理機制,創(chuàng)造了語言、神話、宗教、藝術乃至科學五大文化形態(tài)。從這個意義上說,隱喻就是人類文化生成的基因[1]4。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的重要門類之一。它是由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的,以口頭敘事的方式,講述了具有一定地域色彩和時代氣息,以虛構內容為主的散文形式的文學作品。民間文學的題材和所有的藝術創(chuàng)作一樣,來源于生活,同時又超越生活。故事情節(jié)中充滿了想象,飽含著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其中所蘊含的隱喻現象是我們了解百姓認知和探究其經驗起源的重要載體。然而,目前有關民間故事中隱喻現象的相關研究較少。本文旨在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對武當民間故事中的隱喻現象進行歸納分析,探究其認知起源和文學價值,為武當道教文化的研究與傳播提供語言學角度的學術參考。

      二、武當民間故事

      本文以李征康和陶真典搜集整理并收錄在《武當民間文學》中的122篇武當民間故事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它們進行歸納分析,發(fā)現這122篇武當民間故事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明朝為時代背景,以武當山各個地名的由來為線索,以懲惡揚善和因果報應為主旨,圍繞農民,員外,道士和神仙展開的,有關倫理道德的故事。書中的民間故事以這一類故事為主,共有102篇。一類是發(fā)生在均州(現在的丹江口市)的有關歷史人物的奇聞軼事,共有14篇。另外還有6篇是以百姓生活為原型,以懲惡揚善為主旨的民間故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均未提及。

      武當山是是道教重地.自西漢開始便有眾多道士在武當山隱居修道,直至明朝時期,因皇家的推崇和扶植,武當山盛極一時,成為全國最大最壯麗的道教建筑群。楊立志在《武當文化概論》中所說:

      明朝朱棣把真武神樹立為明皇室的特殊保護神并大加崇奉,因此,武當山作為“北極真武玄天上帝修真得道顯化去處”,也就自然受到從朱棣開始的歷代皇帝的特別重視和禮遇[2]57。

      因此,道教精神在武當民間故事中彰顯的淋漓盡致。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故事大多以神仙救世為題材。這與道教的神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楊立志認為道教是一個尊奉造化祖神的多神教,它構建了一個神通廣大而瑰麗多彩的神仙世界[2]93。二是,故事大多是以懲惡揚善為主旨的倫理道德故事,充分體現了道教的思想意蘊。道教以度人濟物,揚惡抑善為倫理思想,滿足了百姓的心理需求。同時它宣揚忠孝倫理,符合皇室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

      文學創(chuàng)作離不開對現實生活的解讀。以勞動人民為主要創(chuàng)作者的民間故事是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是當時的社會大環(huán)境的縮影?!段洚斆耖g文學》中搜集整理的民間故事大都發(fā)生在武當道教鼎盛的明朝時期。因此,武當民間故事其實就是明朝百姓生活的武當版,反映了明朝現實社會的諸多突出問題。一是社會階層分化嚴重,矛盾突出。以員外為代表的地主豪紳對以農民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野蠻剝削,巧取豪奪,充分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社會矛盾的尖銳。二是社會畸形發(fā)展,法制淪陷,正義難以伸張。武當民間故事多以因果報應作為故事的結局。神仙道士是正義的化身,取代了衙門官員,擔負著懲惡揚善的使命。這些都反映了明朝社會的腐敗,百姓對現實社會失望至極,只能寄希望于所信奉的神仙來伸張正義。

      總而言之,道教神仙信仰和明朝社會矛盾是武當民間故事的兩個突出特點。

      三、隱喻思維的意象表征

      認知語言學將隱喻從語言范疇上升到了認知范疇,認為它的產生源于人們的身體體驗和生活經驗。正如何自然在《認知語用學》中提到的:

      我們的祖先是通過認識空間和自己開始認識世界的,因此方位空間和身體部位使我們形成抽象概念的兩個主要基礎.祖先的思維具有“體認”特征.常把人的身體和經驗作為衡量周圍世界的標準[3]44。

      武當民間故事中的隱喻充分驗證了心智體驗說的這一觀點,其中所涉及的許多隱喻都是圍繞著自己的體驗認知展開的。根據這些隱喻所涉及的不同范疇,我們把它們的意象表征分為以下三類:空間范疇的意象表征、動植物范疇的意象表征和社會經驗范疇的意象表征。

      (一)空間范疇的隱喻意象表征

      Lakoff提出的形式空間化假設,他基于人類空間的經驗總結出了6種動覺意象圖式:容器圖式、部分一整體圖式、連接圖式、中心一邊緣圖式、始源一路徑一目的地圖式、始源一路徑-目的地圖式、其他圖式(前后、上下、線性序列)[4]283。Lakoff認為這六種意象圖式分別描述了不同的內容,其中“部分一整體圖式”和“上一下圖式”主要是用來理解層級結構[4]283。武當民間故事充分反映了在明朝時期勞動人民心中社會地位的層級結構,主要表現為“上一下圖式”所隱喻的“世界觀”和社會地位。

      在漢語中有這樣一種傾向,即“上”通常代表好的事物,“下”通常代表不好的事物。藍純通過對真實的現代漢語語料的分析發(fā)現:

      在現代漢語中,有關“上”的隱喻義可以分為四類,根據其出現的頻率高低,排列如下:“處于較好狀態(tài)”;“數量較大”;“時間較早”和“社會地位較高”。而漢語中的“下”出現頻率最高的隱喻義是“處于較差狀態(tài)”;其次是“時間較遲”;再次是“社會地位較低”和“數量較小”。[5]10

      在武當民間故事中,同樣存在著類似的隱喻,反映了空間方位在古代入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世界觀”意象表征。道教崇奉神仙世界,認為在現世世界之上還有一個“仙界”,生活富足,法力無邊,無憂無慮。這個存在于天上的美好“仙界”與人們所生活的存在于地上的“凡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們對神仙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崇敬和向往,都想得道成仙。

      “和我一起的匠人都成了仙,可我還在凡間受罪,叫我咋不難過”——《火山埡與花遇巖》[6]97

      “玉帝見你誠心誠意燒香,特要貧道度你成仙。你即刻就可升上天宮,過那寂靜清單的好日子了?!薄督鸹洹穂6]90

      紫元君非常高興地說:“徒弟,你到底得道成仙了。”說著便領著真武升上了天空。——《真武修仙》[6]3

      在這三則故事中,都提到了升天成仙。其中所蘊含的隱喻義為:“上”為好的狀態(tài),而“下”為差的的狀態(tài)。升仙代表著過上好日子,而在凡間卻意味著受苦受難。除了武當民間故事中提到的“升天成仙”之外,把武當山的金殿建在最高的天柱峰上;在敬香抽簽時,以“上”、“下”簽來命名好運簽和壞運簽,這些都是“上一下圖式”的隱喻意象表征,反映了上為好,下為壞的空間認知態(tài)度。

      社會地位的意象表征。在道教所崇奉的神仙世界里,神仙們擁有無上的權力,分管著人間的各項事務,如玉皇大帝、雷部諸帥、五岳大帝、土地神和財神等。這些角色實質上是參考現世世界中的統(tǒng)治階級,并按照現實生活中百姓的的期許設置的。中國古代長期處于農業(yè)社會,風調雨順是農民們的最大心愿,諸位神仙的職責分配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與現世世界中的統(tǒng)治階級不同的是,天上的神仙多做好事,幫助窮苦人民。在搜集的122則武當民間故事中,有關神仙助人的故事多達30多則。

      老百姓們說:龍王為民除害,心腸好?!洱埲^》[6]67

      這件事傳開了,窮人們都說金華仙子心腸好,便把這巖屋叫作“金華洞”?!督鹑A洞》[6]98

      桃花很可憐韓信的母親,在九龍洞上給她蓋了座八角玲瓏的寶塔,讓她的陰魂在塔中修煉,以后得道成仙?!毒琵埳健穂6]92

      在上述三個例子中,“上一下圖式”的隱喻義是:“上”代表統(tǒng)治階級,“下”代表被統(tǒng)治階級。天上的仙界是統(tǒng)治階級,擁有超凡的力量和高尚的品質,而天下的蒼生是被統(tǒng)治階級,生活窮困而無助。百姓只能寄希望于神仙,來幫助自己走出生存困境。

      在武當民間故事中,“上一下圖式”的隱喻充分反映了道教“得道成仙”的思想精髓。人們根據自己的身體體驗和對周圍空間的理解,將世界劃分為“上”、“下”二元世界,天下的百姓對天上的神仙世界充滿向往,寄希望于神仙的幫助,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百姓生活的不易。

      (二)動、植物范疇的隱喻意象表征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特別是早期的農業(yè)社會中,動、植物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占據了非常重要地位,是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的來源。因此它們在人們的認知經驗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這一現象反映在語言中,表現為在語言這一符號體系中,有很多關于動、植物的聯想和隱喻。

      動、植物隱喻是指人們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將它們的某種特征投射到了某種抽象的概念上,比如,品質、信仰等。廣泛存在于中西文化中關于動、植物的圖騰就是一種典型的隱喻現象。古代氏族根據自身的經驗認知,將信念和期許投射到特定的動、植物上,反映了原始部落的自然崇拜。

      武當山地處我國的秦巴山區(qū),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楊立志在《武當文化概論》中提到:

      武當山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僅為歷代道士棲息生存、采藥修煉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且為本地的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生活資料[2]5。

      武當民間故事中有不少關于動、植物的隱喻,其隱喻義可以分為三類:品質、情境和信仰。

      品質的意象表征。武當民間故事中有許多關于道德品質的隱喻,它們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歷。他們根據自己在平時生產實踐過程中的經驗,把自己對特定動物和植物的認知體驗,投射到了特定的道德品質上,使抽象的道德品質有了具體載體的依托,讓語言表達和情感流露更加具體和直觀。下面的表格是有關品質隱喻表征的歸類。

      根據其表現形式的不同,以上6個動物隱喻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像“豬”、“狗”這樣的隱喻,人們根據自己對動物習性的理解,賦予了它們靈性,讓它們具備善良的品格,成為正義的化身。一類是諸如“貓娃”、“牛娃”、“大蓮”、“小蓮”、“青蓮”這樣的隱喻,通過以動物和植物的名稱來給人物起名的方式,將人們對相關動、植物的認知態(tài)度投射到人物的道德品質上,形成隱喻。還有一類是像“蛇”這樣的隱喻,帶有神話隱喻的色彩。

      無論是賦予動物靈性的隱喻,還是用動植物名稱來給人物起名的隱喻,都反映了在生產勞動的過程中,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它們對人類的利用價值,以及植物的特性,讓人們產生了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與道德域發(fā)生聯系,映射相應的道德品質。豬、狗和牛在農業(yè)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家畜,具有較高的經濟實用價值,且性格較為溫順,因此在武當民間故事中,它們均是隱喻善良、忠厚等正面的品質。與之相反,像貓這種不具備較高的經濟實用價值的動物就成立懶惰和貪心的代言人。而“蓮”因其清麗素雅的形象,向來與清正廉潔,正直淳樸等品質相聯系,構成隱喻。在武當民間故事中,它同樣是用來隱喻善良正義的品格。

      情境的意象表征。武當民間故事中有不少帶有宗教意蘊和神話色彩的故事,如“修煉成仙”、“窮人得寶”之類的故事。通過歸納總結,筆者發(fā)現這類情節(jié)故事中,常常會出現桂花樹和桃花等植物,且在所有的植物種類中,數這兩類植物在故事中出現次數最多。下面將分別對它們進行分析。

      桂花樹的隱喻。在武當民間故事中,桂花樹常常與美好的事物相聯系,與神仙道法相關。

      “桂花樹一死,武當山突然刮起了大風,下起了瓢潑大雨,海浪掀起來比山頭還高”——《轉豬巖》[6]69

      “這閨女因出生在桂花樹下,就取名叫秋香?!薄坝腥苏f:秋香在武當山修行,得到了真武大帝的點化,成了仙?!薄断扇朔濉穂6]75

      “張三豐在院內休息,忽見桂花樹上閃著兩道光圈,一道白,一道花,閃閃爍爍,美極了。”——《武當拳》[6]113

      在以上三則故事中,桂花樹的隱喻義都與神仙道法有關,桂花即美好的象征。桂花是武當山上的重要的花卉之一,其最大的特點是香味沁人心脾,令人愉悅。在武當民間故事中,創(chuàng)作者將感官域的概念映射到宗教域的概念上,將香氣與仙氣相連,用桂花的芬芳隱喻美好的情境,反映了當地人民對道教仙界的向往和憧憬。

      桃花的隱喻。在武當民間故事中,桃花常與神仙們的寶貝相關聯。

      “這是一個寬敞的山洞,兩邊栽著一排排桃樹,紅艷艷的桃花……進入洞里,桃花樹下擺著金桌子、金板凳、玉石盆子二”——《桃花洞》[6]67

      “那吐出來的仙桃,眨眼功夫,在柏樹上開了朵朵金花,光閃閃,金燦燦,幾十里外就能問道清香?!薄督鸹洹穂6]23

      “‘這山上一色桃樹,一色青石,哪有什么洞府?…,,念罷,只聽‘嘔當一聲,大石頭裂開一個洞門,洞內金晃晃九條神龍,圍住一本天書?!薄毒琵埳健穂6]91

      在以上三則故事中.桃均于神仙們的寶貝相關.都沾著仙氣,帶著靈性。桃花因其美麗的花容和沁人心脾的香味,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常用來隱喻美好的事物?!对娊洝分芯陀小疤又藏?,灼灼其華?!钡脑娋涿鑼懶履?。而在道教文化中,桃花與周公是真武祖師的神將。因此,除了隱喻美好的事物之外,這里的桃花還與道家法力相聯系,與桂花樹一樣,隱喻美好的仙界情境,可見道教文化對當地百姓的認知影響之深刻。

      信仰的意象表征。武當山地區(qū)深受道教文化的影響,在當地的語言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前面的論述中已有闡述。在動植物隱喻的意象表征中,有關蛇的隱喻飽含著濃郁的宗教意蘊,被寄予了美好的期望。

      盡管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關蛇的隱喻有不少是選取了它的惡毒一面作為源域的,如成語中的蛇蝎心腸,佛口蛇心等,但在武當民間故事中,蛇的所有負面含意都不復存在,它是女子的化身,是善良的代言人;是武當拳法的起源,是健康長壽的象征。

      “原來是老兩口在潭下修橋,感動了白蛇,白蛇就變成姑娘來幫助他們?!薄陡改笜颉穂6]101

      “有情有義的白蛇,感動了百花仙子~二白蟒又變成了姑娘.,…和他手拉手,住進深山老林的巖洞里,成了神仙?!薄杜P龍臺與天仙洞》[6]71

      這兩則故事中的蛇,皆是神話傳說中的蛇精,化身美麗的女子,來幫助窮苦的百姓。之所以化身女子,而非男子,主要原因在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生殖崇拜。蛇是一種繁殖能力極強的動物。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社會,唯有人丁興旺,才能克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延續(xù)家族命脈,因此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有關蛇圖騰的生殖崇拜。陸聽提到中國的遠古傳說中的伏羲、女蝸都是人首蛇身。相傳中國人起源于伏羲、女蝸的結合,因此伏羲女蝸交尾圖常見于中國古代的藝術作品中[7]19。武當道教供奉的真武大帝也是龜蛇合體的形象。楊立志認為:

      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能力的象征,玄武以龜蛇合體的形狀出現,更被古人看作雄雌交配、生殖繁衍的標志二宋元以后,到武當山朝山進香的女施主常祈求玄帝保佑他們早生貴子[2]95。

      生殖崇拜造就了蛇的女性形象隱喻。武當道教文化中玄武大帝的龜蛇合體形象,又使當地的百姓認為,正在修仙的蛇精們,和眾位神仙一樣,喜歡幫助百姓,是善良的象征。除了善良的女性這層隱喻義,蛇還是武當拳法的起源和健康長壽的象征。

      “太乙真人打拳的姿勢,與喜鵲和蛇斗的姿勢很像,真是行如蛇,動如羽……這正是他數十年夢寐以求的防身護廟的真功夫。”——《武當拳》[6]114

      “內功練到家,張三豐就用蛇的動作,開始創(chuàng)武當內家拳。張三豐的武當內家拳,和蛇的內功一樣,能健身防身,消除百病,返老還童,長生不老?!薄秲燃胰穂6]123

      這兩則故事講述了張三豐武當拳法的起源。因受到蛇的動作的啟發(fā),張三豐的武當拳法吸收了其動作的精華,能以柔克剛,以慢勝快,以弱勝強,隨曲就伸,有強身健體的功效。正如《內家拳》中提到的,

      “人們知道,蛇是軟骨弄通的,可蛇的壽命很長,能修行千年,變蛇成龍,呼風喚雨,力大無窮?!盵6]123

      在武當山地區(qū),因受到道教文化的影響,蛇被視為小龍,隱喻健康長壽。

      武當民間故事中的動、植物隱喻反映了生產勞動的實踐經歷對人們認知的影響,揭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武當道教文化對百姓認知的作用,表達了百姓對真善美的向往和對得道成仙,擺脫人間苦難的渴望。

      (三)社會經驗范疇的隱喻意象表征

      武當民間故事的素材基本上都是以明朝為背景,反映了武當山地區(qū)的百姓生活狀況。明朝自成祖以降,皇帝多昏庸無能,社會風氣奢靡腐敗[8]79。武當民間故事反映了當時的許多社會問題,主要表現為女性地位的卑微和階級矛盾的突出。

      物化了的女性形象。武當民間故事中的女性地位十分卑微,窮人家的女子多被強占,富人家的女子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婚姻。在這122則民間故事中,涉及女性悲慘命運的故事共有11則之多。在這些故事中,女性的地位被刻畫地極為被動,在惡勢力面前常常無力抗爭。女性們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就像物品一樣被任意搶奪。這種物化隱喻,多是通過動詞體現出來的,如“逼”、“拉”、“強留”、“撲”、“搶”、“讓給”等。這些動詞生動刻畫了女性地位的卑微,特別是“撲”、“搶”和“讓給”既反映了“男權”的野蠻粗魯,也把女性的孤立無助刻畫地淋漓盡致。這種認知觀念反映了從實物域概念向人物域概念的映射,“被動無助”的物品特征是他們的相似之處,構建了二者的隱喻關系。

      階級矛盾的影射。武當民間故事中描述的階級矛盾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無產階級與有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另一類是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在描述這兩類矛盾時,既涉及隱喻,也運用到了轉喻。

      無產階級與有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主要體現為窮人與富人之間的矛盾。在武當民間故事中,“員外”是有產階級的代言人,在這14則反映社會矛盾的故事中共出現了8次。他們常常壓榨剝削窮苦百姓,對窮人的寶貝巧取豪奪,目無法紀。窮苦百姓對他們恨之人骨。“黑心腸”、“無情無義”、“非??瘫 ?、“只恨窮人不死”等這些關于員外的描述都反映了百姓對富人為富不仁的不滿,揭露了當時階級矛盾的尖銳。在武當民間故事中,以員外這個群體來轉喻有產階級,以放牛娃等窮人形象轉喻無產階級,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無能。

      相較無產階級與有產階級之間的矛盾,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之間的矛盾描述得較為隱晦。在武當民間故事中,除了個別故事中有直接對官員的描述外,較少直接提及統(tǒng)治階級。然而.玉帝.這一仙界的掌管者卻反復出現了多次。與其他神話故事不同的是,武當民間故事中的玉帝沒有像其他神仙那樣善良仁義,反而顯得為所欲為,專橫霸道。

      “玉帝大發(fā)雷霆,派值日神將傳下話來:三日之內,武當山管事的不把避風珠獻上天宮,就用五雷轟擊武當山……老百姓盡遭血光之災,莫想活命?!薄段洚斏綖樯稛恪穂6]21

      “玉帝一聽,心里好不自在,我天宮里珍珠瑪瑙金銀財寶樣樣齊全,為什么偏偏沒有這樣一棵四時鮮花不謝的香樹……應挖上天宮來.,,.供我神仙們享受。”——《朝天宮》[6r26

      “誰都知道,神仙靠老百姓養(yǎng)活。老百姓窮了,天宮也更加寂寞,玉皇大帝的供桌上總是冷冷清清的,他大發(fā)脾氣……”——《石卦山》[6]107

      神仙救世是武當民間故事中的一條主線,但是在有關玉帝的故事中,玉帝的形象卻與眾仙不同,就像上面三則故事中描述的那樣,他不在乎百姓蒼生,總想享盡世間萬物。這樣一個看似不合情理的安排間接反映了百姓對統(tǒng)治階級的不滿,他們借助玉帝來隱喻明朝的皇帝,及整個統(tǒng)治階級,婉轉得暗示明朝皇室的腐敗無能。

      武當民間故事中有關社會經驗的意象表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百姓生活的艱辛,表達了窮苦百姓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有產階級和統(tǒng)治階級的憤恨。

      四、總結

      綜上所述,武當民間故事是特定歷史背景下,宗教與民俗的結合,是道教信仰的生動反映,是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其中所運用的隱喻反映了道家修仙思想、生產勞動實踐和現實生活對人們認知的影響,同時也表達了百姓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參考文獻:

      [1]趙維森.隱喻文化學[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7.

      [2]楊立志.武當文化概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3]何自然.認知語用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George Lakoff.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120(3).

      [6]李征康,陶真典.武當民間文學[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6.

      [7]陸昕.漢語“蛇”和英語“snake”的隱喻認知分析[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8]藍東興.明朝中后期奢侈浮靡之風芻議[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16(2).

      猜你喜歡
      民間故事隱喻
      我畫民間故事
      光明少年(2024年2期)2024-04-29 00:44:03
      說說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為什么感動人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隱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描寫·對照·隱喻——阿來《瞻對》藝術談
      阿來研究(2020年2期)2020-02-01 07:13:00
      漫話民間故事
      幽默大師(2019年9期)2019-09-10 07:55:30
      漫話民間故事
      幽默大師(2019年4期)2019-04-17 05:04:48
      漫話民間故事
      幽默大師(2019年3期)2019-03-15 08:00:48
      一滴水里的隱喻
      散文詩(2017年15期)2018-01-19 03:07:56
      龙川县| 鹿邑县| 宁夏| 信宜市| 双城市| 灵璧县| 社旗县| 洪湖市| 五大连池市| 沂源县| 祥云县| 商丘市| 南澳县| 浮梁县| 盐源县| 泰安市| 浠水县| 岳阳市| 奉化市| 乐陵市| 望城县| 乌鲁木齐县| 界首市| 彩票| 中卫市| 济宁市| 苏州市| 历史| 竹溪县| 楚雄市| 资源县| 册亨县| 侯马市| 北碚区| 舞阳县| 昌图县| 伊通| 清涧县| 民权县| 定南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