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軍
嗩吶又叫喇叭、海笛,是中國民族樂器中的一種,但它的原產(chǎn)地并不在中國,而是從波斯傳入我國的,并且早在16世紀就在中國民間流傳。嗩吶聲音高亢嘹亮,多在民間的秧歌、鼓樂班和戲曲伴奏中應(yīng)用。戲曲樂隊常用的嗩吶有兩種:一種是高音嗩吶,也叫小嗩吶或海笛,小嗩吶一般在唱腔或伴奏音樂中使用;另一種是中音嗩吶,俗稱大嗩吶,常配合武場(打擊樂)演奏吹打曲牌。嗩吶在京劇中的使用情形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作為戲曲(主要是京劇)演員演唱的主要伴奏樂件,一類是在戲曲的曲牌演奏中使用。
先說嗩吶伴奏。一般來說京劇的演唱多用京胡伴奏,這是所有人都了解的。但京劇劇目類型繁多,所以伴奏樂器也不僅局限于京胡。如吹腔戲的《販馬記》就用笛子伴奏,《夜奔》《扈家莊》等京劇中的昆曲劇目也用笛子伴奏,而在北昆的部分武戲中,就有用嗩吶伴奏的曲牌。例如《乾元山》中哪吒唱的【刮地風(fēng)】、《打虎》中武松唱的【新水令】和【拆桂令】。除此之外,京劇劇目中還有極少部分劇目中的某些【二黃】唱段也用嗩吶伴奏,例如花臉戲《大回朝》中聞仲“將人馬扎皇城休要羅唣”、紅生戲《龍虎斗》中趙匡胤“探馬兒不住地飛來報”、《青石山》中關(guān)羽“想當年輔漢室忠心扶?!焙托∩鷳颉读_成叫關(guān)》中羅成“黑夜里悶壞了羅士信”等唱段就是用嗩吶伴奏的。與上面伴奏不同的是,這些唱段并不是曲牌,而是用嗩吶來演奏【二黃】調(diào)式的過門。因此,這種特殊的演唱和伴奏方式又被稱為“嗩吶二黃”。由于戲曲樂隊中多用小嗩吶伴奏,調(diào)門往往極高,多是戲曲界俗稱的“乙字調(diào)”(A調(diào))。其對戲曲演員的嗓音要求極高,因此,“嗩吶二黃”的唱段在京劇的演出中實際并不多見。
相對嗩吶伴奏演唱而言,嗩吶在戲曲演出“排場”和武戲開打的伴奏中卻更為多見。京劇曲牌是京劇音樂里重要的組成部分。按形式和使用上的不同,可以分為“混牌子”和“清牌子”兩種?!盎炫谱印敝饕獊碓从诶デ话愣紟в性デ械某~,俗稱“唱大字”,而且還配有特定的鑼鼓,格律也相當嚴謹。如【泣顏回】原是昆曲《連環(huán)計·起布》中的一個曲牌,但后來被廣泛運用于京劇中的其他劇目?!堕L坂坡》的曹操發(fā)兵、《霸王別姬》中的韓信發(fā)兵都用這一曲牌。除了嗩吶演奏之外,這類曲牌還要配合武場的鑼鼓伴奏,并且曲牌還有準確的唱詞。這段【泣顏回】的唱詞是:“羽檄會諸侯,運神機陣擁貔貅。須要同心戮力,斬權(quán)臣拂拭吳鉤,蒙臣免旒,起群雄云繞夸爭斗??撮L江浪息風(fēng)恬,濟川人自在行舟。”這種曲牌往往用大嗩吶伴奏,而且不僅嗩吶的演奏員要會吹牌子,更要會唱——也就是行內(nèi)說的“唱大字”。不僅如此,此時舞臺上的主角、配角以及龍?zhí)锥家髸评锏摹按笞帧薄!扒迮谱印庇纸小扒迩啤保话銢]有唱詞,也很少配以鑼經(jīng),基本是單純的器樂演奏曲牌,而且可以自由和反復(fù)演奏。在嗩吶演奏的“清牌子”里又分大、小嗩吶不同的演奏曲牌。如大嗩吶的“清牌子”有【水龍吟】【朝天子】【扮妝臺】【節(jié)節(jié)高】等;小嗩吶“清牌子”里則有【一枝花合頭】【劈破玉】【步步高】【灑金錢】等。這些“清曲牌”多在“發(fā)點”“上朝”“宴席”以及各種不同環(huán)境中的打斗場面中使用。嗩吶曲牌除了配合演員動作、唱念,表現(xiàn)劇情之外,還可以使京劇的演出具有更加豐富的感染力,起到渲染舞臺演出的作用。在長期實踐中,嗩吶曲牌已逐漸同京劇形成統(tǒng)一的風(fēng)格,成為戲曲音樂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目前在傳統(tǒng)京劇的演出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在一部分劇中運用嗩吶伴奏的“混牌子”和“清牌子”。如《法門寺》太后降香時用的【一江風(fēng)】、《連環(huán)套》梁九公行圍射獵時用的【醉太平】以及《青石山》《哪吒鬧?!贰堆闶幧健返却笮臀鋺蛑械拈_打場面所用的曲牌。然而在新編戲中,嗩吶的伴奏以及戲曲曲牌的使用已經(jīng)很少見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希望未來在新編戲曲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能夠適當?shù)鼗謴?fù)嗩吶演奏的曲牌,因為它畢竟是前輩藝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的藝術(shù)財富,而且曲牌的運用既可以豐富京劇樂隊的演奏效果,而且還可以在武戲演出中營造、烘托相應(yīng)的藝術(shù)效果和演出氣氛,從而使京劇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在傳統(tǒng)中汲取經(jīng)驗,不斷地努力前行。
責(zé)任編輯 李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