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聲音表現(xiàn),不但要使原作的形式在聽眾間發(fā)生效果,就是在內(nèi)容上也應該加以發(fā)揮。譬如,當我們體會出一篇作品的作者要求讀者予以最大著重、最大注意的地方,我們也當予以“重讀”;肯定、詢問、疑難、驚訝……諸口氣,和欣喜、悲痛……諸情緒也應當予以適度的表現(xiàn)。這一切表現(xiàn)都應該向?qū)嶋H語言中去學習,語調(diào)和輕重都不要違反人情而變成過分的夸張。
誦讀陳腐了的古文,在有些情形之下,我們?nèi)匀豢梢越o他吹進幾口生人氣。譬如《論語》“子路問津”那一段:
長沮曰:“夫執(zhí)車者為誰?”
子路曰:“為孔丘?!?/p>
曰:“是魯孔丘與?”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p>
像這一類,我們?nèi)匀豢梢园阉x得活靈活現(xiàn)的。
我們設法使自己成為一個很忠實的“作者代言人”,在朗誦中,我們應該把極客觀的“代言”當作一種藝術(shù)。所以我們既是一個“客觀”的代言者,就應該盡量克服私生活中主觀的情緒侵進“情緒表現(xiàn)”中來。
——邢楚均《朗誦與國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