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 豐子愷
從難處的世界中拔除難處的煩惱,并把可喜的世界即景地寫出,便是詩,是畫?;蛘呤且魳?,是雕刻。詳言之,不寫也可以。只要能夠即景地觀看,這時(shí)候就會(huì)生出詩來,涌出歌來。詩思雖不落紙,而璆鏘之音起于胸中;丹青雖不向畫架涂抹,而五彩絢爛自映心目。只要能夠如此觀看自身所處的世間,而把俗界明朗地收入靈臺(tái)方寸的鏡頭里,也就足夠了。是故無聲之詩人雖無一句,無色之畫家雖無尺絹,但在能如此觀看人生的一點(diǎn)上,在如此解脫煩惱的一點(diǎn)上,在能如此出入于清凈界的一點(diǎn)上,以及在能建立這清朗天地的一點(diǎn)上,在掃蕩我利私欲羈絆的一點(diǎn)上——比千金之子、比萬乘之君、比一切俗界的寵兒,都更加幸福。
在世上住了二十年,方知世間有住的價(jià)值;住了二十五年,相信明暗同表里一樣,陽光所照的地方一定有陰影。住了三十年,就這樣想:歡樂多的時(shí)候憂愁也多,幸福大的時(shí)候苦痛也大。倘要避免這情況,身體就不能有;倘要根除這情況,世界就不成立。金錢是重要的,重要的金錢倘使增多,夢寐之間也要操心吧;戀愛是歡喜的,歡喜的戀愛倘使累積起來,反而要戀慕?jīng)]有戀愛的從前吧。甘美的食物不吃可惜,少吃些不滿足,吃得太多,后來又生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