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苗學(xué)軍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遇到求距離的問題.下面介紹利用三角形求距離的三種方法,供你學(xué)習(xí)時參考.
例1如圖1,上午8時,一艘輪船從A處出發(fā)以每小時2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時到達(dá)B處,則輪船在A處測得燈塔C在北偏西36°,航行到B處時,又測得燈塔C在北偏西72°,求從B到燈塔C的距離.
解:AB=20×(10-8)=40(海里),
∵∠CBD=72°,∠A=36°,
∴∠C=∠CBD-∠A=72°-36°=36°,
∴∠C=∠A=36°,∴BC=AB=40(海里).
∴從B到燈塔C的距離是40海里.
圖1
例2在底面直徑為2cm,高為3cm的圓柱體側(cè)面上,用一條無彈性的絲帶從A至C按如圖2所示的圈數(shù)纏繞,則絲帶的最短長度為_____cm.(結(jié)果保留π)
解:∵圓柱體的側(cè)面展開圖是矩形(如圖3),把圖3中的AE,E′C拼成一條線段,當(dāng)如圖4所示時,絲帶最短,其中AB為圓柱的底面圓周長的1.5倍,BC為圓柱的高.
∴AB=2π×1×1.5=3πcm,BC=3cm,
在Rt△ABC中,
圖2
圖3
圖4
填
例3如圖5,濕地景區(qū)岸邊有三個觀景臺A,B,C,已知AB=1400米,AC=1000米,B點位于A點的南偏西60.7°方向,C點位于A點的南偏東66.1°方向.
圖5
(1)求△ABC的面積;
(2)景區(qū)規(guī)劃在線段BC的中點D處修建一個湖心亭,并修建觀景棧道AD.試求A,D間的距離.(結(jié)果精確到0.1米)
(參考數(shù)據(jù):sin53.2°≈0.80,cos53.2°≈0.60,sin60.7°≈0.87,cos60.7°≈0.49,sin66.1°≈0.91,cos66.1°≈0.41,≈1.414)
解:(1)過點C作CE⊥AB,交BA的延長線于E,如圖6.
由已知可得,∠BAC=60.7°+66.1°=126.8°.
∴∠CAE=180°-126.8°=53.2°,
圖6
在Rt△ACE中,由
CE=1000×sin53.2°≈800(米),
(2)連接AD,過點D作DF⊥AB,垂足為F,則DF∥CE.
又因為D是BC的中點,所以
在Rt△ACE中,由得,AE=1000×cos53.2°≈600(米),
在Rt△ADF中,由勾股定理得
∴A,D間的距離是565.6米.
例4“今有井徑五尺,不知其深,立五尺木于井上,從木末望水岸,入徑四寸,問井深幾何?”這是我國古代數(shù)學(xué)《九章算術(shù)》中的“井深幾何”問題,它的題意可以由圖7獲得,則井深為( )
A.1.25尺. B.57.5尺. C.6.25尺. D.56.5尺.
解:依題意可得 BC∥ED,所以△ABF~△ADE,
∴ AB∶AD=BF∶DE,即5∶AD=0.4∶5,
解得AD=62.5,
∴BD=AD-AB=62.5-5=57.5(尺).選B.
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