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段時間汽車、抗癌藥等進口關稅下調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較大范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更好地滿足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同時,會議還確定進一步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措施,將落實已明確的取消或放寬汽車、船舶、飛機等制造業(yè)領域外資準入限制的承諾,明確2018年7月1日前要完成修訂出臺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工作,下放投資總額10億美元以下外資企業(yè)設立及變更審批管理權等。從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信號來看,這次納入降稅范圍的進口商品清單包括服裝鞋帽、廚房和體育健身用品、洗衣機、冰箱、水產品、礦泉水、洗滌用品、護膚美發(fā)用品、醫(yī)藥健康類產品等,關稅平均稅率下調超過50%,降幅較大。關稅下調有望帶動相關進口商品的降價。會議指出,有關部門要落實降稅措施,防止中間環(huán)節(jié)加價獲利,讓廣大消費者受惠,促進國內產業(yè)競爭力提升。過去幾年,中國進口關稅在持續(xù)下調。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是降稅比較集中的領域。2015年、2016年、2017年均有推出降關稅的政策。2018年,這一趨勢進一步擴大。
5月29日,受意大利、西班牙政局擾動,歐元兌美元再度重挫,在岸和離岸人民幣早盤雙雙跌破6.4,中間價則報6.4021元,下調59個基點,為1月來首次跌破6.4關口。但相對其他貨幣,人民幣仍顯堅挺。4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可謂一路狂飆,美元指數漲幅已超5%,但同期人民幣兌美元最大貶值幅度僅2%不到。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人民幣成為眾多外資眼中的“安全港”。雖然美元指數經歷了大幅上揚,人民幣兌美元2018年年初至今漲幅仍維持在2%的水平。而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指數更是持續(xù)攀升,CFETS指數4月中旬尚在97下方,5月下旬已經在98附近,漲幅約1%。在此種背景下,外資對人民幣資產的興趣大增。數據顯示,外資持有在岸人民幣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占比大增,從此前的不到2%-3%飆升至近6.3%的水平。而“債券通”自開通以來交易趨于活躍,4月日均交易量達到31.1億元,相較開通后前3個月的日均交易量明顯擴張159%。一季度“債券通”下的債券交易有67.5%為買入操作。另外,外資機構對A股的配置興趣也不降反升。香港惠理基金中國業(yè)務主管、投資董事余小波表示,多數投資人認為,中國經濟內生動力充足,且強監(jiān)管是正確的方向,中國在降低系統(tǒng)性風險,投資者有動力進行價值重估。在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匯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看來,海外機構投資者加倉人民幣資產的熱情重新點燃,還將對中國資本跨境流動構成巨大影響。央行數據顯示,盡管一季度中國經常賬戶出現逆差282億美元,但在人民幣持續(xù)升值與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力度加大等因素作用下,當季中國資本和金融賬戶出現282億美元順差,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達545億美元,令儲備資產增加262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5月31日在北京稱,新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新的負面清單將于6月30日前公布實施。中國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期間宣布,2018年上半年將完成修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工作,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高峰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稱,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商務部正在會同相關部門,抓緊研究推動出臺新的全國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和自貿試驗區(qū)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高峰表示,新的負面清單除了包括已經宣布的金融、汽車領域開放舉措之外,還將在能源、資源、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專業(yè)服務等領域取消或者放寬外資的限制。高峰說,新負面清單將通過給予相關行業(yè)一定時間過渡期的方式,列明未來幾年的開放舉措。
隨著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視電傳傳媒廣告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首發(fā)申請的審核結果出爐,2018年前5個月的IPO申請審核畫上了句號。據《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2018年前5個月,發(fā)審委共審核了99家企業(yè)的首發(fā)申請,其中,獲得通過的企業(yè)為53家,被否40家,暫緩表決6家,通過率為53.5%。另外,還有10家企業(yè)的IPO申請取消審核。據了解,IPO申請被否,主要原因有五個方面,分別是業(yè)務經營不合規(guī)、內控有效性存在缺陷、會計基礎工作不規(guī)范、信息披露存在瑕疵、持續(xù)盈利能力存疑。通過對前5個月的IPO情況進行梳理,進入5月之后,終止審查的企業(yè)數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也有所緩解。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2018年終止審查企業(yè)數量為149家。而截至4月27日,這一數量為134家。也就是說,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只有15家企業(yè)終止審查。業(yè)內人士表示,這或許意味著,質地相對較好的企業(yè)在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同時,對證監(jiān)會的審核標準正逐步適應,抱有僥幸心理申報材料的企業(yè)正在逐漸減少。
據彭博社報道, 喬治·索羅斯表示,美元飆升和新興市場的資本外逃可能導致另一場重大的金融危機發(fā)生,并警告稱歐盟的生存威脅即將到來。索羅斯在巴黎講話時稱,我們可能正在走向另一場重大的金融危機。截至5月29日,索羅斯的家族基金持有歐洲公司股票空倉規(guī)模約2.56億美元。索羅斯稱,所有可能出錯的東西都出了問題,包括難民危機、緊縮政策、民粹主義者獲得政治權力等。他還嚴厲批評了英國脫歐,表示這可能帶來歐盟的“領土崩解”。他認為,“歐洲正處于生存危機”已經不再是一種說辭了,而是殘酷的現實。他表示,我們可能正在走向另一場重大的金融危機。索羅斯補充道,與伊朗達成的核協(xié)議最終泡湯、歐盟與美國之間跨大西洋聯盟因貿易等方面的爭端而被破壞,必然會對歐洲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并引起其他亂象。據《金融時報》報道,索羅斯認為,盡管緊縮政策最初曾發(fā)揮作用,但對緊縮的依賴已經損害了歐元,并正在加劇歐洲危機。他表示,特朗普退出伊核協(xié)議,以及威脅跨大西洋貿易關系將損害歐洲經濟,尤其是德國的經濟。索羅斯表示,對于英國脫歐問題,盡管英國留在歐盟的經濟理由很充分,但歐盟需要將自己轉變成英國等國家渴望加入的聯盟,這樣才能強化歐盟的政治主張。索羅斯是英國留歐派背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的創(chuàng)始人,該基金會2017年捐贈了40萬英鎊給英國反退歐組織。據彭博社數據顯示,索羅斯家族基金持有歐股空倉規(guī)模約2.56億美元,其中半數以上來自斯德哥爾摩上市的瑞典礦商Boliden、倫敦上市的英國銀行Clydesdale、Yorkshire母公司CYBG、倫敦上市的披薩連鎖店Dominos Pizza Group、德國罐裝及包裝設備制造商Krones、英國電力設備供應商Aggreko,其空倉規(guī)模分別為5511萬美元、3018萬美元、2263萬美元和2016萬美元。
據報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他的全球貿易策略中加劇了敵對情緒,由于美國和歐盟在多重關稅問題上的沖突,其竭力阻止跨國企業(yè)與伊朗進行貿易和歐盟隱私新規(guī)歐洲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運行。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在緊張的歐美關系中提出了一個新的因素,他抱怨于剛剛生效的GDPR使美國公司在保護消費者隱私方面的責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羅斯寫道:“GDPR的實施很可能會中斷大西洋兩岸的合作,并給貿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礙,不僅對美國,對歐盟之外的所有國家都是如此。并且,我們對遵守規(guī)定的要求沒有明確的理解?!泵绹虅詹康牧鲈诿绹蜌W盟已經卷入的幾起爭端中得以體現。近期,歐盟對美國鋼鐵和鋁的關稅豁免即將到期,盡管歐洲官員一再請求,但美國方面沒有表示計劃延長關稅豁免期限。特朗普最近還威脅要對進口汽車征收關稅,這對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打擊。尤其猛烈。美國財政部部長努欽上周對國會說,歐洲公司將會受到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的影響。由于這些旨在孤立伊朗銀行并削弱其經濟的制裁措施將于2018年夏天實施,歐洲企業(yè)將面臨在與伊朗客戶進行交易或享受美國金融體系之間的選擇。圍繞歐洲隱私新規(guī)的爭論具有深遠的影響。這些規(guī)定適用于所有公司,而不僅僅是依賴數據的科技巨頭。GDPR要求所有依賴于消費者隱私信息的公司在每次收集數據時都要獲得明確的許可,同時允許網絡用戶下載或刪除該數據。對個人信息處理不當的公司可能面臨高達其年度全球收入的4%的罰款。GDPR生效數小時后,隱私監(jiān)管機構對Facebook、谷歌、蘋果、亞馬遜和LinkedIn等公司在法國提起訴訟。
截至5月29日收盤,微軟市值超過75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萬億元),略高于Alphabet的7390億美元(約合4.7萬億元)市值。目前,微軟股價為每股98美元(約合人民幣630元),較2017年上漲了40%。微軟最近市值的上漲得益于其云計算業(yè)務的增長,盡管該業(yè)務仍落后于亞馬遜云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簡稱AWS),但其規(guī)模要比谷歌大。2018年第一季度,微軟和Alphabet的業(yè)績都超過了分析師預期。微軟早在1986年就上市了,而谷歌則在2004年上市。在接下來的8年時間里,谷歌縮小了與微軟的差距。谷歌市值在2012年首次超過微軟之后,這兩家公司的市值排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數次發(fā)生變化。但是谷歌在2015年進行了重組,創(chuàng)立了Alphabet作為母公司,并在那一年取得了遙遙領先的優(yōu)勢,一直堅持到本月?,F在,微軟是世界上市值第三高的上市公司,僅次于蘋果和亞馬遜。Alphabet市值排名第四,其次是Facebook和中國騰訊。微軟的首席執(zhí)行官(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于2014年上任。在納德拉的領導下,該公司實施了“云計算優(yōu)先”戰(zhàn)略。得益于其云計算部門(包括Azure、Office 365和其他服務)的支持,該公司上個季度的營收為2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2億元),增長了16%。去年,微軟通過其商業(yè)云計算產品和服務獲得了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85億元)的年收入。2016年,微軟成立了人工智能與研究事業(yè)部(AI and Research Group),當時該部門是該公司內部的第四個工程部。在該部門成立的第一年,其員工人數從5000人增長到8000人。2018年3月,微軟重組了其Windows和設備集團,并將其工程資源轉移到其他部門,包括專注于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部門。幾位分析師認為,微軟將繼續(xù)保持積極的勢頭,并預計微軟市值將在其競爭對手之前達到1萬億美元。
據《今日日本》網站報道,日本為引進外國勞工定下新的指標,要在2025年以正規(guī)途徑引進50萬名外勞,以緩解建筑業(yè)和農業(yè)等五大領域面對的人手短缺問題。此舉將寫入安倍晉三在6月中旬出臺的新經濟政策大綱中,并將在2018年秋天向議會提交必要的法律修訂案。新政策的特點是允許不擅長日語的人赴日工作,接收廣泛領域的勞動者。主要是要為建筑、農業(yè)、旅館業(yè)、護理業(yè)和造船業(yè)的五大行業(yè)引進人手應急,這五個業(yè)界都是日本生產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據了解,由于人口嚴重老化、經濟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日本當局被認為不得不以多管道和最快速度增加人手,而初定的引進50萬外勞是其中的一項措施。日媒引述的預測數據顯示,指在2025年日本建筑業(yè)將有93萬勞動缺口;農業(yè)在2023年將出現10.3萬人的勞動力不足;護理領域也很棘手,將出現55萬個空缺。2000年到2006年,日本15歲到64歲勞動人口少了397萬人。預計在2025年,還將進一步減少270萬人。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之前也發(fā)報告,指日本只能是以引進外勞來彌補正在下滑的勞力供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