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從事科學研究非常投入,他不修邊幅,喜歡孤獨,不愿受到任何無意義的打擾。他說,從事精深理論研究本身需要清靜,科學家對工作環(huán)境的標準要求就是不受干擾,以便全身心地投入。他不愿讓人家宣揚自己,尤其不愿意人家把他的照片登到報刊上,所以他對那些不知疲倦的、熱心的攝影師特別不友善。他總是抱怨這些人剝奪了他隱姓埋名追求清靜生活的權(quán)利,譴責他們使他每天都遇到麻煩。正因如此,攝影師想拍一張他的符合要求的標準照很難。有一次,一位攝影師好不容易抓到了一個良機,正給他拍照,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了,知道躲是來不及了,就故意做起了破壞良好形象的舉動:沖著攝影師張大嘴巴吐出長長的舌頭,并睜大眼睛做起鬼臉。攝影師為愛因斯坦的這種破壞行為感到遺憾、無奈、懊惱。但沒想到,他鏡頭下的這張伸著舌頭、一頭亂發(fā)的照片在報上登出以后,竟然成了香餑餑,各國出版界爭相印刷、發(fā)行,廣泛張貼于科研單位、學校等,而且成了教育宣傳畫的經(jīng)典。誰也沒想到,這張照片竟成了愛因斯坦的傳世“表情包”。
愛因斯坦“表情包”的背后,是他可愛的拒絕與堅守:拒絕喧囂,拒絕名利;堅守孤獨,堅守科研熱情。當然,愛因斯坦并沒有想要做“表情包”,只是無意中成就了這樣一個經(jīng)典,“表情包”的傳播是由于人們對愛因斯坦拒絕與堅守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