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曉得
姑蘇之秋,夜色沉寂。烏啼陣陣,慘慘凄凄。江畔老楓,漁火點點。但船中分明躺著張繼,科場的再次失意,讓這個滿腹經(jīng)綸的才子再也經(jīng)不起打擊。不是他不夠堅強,只是現(xiàn)實讓人刺痛。這樣一個又一個的三年,讓他那顆充滿希望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心灰意冷,他的一切努力都在主考官那一個題目、一張紙,然后是短暫的幾分鐘的審閱中化作泡影,定格在一次次名落孫山的陣痛之中。
正在失神頹廢間,卻突然聽見鐘聲擊起,響于耳畔,那不正是寒山寺的鳴鐘撞擊嗎?卻換來張繼的又一聲嘆息,天又快明了,一天又要終結(jié),另一天即將到來。人生的每一天都是這樣的短暫而易逝啊。那么人生的每一個三年不同樣如此嗎?人生到底有幾個三年呢?而這一個又一個三年中自己到底又干了些什么呢?考試,考試……可考試的實質(zhì)不都是在迎合主考官嗎?他仿佛是為了別人而活,哪兒又能尋覓得到真實的自己呢?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不是一個工具,他更需要的是活回自我,而不是一個只能任憑別人評定的工具。想到此處,心中釋然了許多,于是提筆寫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既是過去心靈的寫照,又是對以前的反思與訣別,從此他不再為了做個被擺布的工具而活,要活回真正的自我。此時,寒山寺的鐘聲仍在長鳴,張繼在含笑間乘舟遠去,而他卻與詩篇一起千古傳頌。那些同期金榜題名、披紅掛彩的進士,卻早已與詩文一起被歷史的浪潮淘洗淹沒。
(編輯/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