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俐
一線分析:
即便是留守幼兒的接送問題,也是父母首先要考慮到的,由誰接送?首先要有固定的人員。但是難免有突發(fā)情況,出于對幼兒的安全負責任,家長要主動和老師電話聯(lián)系,說明由誰來接,和幼兒是什么關系,并在來人接孩子時,當面與家長通話,確認后讓其接走孩子。有的家長,特別是老人,不能理解老師的做法,覺得老師太過于較真。作為教師,我們要和祖輩家長進行溝通,讓他們理解幼兒園執(zhí)行接送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是對幼兒負責,也是對每個家庭負責,同時也是對教師及園所負責。在信息技術發(fā)達的今天,手機的使用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教師利用QQ、微信等即時通訊方式與家長聯(lián)系溝通也十分便利。在遇到幼兒需要代接,而老人卻不會簽字時,教師即可利用微信或QQ的視訊功能,與幼兒父母進行確認。
對于幼兒入園帶藥簽字這件事,針對不同的情況,也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首先幼兒生病服藥,必須要去正規(guī)的醫(yī)院,即使是感冒咳嗽的小毛病,最起碼也要去正規(guī)的鄉(xiāng)村醫(yī)務室進行診斷。在幼兒帶藥入園時,教師首先要檢查藥品是否有醫(yī)生出具的診斷單,確定藥品是否能給幼兒服用。由于老人不會簽字,也不能將幼兒藥物的用法及用量用書面形式出示,那么盡量提醒祖輩家長帶幼兒在醫(yī)院診斷時,請醫(yī)生將幼兒藥物服用方法及用量清晰地寫出來。入園時將藥品及幼兒病歷、醫(yī)生開具的藥物服用方法與用量,交給保健老師,以便于保健老師給幼兒喂藥。對于沒有醫(yī)院病歷,家長又不能登記藥品用法與用量,同時也不能簽字的,教師要做好家長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請家長將幼兒接回家喂藥,或者在家休息。
留守幼兒在他們的童年本就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他們渴望一年中父母回家的時光,但是大多數(shù)的時間陪伴他們的只能是年邁的爺爺奶奶。他們需要關愛,需要陪伴,在幼兒園中老師的關愛,同伴之間的嬉戲,希望能給這些孩子的童年留下歡樂的印記,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
觀點采擷:
班級可以準備一個紅色印泥,不識字的爺爺奶奶可以摁手??;可以和孩子的爸爸媽媽商量,看是否可以給老人刻一個私章,這樣避免了代簽的不便;需要簽字盡量提前通知,可以請識字的親戚和爺爺奶奶同來,幫忙代簽,并拍照片留作憑證。(合肥幼專附幼包河欣星分園 史 敏)
農(nóng)村的祖輩家長文化水平有限,造成在很多情況下需要填寫的東西他們沒法按時或順利完成,有時只能借助教師或者他人的幫忙,然而這種幫助是有限的。有的幫助可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例如填寫喂藥記錄、代寫接送表等。幫助老人是出于情誼,但這也只限于在安全的情況下,不能代簽的字就要尋求其他妥善的處理辦法。(合肥幼專附幼濱水花都分園 龔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