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騰輝
在寫景狀物類散文中,單純的景物描寫,即使景物再美,也不能打動和感染讀者,無法讓讀者獲得美的享受,從而回味無窮。所以,作者寫景的時候,要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作文當中。這樣,讀者從文章中不僅能“看”到美好的景物,還能充分感悟到作者內(nèi)心的真摯情感和深刻思想。若純粹為寫景而寫景的作文,是根本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的。這就要求我們寫作此類文章的時候,寫景狀物能巧妙地滲透自己的感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我們平時在進行寫作訓(xùn)練時,一定要注意在景物描寫的同時,進行情感滲透。所謂情感滲透,就是在寫景時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真切感受。如,對奇麗景色的陶醉之情,對自然風(fēng)物的贊美之情,對故鄉(xiāng)山水的熱愛和思念之情……只有在所描寫的景物中滲透自己的感情,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文章才具有感染力,讀者才能為之而動情。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筆者結(jié)合自己多年作文教學(xué)的經(jīng)驗,談一下粗淺的認識。
一、以物傳情,融情于物
這種方法適用于狀物類的文章。作者以飽含感情的筆觸,對寫作的對象進行生動細膩的描寫,以此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真摯情感。如下面這段文字:
你瞧,每一棵樹木都挺拔而昂揚,沒有絲毫優(yōu)游的逸致,也沒有一點兒躊躇猶豫的跡象。它們只是一個勁地拼命向上長,朝著晴空,朝著雨露,朝著陽光??吹贸鰜?,在這橫七豎八的密林里,它們的生長并不容易,在青春時顯然十分艱苦,彼此間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力的較量和搏斗??茨菢E楠合抱著坡櫚, 高山榕的氣根絞勒著另一株大樹,然而它們終于成長起來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幾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達數(shù)十米,仰著頭還看不到它的尖頂,它們的根長成板狀,一塊一塊地深深陷入地里,仿佛是艘萬噸巨輪的舵,支撐著這巨蘗,固如磐石。于是,我從這些勃勃的生機中好像聽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畫力的珍品。
(學(xué)生習(xí)作片段)
上述對森林中樹木的描寫,真可謂是飽含激情。作者觀察細致,體味精深,以充滿激情的語言描寫了樹木的粗大、堅韌、挺拔、昂揚,表現(xiàn)了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機,給森林籠罩了一層濃郁的感情色彩,形象地突出了森林的野性美。
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將自己內(nèi)心深處所要表達的情感蘊含在具體的景物之中,借助景物來抒發(fā)感情。此時,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情。景為情設(shè),情由景生,景也就成了情的載體。在選取景物時,要充分注意到所選景物的特點必須和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情感某些相似或相通之處。景物的特點不僅僅體現(xiàn)在表象上,還應(yīng)當蘊含在內(nèi)在的精神實質(zhì)中。比如:
巖石中的縫隙,有的是植物生長前就固有的,有的起初本是小縫隙,被樹根慢慢一點點脹大了,才成為現(xiàn)在的較大一點的空隙。勁松為了扎住根,立住腳,不得不把本應(yīng)粗壯圓長的根須,塑造成扁狀,不得不在里面拼命地鉆,拼命地擠,拼命地長,以不至于被巖石夾縫夾死,以適應(yīng)在巖石夾縫中生存的需要?!拔锔偺鞊?,適者生存。”正是這種屈就、這種忍耐、這種適應(yīng),才使山崖上的勁松,不同于在沃土的優(yōu)越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普通青松。山崖勁松,氣勢磅礴,傲立于人們望塵莫及的高高的懸崖之上,與天同在,與巖同在,是歷代文人墨客頌歌吟誦的對象,是畫家神筆下的“模特”,是人們心中的偶像。而生長在平地上的普通青松,盡管根深葉茂,郁郁蔥蔥,充盈著富態(tài),卻連3歲的小孩也能爬上去戲耍一番,毫無地位和尊嚴可言。
(學(xué)生習(xí)作片段)
本段描寫勁松在夾縫中生存的情景,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對頑強生命力的歌頌和贊美。所以,作者在描寫時,緊緊圍繞勁松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頑強生長的狀態(tài)來進行。同時,通過勁松與普通青松的對比,表現(xiàn)其內(nèi)在的堅忍不拔和旺盛的生命力,表現(xiàn)其高貴的精神品質(zhì)。
三、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以景襯情是環(huán)境烘托的一種,是指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某種心情或感情,選取與此相近和或相反的景物作陪襯,從側(cè)面或反面重點描繪,使所要表達的感情在景物的映襯下,更加鮮明真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烘云托月”的手法。以景襯情,一般可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有時渲染一種特定的氛圍,烘托人物的心情,表達一種特定的感情。
片段一
外面的雪花不停地飄落,我站在孤獨的橋邊,望著這些白色的精靈在天地間歡快地舞蹈。多么漂亮的雪景啊,是啊,多么漂亮啊。這雪花,夾雜著一陣冷風(fēng),提醒我該回家了。叛逆的我,曾經(jīng)因為和母親賭氣,輟學(xué)出走,四處游蕩。半年以后,當我再次踏進那間溫暖的小屋時,我的心就像被人緊緊地拽著,那樣的沉重。
片段二
這一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的都要寒冷。我走到窗邊,伸出手,貼在窗面上,外面的寒氣像一條條兇猛的食人魚,在我手心里剮著我的肉,順著血液,一路游到我的心窩里,在那個冷漠的心上,狠狠地咬上了一口。這痛,悄悄地提醒著我,母親的冬天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半年之久。
(北京中考作文《悄悄地提醒》片段)
考生善于借助景物描寫襯托自己的心情。片段一,考生用雪花點出了心情的低落,與下文回到家里獲得母親的關(guān)懷和照顧的溫暖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烘托出母親對子女的至愛之情,更有力地凸顯了文章的主旨。片段二通過生動地描寫冬天的寒氣,烘托出“我”對母親深深的懺悔之情和內(nèi)心的痛楚,同時從側(cè)面襯托出母親對“我”的牽掛和摯愛。
一、情游離于景物之外,沒能真正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有的學(xué)生在寫寫景抒情類文章的時候,往往只是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精雕細刻的描繪,語言雖綺麗無比,但純粹為描寫而描寫,不帶任何感情色彩。這樣,即使景物描寫得再生動,也無法引起讀者心靈上的共鳴。還有的人把抒情游離于景物之外,在描寫之后,用大量抒情性的語句對描寫的景物進行歌頌和贊美。雖然這也符合寫作的原則,但表達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文章也會因此而失色。
[片段一]
黃山的石極為奇特。到黃山旅游過的人都知道,黃山不但有許多妙趣橫生的象形石、象形峰,而且有眾多奇形怪狀的石塊。像會發(fā)光的五色砂石,若把它研成微小的碎粒,置入火中,就會發(fā)出五色光芒;彈琴石,顧名思義,其形狀如古琴,輕輕敲擊,還能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在天都峰頂和蓮花峰月池中,還有一種香砂石,一到夜晚就會放光,更為奇妙的是,它還能發(fā)出香味。
[病例分析]
上述片段,對黃山石的描寫可以說是相當生動細膩。但是,字里行間卻缺少了一定的感情色彩。應(yīng)該在描寫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內(nèi)心的情感,這樣才能打動讀者,引起讀者心靈上的共鳴。
[升格片段]
黃山的石真奇??!到黃山旅游過的人都知道,黃山不但有許多妙趣橫生的象形石、象形峰,而且有眾多奇形怪狀的石塊。像會發(fā)光的五色砂石,若把它研成微小的碎粒,置入火中,就會發(fā)出五色光芒,使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還有彈琴石,顧名思義,其形狀如古琴,輕輕敲擊,還能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在天都峰頂和蓮花峰月池中,還有一種香砂石,一到夜晚就會放光,更為奇妙的是,它還能發(fā)出香味,沁人心脾。眼前這光怪陸離的石塊,讓我心迷神醉。我徜徉其中,深深地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
二、所寫的景物無法很好地襯托人物的心情。
寫景往往都是為了抒寫內(nèi)心的情感,但有的人卻注意不到這一點,景與情不能和諧統(tǒng)一。比如,本想表達自己歡快的心情,而筆下的景物是灰色的,渲染出一種低沉、壓抑的氛圍。
[片段二]
夜晚,月,如一只晶瑩剔透的玉盤,懸掛在蒼穹之上;星,稀稀疏疏的,似一顆顆熠熠生輝的珍珠,閃耀在碧藍的天幕。這一切,都為那幽寂的夜空增添了幾分神秘感。我,坐在狹小的書房里,透過窗戶,望著窗外令人陶醉的景色,無奈地看看眼前堆積如山的作業(yè),它把我的思緒從這迷人的夜空中扯了回來。我戀戀不舍地望了望那片夜空,此刻它依舊那么湛藍。
[病例分析]
這段景物描寫,真可謂靈動逼真。但存在相當大的失誤,就是描寫的景色并不能很好地襯托人物的心情。文中的“我”,面對如山的作業(yè),心情應(yīng)該是煩惱的,無奈的。而此時的景物在作者的筆下,卻是異常美麗,讓人心曠神怡。
[升格片段]
夜晚,月,隱在云中,只能隱約看到它模糊的身影;星,散發(fā)著迷離的光,為那深藍的天幕,增添了幾分神秘和凄涼。坐在狹小的書房里,透過窗戶,望著窗外令人陶醉的景色,無奈地看看眼前堆積如山的作業(yè),它把我的思緒從這迷人的夜空中扯了回來。我戀戀不舍地望了望那片夜空,此刻它藍得那么憂傷。
一、下面這個寫景片段在情與景的交融方面有所欠缺,請加以修改。
偶爾回頭,我發(fā)現(xiàn)身后的一大片花兒全綻放了。
它們有的在微風(fēng)中燦然開放,粉紅的,潔白的,淺黃的……五彩斑斕,散發(fā)出誘人的清香;有的半開半合,“猶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含苞欲放,鼓鼓的花骨朵裂出了一絲裂縫。粉紅的,潔白的這一切,無不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我一回頭,身后沉睡著的一大片花兒全綻放了。不知誰講了一個笑話,把草兒惹笑了。
[修改提示]
本段文字對花兒進行了生動逼真的描寫,較準確地寫出了花的形、色、味。語言雋永優(yōu)美,清新靈動。但是,作者只注重了對花的描摹,而忽略了在寫景中滲透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應(yīng)該在描寫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情與景有機地交融在一起。
二、下面一段寫景的文字不能很好地襯托人物的心情,試進行修改。
又是一個月夜,依然是獨自一個人在家。不經(jīng)意間,我看到了天空中那皎潔的月亮。它似一只碩大明亮的珍珠,鑲嵌在茫茫的環(huán)宇。周圍的點點疏星,閃閃爍爍的,與城市的燈光交相輝映。然而,這美麗的夜景怎么也無法讓我高興,強烈的孤獨感又一次涌上我的心頭。
[升格提示]
這段景物描寫意在烘托人物孤獨的心境。但是,在作者的筆下,月亮、星星卻是那么耀眼、美麗。這與人物的心情不相吻合。建議修改時,應(yīng)寫出蒼涼幽凄的夜景。
附:參考答案
一、示例:
我瘋狂地擁抱它們,擁抱大自然的一切。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花兒被我撓得渾身癢癢的。它們有的在微風(fēng)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還有的大概是害羞了吧,臉上微微露出一點兒粉色。一朵花兒靠近我耳邊,張開薄薄的花瓣,與我絮絮低語;還有一朵扭頭掩面,忸怩極了,卻遮不住笑顏。我也笑了,拋棄了學(xué)習(xí)上的緊張,扔掉了生活中的煩惱,毫無顧忌地大笑。
二:示例:
又是一個月夜,依然是獨自一個人在家。不經(jīng)意間,我看到了天空中那孤獨的月亮。在城市繁華的燈光的排斥下,星星已隱去了光芒,只剩下月亮孤零零地掛在空中,發(fā)出暗淡的光。一絲熟悉的孤獨感再次涌上心頭:“這還是陪伴我長大的那輪月亮嗎?”我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