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申請入黨人?
答: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愿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zhí)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向基層黨支部正式提出加入黨組織的申請人,均稱為入黨申請人。
凡是成立黨的新組織,或是撤銷黨的原有組織,必須由哪一級黨組織決定?
答:上級黨組織。
黨的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
哪一級黨組織要組織積極分子參加幾天幾個課時的短期集中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是哪些?
答:基層黨(工)委應及時組織積極分子參加5至7天(不少于40個學時)短期集中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中國共產黨章程》《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方面知識。
發(fā)展黨員四次公示是指的哪四次?
答:指的是確定為積極分子、擬列為發(fā)展對象、接收預備黨員、預備黨員轉正四個階段的公示。
什么是發(fā)展黨員“兩級兩次”預審的內容?
答:發(fā)展黨員“兩級兩次預審”制度是指對列為發(fā)展對象階段和轉為預備黨員這兩個階段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工)委、市直黨(工)委和市委組織部兩個部門共同開展預審工作。
黨支部自接到上級黨委同意列為發(fā)展對象在多長時間內要召開黨員大會?
答:要在上級黨委同意列為發(fā)展對象的3個月內,及時召開黨員大會。
黨委審批黨員大會接收預備黨員最長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答: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下邊遠農牧區(qū)不得超過6個月。
在召開黨委會審批預備黨員時,出席人員應達到多少,同意人數至少要達到多少,審批預備黨員決議才有效?
答:討論審批新黨員的黨委會議,只有出席會議的黨委委員超過半數且同意票超過應到會人數的半數票時,所做的決議才能生效。
在討論審批新黨員的黨委會議中,如審批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員入黨時,如何進行?
答:在黨委會上如審批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員入黨時,要逐個進行集體審查、討論、批準。
中組部《關于中國共產黨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的規(guī)定》中對按月領取工資的黨員繳納黨費比例是如何規(guī)定的?
答:黨員交納黨費的比例為:每月工資收入(稅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納月工資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納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納1.5%;10000元以上者,交納2%。
什么情況下需辦理保留黨籍,如何辦理?
答:根據中組部規(guī)定,黨員因私(求學、就業(yè)、探親)出境,應向黨組織提出申請辦理保留黨籍的手續(xù)。程序一般如下:本人向所在黨支部提出要求保留黨籍的申請,并遞交有關境外入學通知書、勞務合同、邀請信等復印件。經所在黨支部初審后,填寫《共產黨員因私出國保留(停止)黨籍審批表》,報所在黨委(含被授權可批準接收新黨員的黨總支)審批,并由所在黨委報上一級黨組織備案。
誰是履行抓基層黨建責任制的第一責任人?
答:黨委(黨組)書記
發(fā)展黨員工作中八不批準指的是什么?
答:堅持培養(yǎng)考察期不滿一年的不批;未經政治審查的不批;未經黨校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不批;手續(xù)不完備,材料不齊全的不批;團員未經團組織推優(yōu)的不批;黨內外群眾意見較大或問題沒有搞清楚的不批;未經組織部門審查的不批;未進行公示的不批。
對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的規(guī)定,采取弄虛作假或者其他手段把不符合黨員條件的人發(fā)展為黨員,或者違規(guī)發(fā)展黨員及為非黨員出具黨員身份證明的,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主要責任者什么處分?
答: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針對黨員外出時間長短,如何開具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
答:黨員外出地點或工作單位相對固定,外出時間6個月以上的,一般應當開具中國共產黨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外出時間6個月及6個月以內的,一般應當開具中國共產黨黨員證明信。外出地點、時間不確定的,一般應當持有中國共產黨流動黨員活動證。短期外出開會、參觀、學習、實習、考察等,時間在3個月及3個月以內的,無須證明黨員身份的,可不開具黨員組織關系憑證。
黨員保留黨籍的期限如何規(guī)定?
答:黨員保留黨籍的期限可視以下情況區(qū)別對待:出境求學的,按入學通知書注明的時間為限;出境就業(yè)的,以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工作時間為限;出境探親的,到香港、澳門特區(qū)一般不超過3個月,到臺灣省一般為3至6個月,去國外一般不超過半年(離退休人員一般不超過一年)。
正式黨員的檔案如何管理?
答:預備黨員轉正后,應將其《入黨志愿書》、入黨和轉正申請書、自傳、政審材料、教育考察的材料,交黨委存入本人人事檔案。無人事檔案的,建立黨員檔案,由所在黨委保存。
什么樣的黨員稱為流動黨員?
答:是指離開原單位或居住地黨組織6個月以內,外出務工經商或從事其他正當職業(yè)的黨員,以及外出時間在6個月以上,但無固定地點或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黨員;外地或者外單位流入并轉移臨時組織關系的黨員。
黨員如何延長保留黨籍的期限?
答:黨員因私出境應按期返回,如有特殊情況需延期的,應由本人向所在黨支部提出延長保留黨籍期限的申請,經上級黨委批準后,方可延長保留黨籍期限。
保留黨籍的黨員如何恢復組織生活?
答:保留黨籍的黨員出國(境)返回后,應在3個月內向黨組織提出恢復組織生活的申請,經所在黨支部補審,并填寫《保留黨籍的黨員返回后恢復組織生產審批表》,報上級黨委批準。
保留黨籍的黨員出國(境)返回后,6個月以上無正當理由未向其原所在黨組織提出恢復組織生活的申請,該黨員如何處理?
答:保留黨籍的黨員出國(境)返回6個月以上,無正當理由不向黨組織提出恢復組織生活申請的,應做自行脫黨處理。
什么情況下需停止黨籍,它的程序有哪些?
答:停止黨籍僅適用于出國(境)定居的黨員。除本人要求退黨外,在其出國(境)后,即停止黨籍。程序如下:本人向所在黨支部提出書面申請,并遞交出國(境)定居用于辦理護照的相關材料復印件,經所在黨支部初審后,填寫《共產黨員因私出境保留(停止)黨籍審批表》,報上級黨委(含被授權審批接收新黨員的黨總支)審批(黨員領導干部還應按干部管理權限報批)。出國(境)定居的黨員停止黨籍后,基層黨組織可將其組織關系和檔案材料,一并轉移到縣或相當于縣一級黨委組織部門保存。若干年后,如本人返回,原則上不能恢復黨籍。如表現好,可重新入黨。如有特殊理由,黨組織認為可以恢復其黨籍,則要由縣或相當于縣一級黨委組織部門審查,報省、市、自治區(qū)黨委組織部批準。(摘編自共產黨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