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非洲人愛音樂和舞蹈的特點,結合桑給巴爾廣播孔子課堂武術教學,以初級長拳三路配樂《精忠報國》為例,分析教學難點和發(fā)力點,進而探討對非洲武術教學中的武術配樂教學中的問題。通過培養(yǎng)校園體育運動氛圍、結合對外漢語教學、契合動作與歌詞、契合音樂節(jié)奏與學生體能、結合搏擊操的嘯叫,對非洲武術套路教學進行配樂創(chuàng)編。
關鍵詞:伊斯蘭教地區(qū) 演練節(jié)奏 武術配樂 非洲武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b)-0181-02
1 非洲武術教學中的“武”與“舞”
非洲武藝將“格斗、巫術和舞蹈”三位一體,即,以打敗對手的“武”為理想追求,以連接人間與靈界的“巫”為精神儀式,以“舞”為表演形式。而中國武術則是融合了“道、儒、佛”的哲學思想形成武德,即,“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1]。中國武術在非洲的傳播要考慮中非對“武”字的不同理解,也要考慮對外武術教學的配樂,以鋼筋有力的“舞蹈”讓非洲弟子產生共鳴。桑給巴爾傳統(tǒng)舞蹈以姆威賽(msewe)為代表,在重大節(jié)日或慶典上表演,但舞蹈動作左右對稱,包含很多快速震動臀部的動作(査msewe所要表現(xiàn)的意義)。非洲舞蹈都與搏擊操類似,即,重復簡單的音樂小節(jié)和強烈的鼓點,動作編排左右對稱。非洲舞蹈無論是肢體動作,還是音樂樣式都與中國武術表演配樂有天壤之別。
2 桑給巴爾武術教學和表演
桑給巴爾廣播孔子課堂武術教學設有,初級長拳三路、四段棍術、武警防暴棍、四段刀術、二十四式太極拳、太極扇第一套和三十二式太極劍。我課堂武術課與文化課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細絲花球、書法和水中太極來體驗領悟太極拳的動作要領[2]。同時,結合當?shù)伢w育運動文化和教學條件,進行教學改編和創(chuàng)新。結合非洲頭頂載物的風俗,將太極拳教學改為“康噶太極”[3]。2017年采用X-box體感機激發(fā)學生動作與音樂節(jié)奏的配合,學生對體感游戲《舞蹈大師》、《舞力全開》和《大冒險》很感興趣。采用鬼步舞進行課前熱身,盡量用音樂和舞蹈代替枯燥武術基本功動作。武術教學同時與中國駐桑給巴爾總領館的外事活動相結合。2017年3月,課堂參加領館主辦的2017年國際婦女節(jié)招待會,為當?shù)嘏哉硌萏珮O扇。2017年11月,課堂參加領館對桑給巴爾“兒童之家”福利院捐贈活動,代表中方表演太極扇。
3 初級長拳三路配樂
由于外事表演場次的增多,需創(chuàng)編新的表演項目。在教授五步拳之后,課堂選定36式初級長拳三路作為教學和表演項目,配樂《精忠報國》前2段,全長56s。每一式按照4拍正好和4/4拍的歌曲相符合,音樂的重鼓點正好與13個發(fā)力動作相契合。先按照“一二三哈”的口令學完全套動作,讓學生掌握節(jié)奏感,然后再配樂練習。為了便于學生記住全套動作,對動作進行重新分段。第一段從“弓步?jīng)_拳”到“虛步栽拳”,即,從起勢開始,向左側打到頭之后轉身。第二段從“提膝穿掌”到“仆步亮掌”,即,向右側打到頭之后轉身。第三段和第四段以此類推。動作與歌詞配合如下:
抱拳禮:前奏曲。
預備勢:(1)虛步亮掌——狼煙起(發(fā)力)。(2)并步對拳——江山北望。
說明:虛步亮掌時,撤右腳呈左弓步,砍右掌<狼>;雙臂向內側輪壓,重心后移,左虛步亮右掌<煙起>(發(fā)力動作)。并步對拳時,抬左腳呈右獨立,同時左手向后勾手<江山>;向前落左腳,雙掌從腰間前叉<北>;雙臂向下向內側格擋立圓,雙拳收于腰間,同時目視左方<望>。
第一段:(3)弓步?jīng)_拳——龍起卷。(4)彈踢沖拳——馬。(5)馬步?jīng)_拳——長嘶。(6)弓步?jīng)_拳——劍氣如。(7)彈腿沖拳——霜。(8)大躍步前穿——心似。(9)弓步擊掌——黃河。(10)馬步架掌——水茫。(11)虛步栽拳——茫(發(fā)力)。
說明:動作3弓步?jīng)_拳時,左腳向左一步,呈左弓步。左手從內向外橫向格擋<龍>;收左拳頭與腰間,出右沖拳<起卷>。
第二段:(12)提膝穿掌——二十年。(13)仆步穿掌——縱橫間。(14)虛步挑掌——誰能相。(15)馬步擊掌——抗(發(fā)力)。(16)叉步雙擺掌——恨欲。(17)弓步擊掌——狂。(18)轉身踢腿馬步盤肘——長刀所向(發(fā)力)。(19)歇步輪砸拳——多少手足忠魂。(20)仆步亮掌——埋骨它鄉(xiāng)。
說明:動作19歇步輪砸拳,動作慢一些,配合的音樂時長更長一些。
第三段:(21)弓步劈拳——何惜百死(發(fā)力)。(22)換跳步?jīng)_拳——報家國。(23)馬步?jīng)_拳——忍嘆惜。(24)弓步下沖拳——更無語。(25)叉步亮掌側踹——血淚(發(fā)力)。(26)虛步挑拳——滿眶。(27)弓步頂肘——<間奏>
第四段:(28)轉身左拍腳——馬蹄(發(fā)力)。(29)右拍腳——南去(發(fā)力)。(30)騰空飛腳——人北望A(發(fā)力)。(31)歇步下沖拳——人北望A(發(fā)力)。(32)仆步掄劈拳——人北望B(發(fā)力)。(33)提膝挑掌——草青黃(發(fā)力)。(34)提膝劈掌弓步?jīng)_拳——塵飛揚(發(fā)力)。(35)虛步亮掌——我愿守土。(36)并步對拳——復開疆。(37)立定——堂堂中國要讓四方。(38)抱拳禮——來賀。
4 對非洲武術教學配樂
第一,培養(yǎng)校園體育運動氛圍。桑給巴爾文化允許女性跳繩,學生平時不跳繩是因為學校沒有器械。在課間開展花式跳繩活動,以激發(fā)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同時,簡化中國大學生體能測試項目,進行體能測試,以全體學生的平均成績作為考核標準。考慮到穆斯林文化和運動受傷防護,我課堂體能測試項目僅設有:BMI、跳繩、仰臥起坐、俯臥撐(女生為靠墻60度角推墻)、深蹲和體位前屈。結合體感機讓學生接觸到多種音樂和搏擊操,培養(yǎng)武術配樂的理念。第二,結合對外漢語教學,武術配樂要選取中國歌曲。不僅讓學生通過學習歌詞了解中國文化,而且便于教師組織歌伴武表演。如果當?shù)匚幕唤邮芘渲袊枨奈湫g舞蹈,可以將漢語歌詞去掉,用相應的純音樂代替,這樣學生自己在家習練時,又不會遭到當?shù)啬滤沽治幕姆锤?。第三,盡量讓動作與歌詞契合,讓演員和觀眾產生共鳴。這需要教師講解歌詞的含義。例如:初級長拳三路配《精忠報國》樂曲。如果起勢時面朝東方站立,那么,并步對拳<江山北望>,都是目視北方。轉身左拍腳<馬蹄南去>,正好轉身面朝南方踢腿。結尾抱拳禮正好與歌詞<來賀>相契合。掌握“東西南北”4個字,利于學生掌握武術的方位感和武禮。動作與歌詞契合時,不必拘泥于4/4拍必須對應4個動作,個別4/4拍小節(jié)可設計8個動作,以體現(xiàn)動作表現(xiàn)的急轉直下。第四,樂曲節(jié)奏與學生體能要契合。由于對外武術表演的時間所限,樂曲的節(jié)奏不能太慢。太慢就把所有中國功夫都打成太極拳了。3min的表演打不了幾個動作,樂曲節(jié)奏太快,學生體能又跟不上。比如:初級劍術表演配《華山論劍》樂曲太快,學生體能跟不上;《大俠霍元甲》節(jié)奏又太慢,可以將兩個樂曲串燒,相同的動作打兩遍,先慢后快,將快節(jié)奏的《華山論劍》適當刪減,配合表演的高潮部分和結尾。當然也可以先選定音樂,再編排武術動作。例如,劍術表演先選定電視劇《金劍雕翎》主題曲《云破天開》再對劍術套路動作重新編排,使之配合樂曲節(jié)奏。第五、結合搏擊操,增加嘯叫,提高武術配樂表演的氣勢。
參考文獻
[1] 大靈·徳內·羅德里格.“武、巫、舞”的融合與分解:非洲武技與中國武術差異性釋例[J].體育科研,2016,37(5):66-70.
[2] 劉征.體驗領悟式對外太極拳教學設計[J].當代體育科技,2016(17):148-149.
[3] 劉征.桑給巴爾廣播孔子課堂的功夫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1):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