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為故障樹分析,是一種演繹的系統(tǒng)安全分析方法。它是從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開始層層分析其發(fā)生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析為止。將特定的事故和各層次原因之間用邏輯符號連接起來,得到形象、簡潔地表達其邏輯關系的邏輯樹圖形,即事故樹。通過對事故樹簡化、計算達到分析、評估的目的。
事故樹分析的基本步驟:
(1)確定分析對象系統(tǒng)和要分析的各對象事件(頂上事件)。
(2)確定系統(tǒng)事故發(fā)生概率、事故損失的安全目標值。
(3)調查原因事件:調查與事故有關的所有直接原因和各種因素(設備故障、人員失誤和環(huán)境不良因素)。
(4)編制事故樹:從頂上事件起一級一級往下找出所有原因事件,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為止,按其邏輯關系畫出事故樹。
(5)定性分析:按事故樹結構進行簡化,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徑集,確定各基本事件的結構重要度。
(6)定量分析:找出各基本事件的發(fā)生概率,計算出頂上事件的發(fā)生概率,求出概率重要度和臨界重要度。
(7)結論:當事故發(fā)生概率超過預定目標值時,從最小割集著手研究降低事故發(fā)生概率的所有可能方案,利用最小徑集找出消除事故的最佳方案,通過重要度(重要度系數)分析確定采取措施的重點和先后順序,從而得出分析、評估的結論。
事故樹分析方法可用于復雜系統(tǒng)和廣泛范圍的各類系統(tǒng)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各種生產實踐的安全管理、可靠性分析和傷亡事故分析。事故樹分析方法能詳細查明系統(tǒng)各種固有、潛在的危險因素或事故原因,為改進安全設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和事故風險提供依據。它不僅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分析,從數量上說明是否滿足預定目標值的要求,從而明確采取措施的重點和輕重緩急順序。
是一種評估具有潛在危險性環(huán)境中作業(yè)時的危險性半定量評估方法,它是用與系統(tǒng)風險率有關的3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估系統(tǒng)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這3種因素是:L為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大??;E為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huán)境中的頻繁程度;C為一旦發(fā)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但是,要取得這3種因素的科學準確的數據卻是相當繁瑣的過程。為了簡化評估過程,采取半定量計值法,給3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個分值的乘積D來評估危險性的大小,即D=LEC。
D值大,說明該系統(tǒng)危險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變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減少人體暴露于危險環(huán)境中的頻繁程度,或減輕事故損失,直至調整到允許范圍。
該方法是對工藝裝置及所含物料的潛在火災、爆炸和反應性危險逐步推算和客觀評估,其定量依據是以往事故的統(tǒng)計資料、物質的潛在能量和現(xiàn)行安全防災措施狀況。在進行風險分析時需準備如下表格:
(1)道化學火災、爆炸指數計算表:該表對一般工藝、特殊工藝中的危險物質指定了危險系數范圍,可參照選取。
(2)安全措施補償系數表:對工藝控制安全補償系數、物質隔離安全補償系數、防火設施安全補償系數的補償范圍給出了參考值??偟难a償系數為三者之積。
(3)工藝單元風險分析匯總表:在此表中須填寫工藝單元內的火災、爆炸指數、暴露半徑、暴露面積、暴露區(qū)內財產價值、危害系數、基本最大可能財產損失、安全措施補償系數、實際最大可能財產損失、最大可能停工天數、停產損失。
(4)生產裝置風險分析匯總表:對各工藝單元的風險損失進行匯總。
(5)工藝設備及安裝成本表。
由于道化學評估方法融合了化學專業(yè)的多種理論、跨國企業(yè)的成功經驗,所以能客觀地量化潛在的火火、爆炸和反應性事故的預期損失,能確定可能引起事故的設備,具有較高權威性。該方法特別適合于管理到位、資料充分、系統(tǒng)復雜的大型化工企業(yè)。
該方法通過系統(tǒng)分析新設計或已有工廠的生產工藝流程和工藝功能來評估設備、裝置的個別部位因誤操作或機械故障而引起的潛在的危險,并評估其對整個工廠的影響。特別適合于化學工藝系統(tǒng)的風險評估。
危險性與可操作性研究需要有一組包括相關領域專家的專家組來實施、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開展危險性與可操作性研究時,要全面審查工藝過程,對各個部分進行系統(tǒng)分析,發(fā)現(xiàn)可能出現(xiàn)的偏離設計意圖的情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及后果,并針對其產生原因采取恰當的控制措施。該方法以關鍵詞為引導,找出系統(tǒng)工藝過程或狀態(tài)的變化,然后再繼續(xù)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措施。如果需要,可利用事故樹對主要危害繼續(xù)分析,因此它又是確定事故樹“頂上事件”的一種方法,可以與事故樹配合使用。可操作性研究既適用于設計階段,也適用于生產過程。
這兩期共介紹了常見的十種安全風險評估方法,在選取評估方法時應根據評估的特點、具體條件和需要,針對評估對象的實際情況、特點和評估目標,分析、比較、慎重選用,必要時,宜根據評估方法的特點,選用幾種評估方法對同一評估對象進行評估,互相補充、分析綜合、相互驗證,以提高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常用的評估方法的適用范圍如下圖。
幾種常用的評估方法的適用范圍
(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