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哥
2015年曾有這樣一條新聞,說廣州36所中小學開學后將試點金融理財課。媒體最關注的是這套課程的高中版內(nèi)容涵蓋了股票投資,包括怎么在證券公司開戶、怎么進行股票期貨交易,甚至可以利用軟件模擬炒股。
你要知道,那會兒正好是股市從5000點稀里嘩啦一路跌破3000點的時候,爸媽自己都在股市里虧得家都找不到了,還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里學炒股,這不是開玩笑嗎?這不是引誘未成年人犯罪嗎?所以當時社會反響并不太好,很多人覺得這么做太拔苗助長了。
其實,都上高中了,學點股票投資知識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問題的關鍵是誰來教高中生炒股。我們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系統(tǒng),從小學到大學,從來就沒有系統(tǒng)教過孩子如何正確理財,哪怕是那些大學里專門學經(jīng)濟學專業(yè)的,其實也還是不太懂理財。
到時候孩子長大了,炒股虧得一塌糊涂,爸媽質(zhì)問:“你的股票投資知識是誰教的呢?”孩子吧嗒吧嗒眨著小眼睛說:“我的股票知識是體育老師教的”……
這么一來,你不是誤人子弟嗎?你還別說,這些理財課程真的就是什么數(shù)學老師、物理老師或者政治老師來教的,他們自己都不怎么懂理財,你給他們一本教材、一本教綱,就讓他們?nèi)ド侠碡斦n了,那結(jié)果,呵呵,你懂的。
所以教孩子學理財,靠學校教育,我覺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希望都不大。到頭來,還得靠我們家長自己教。但我們家長一樣是理財小白,那具體又該怎么做呢?
雖然兒童財商教育在國內(nèi)一直方興未艾,但在美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人家早就有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論了。從國外的成熟經(jīng)驗來看,兒童財商教育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必須要跟著孩子認知能力的成長,循序漸進,一點點讓他加深對理財?shù)睦斫狻?/p>
4歲以下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連貫的記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和學習更多的是一種生物本能,所以孩子太小的時候是沒必要特地考慮什么理財教育的。
5到7歲的學齡前兒童,已經(jīng)有了完整的語言能力和辨別能力,所以就可以開始對他進行財商教育。
我覺得這段時間,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孩子這么幾個理財意識。
第一,要讓孩子意識到錢不是萬能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很寶貴的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比如你的生命,比如藍藍的天空,比如你每天要呼吸的新鮮空氣,比如時間,比如和平,比如人的自由,比如爸爸媽媽對你的愛。
很多人之所以反對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是他自己本身對金錢有偏見,覺得教孩子理財就是讓孩子從小跌進錢眼里,這樣長大了,不是更會變成一個見錢眼開的勢利鬼嗎?
錯!正是因為我們的父母沒有在孩子懵懵懂懂,爸媽說什么他就聽什么就記住什么的時候,把最重要的理財觀念告訴他,導致后來孩子在社會上慢慢自己摸爬滾打?qū)W習的時候,才會越來越容易掉入錢眼里。誰叫你們父母從小不教我呢?那我只能從社會上去學了。而我們今天的社會能教給孩子的可不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義嗎?
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錢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而且你的重點不應該放在讓孩子知道錢是身外之物中最重要的東西,反而要更多的培養(yǎng)孩子錢不是那么重要的意識,讓他們知道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要知足,也一樣可以過得很幸福,不要去和別人攀比。
第二,要讓孩子養(yǎng)成權衡取舍的能力和習慣。孩子都喜歡玩具,但現(xiàn)在孩子的玩具那個貴?。『⒆右娨粋€愛一個,玩厭了就始亂終棄,再吵著買新玩具……這和現(xiàn)在許多富家子弟一天到晚換女朋友玩是一樣的,這就是人的天性。所以父母一定要遏制孩子的這種天性。你別總和孩子說這個玩具太貴,這個我們買不起。你反復這樣說,孩子就會形成強烈的怨恨情緒,覺得為什么我的需求你們總是不能滿足?為什么做出犧牲的總是我?都怪我爸媽沒錢!如果有錢,我想買什么玩具就買什么玩具!然后小孩就會一哭二鬧三上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而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做選擇題。我們說好了,你每個月有100元的零花錢可以買玩具,但你前兩天剛買了這個鋼鐵俠,這個月的零花錢已經(jīng)用完了,所以我們只能等到下個月再買了?;蛘哒f,這個玩具要200元,但這個月的零花錢只有100元,所以你有兩個選擇:要不就是買另一個更便宜的玩具,要不就是等到下個月零花錢到了的時候,再把兩個月的錢合在一起買這個玩具。
你這樣說,小孩就知道自己能掌握的財務資源是有限的,買了這個就買不了那個,他就不得不去做選擇。如果想買貴的,就要等待攢錢,就要學會克制欲望,延后消費。
第三,要培養(yǎng)孩子的交換意識和合作意識。人類是群居動物,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作,能夠創(chuàng)造更大的財富。在買玩具的錢已經(jīng)用完的時候,孩子還想要別的玩具,怎么辦呢?你可以讓他去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玩具。讓他知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必有失,你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緊緊抓在自己手里,而要學會該放手時就放手,這樣你才能騰出手來,去抓對你來說更重要的東西。
最后,要培養(yǎng)孩子的奉獻精神。當然,要讓孩子有奉獻精神,光說是沒用的,首先得你父母自己有奉獻精神。你得熱心公益慈善,愿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植入慷慨和慈善的種子,讓他知道幫助別人,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快樂。
到了8-12歲的小學階段,因為已經(jīng)會寫字了,會算數(shù)了,就要從單純的理念教育上升到實際的理財運用上。
首先,一定要讓他形成記賬的好習慣。當然,要讓他記賬,前提是他得有自己獨立支配零花錢的權利。在上學前,他只有知情權和選擇權,最終的實際支配權還是在父母身上的。而上學以后,你給他支配的零花錢,也要提前預估一下,算一下他一個月要花的交通費、買零食的錢、買玩具的錢、買文具的錢、買課外讀物的錢等等,大概總共要多少,你在這個基礎上再多增加20%,就是孩子每個月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錢了。
零花錢一般一個月一給最合適。一下子給太多錢,孩子亂花收不住也不行;給的太少,就很難培養(yǎng)孩子自己控制消費節(jié)奏的能力。
而記賬既能幫他練習寫字,又能幫他練習算數(shù),還能讓他知道自己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他就會自己意識到,哎呀,今天我錢花太多了,接下去幾天我得少花點錢,不然到月底就沒錢了……哎呀,今天不應該買這個的,應該留著錢明天買那個才對……這樣他就會慢慢學會提前做好預算,規(guī)劃自己下個月的消費,多少錢用來買書,多少錢用來買零食,多少錢用來買玩具。這種統(tǒng)籌規(guī)劃的能力也是理財?shù)幕竟Α?/p>
第二,就是要讓孩子養(yǎng)成儲蓄的好習慣。為什么上文中我建議你多給孩子20%的零花錢預算,就是讓他學會克制欲望,堅持儲蓄。當然這是需要父母引導的,尤其是引導他為了買一樣比較貴的東西來做一個儲蓄計劃。比如買一臺新電腦,或者買一個新手機,或者買一輛新的自行車等等。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給孩子買一個儲蓄罐,讓他把每月結(jié)余下來的零花錢存起來。存到足夠買新手機的錢的時候,就把儲蓄罐里的錢都拿出來。注意,一定要買一個透明的儲蓄罐,讓孩子每天能看到這錢在增加。一方面,這會讓他感覺到距離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了;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試探,讓他每天看到這些錢,就有沖動想把錢拿出來去買別的,放棄這個儲蓄計劃。不管他是中途放棄還是最終堅持下來了,這都是非常寶貴的理財經(jīng)驗。
更聰明的一種辦法是引導孩子反向儲蓄。比如孩子想買一輛500元的自行車,而他每個月的零花錢是300元,那就讓他每個月拿到300元零花錢的時候,先把100元存到儲蓄罐里,剩下200元才能拿去花,這樣只要5個月,他就能攢夠買車的錢了。
第三,還要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聰明消費,貨比三家的能力。比如同樣是要買零食,大超市里的價格就比便利店里的價格便宜,不同的超市又經(jīng)常會做出不同的促銷活動,你要學會在超市搞促銷的時候去買零食。再比如你想要玩具或者書,可以先去實體店打樣,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真的要買,然后再到網(wǎng)上去看看是不是價格更便宜。
總之,正確的消費觀念,不是一味的讓孩子拼命節(jié)儉省錢,當然適當?shù)墓?jié)儉意識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用相對最少的錢,獲得相對最多最好的商品和服務,這才叫聰明消費。
第四,孩子年紀一點點大了,需要用錢的地方也一點點多了,如果孩子覺得你給的零花錢太少不夠用,那又該怎么辦呢?教他延遲消費,等下個月發(fā)零花錢了再買。
辦法二是教他提前透支消費。老爸可以借錢給你去買,但你要支付利息。比如你一個月零花錢是300元,但因為我提前把你下個月的零花錢預支給你了,就要扣掉30元利息,只能給你270元。如果你要這270元,下個月零花錢就沒了。如果你不要,那下個月還是照常給你300元。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去算了,到底要不要為了提前一個月買到這個寶貝,而損失30元零花錢呢?
現(xiàn)在許多家長都對還在讀大學或者已經(jīng)工作的孩子,三天兩頭信用卡透支還不出錢這件事恨得咬牙切齒,就是因為這些孩子沒有從小接受正確的提前消費教育!
第三個更好的辦法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賺錢意識。但孩子還小,不可能到外面去打工掙錢,只能在家里做做家務賺錢。關于孩子做家務要不要給報酬,教育界一直都有爭議。
我覺得吧,這個問題沒必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上綱上線,洗洗襪子,掃掃地,刷刷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但平時又嫌臟嫌累不愿干的家務活,然后從爸媽那里賺到10塊20塊錢,他花起這錢就會特別心疼,畢竟這不是爸媽天經(jīng)地義雷打不動給你的零花錢,而是你自己辛苦賺來的血汗錢。養(yǎng)成這種靠勞動賺錢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別總夢想著天上會掉餡餅,別總以為爸媽賺錢很容易。
而到了13-18歲的中學階段,對孩子的財商教育就要更進一步了。沒錯,你得開始教他投資的學問了。
首先,你要帶他認識銀行,銀行是我們學習投資理財?shù)拇箝T。你要教孩子如何在銀行開戶,如何在ATM機上取錢和存錢,如何轉(zhuǎn)賬匯款,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的利率是怎么算的,如何購買銀行理財產(chǎn)品。到孩子上高中了,支出更多的時候,你可以給孩子辦一張附屬信用卡,給孩子更大的透支消費的權限,當然如果孩子亂透支,你也要及時進行批評,并凍結(jié)他的賬戶。
然后你還要教他基金方面的知識,包括為什么貨幣基金的收益比銀行儲蓄的利率高?為什么債券基金是家庭金融資產(chǎn)的中流砥柱?為什么基金定投比單純的銀行儲蓄能獲得更高的長期回報?包括每年過年拿到的壓歲錢,你也應該鼓勵孩子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讓這筆錢增值。雖然你也應該要教他股票投資方面的基礎知識,但你更應該鼓勵他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來間接投資股市,以相對更小的風險來獲得股市投資回報,而不應該讓他整天想著看各種各樣的炒股書籍,試圖通過預測股市漲跌來賺錢。
當然,還有保險、黃金、房子,包括P2P在內(nèi)的其他各種投資門類的知識,你也要一點一點告訴他,最終一定要讓他形成強烈的風險意識和資產(chǎn)配置的觀念。
你發(fā)現(xiàn)了沒有,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過程,講究的是先道后技,循序漸進。孩子很小的時候,往往也最聽爸媽的話,這時候就應該把最重要最根本的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觀告訴孩子,這叫做道;而不是急著讓他們整天盤算如何炒股賺錢,這個屬于技。就像我們學數(shù)學的時候,肯定要先學加減乘除,然后再學開方運算。到了上小學以后,就要既灌輸正確的道,也要教他有用的技,而到了上中學以后,則要越來越多的教他可以用于實戰(zhàn)的理財知識和技巧。
在長達十多年的理財教育過程中,有兩點是當爸媽的一定要特別注意的。
第一,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讓孩子從小樹立起規(guī)則意識,言出必行,錯了就該受罰,這個月錢用完了,接下去就啥都不能買。不能老爸唱紅臉,老媽唱白臉,或者老爸剛剛教育好孩子這個玩具要下個月才能買,回頭孩子跑外公那里一撒嬌,外公心一軟就給孩子買了。孩子可精明了,他最懂得察言觀色,見風使舵,他會本能地朝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發(fā)展。如果家里的大人不能夠齊心協(xié)力,在孩子面前鐵板一塊的話,那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是很難成功的。
第二,俗話說得好,言傳不如身教。孩子是我們最親的家人,天天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你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你叫他對人有禮貌,你自己就不懂禮貌,孩子怎么會懂禮貌呢?你讓他要勤儉節(jié)約,你自己花錢大手大腳,孩子怎么可能會節(jié)儉呢?你天天和孩子說爸媽養(yǎng)你多不容易,以后長大了你一定要孝順爸媽,可你自己平時周末都很少抽空去看望一下自己的爸媽,孩子長大了能對你有多孝順呢?不管是教孩子理財,還是其他任何東西,都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