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港
這就是媽媽的集郵冊。媽媽就是這樣收藏了兒子的行蹤,暴露了她的牽掛。
不知終點在哪里,只曉得往前走。為了生存,19歲的我要遠(yuǎn)行。
媽媽頭一次跑郵局買回一整版郵票。收拾行李時,她扯一半給我,留下一半,說:“走吧,別忘了,往家里寄信!”
人在他鄉(xiāng),第一個景點就是郵局。放下行李,我就撕下一枚小小的郵票,用舌頭舐濕,然后就“啪”一聲,將它扔進(jìn)郵筒。然后,就一天一天算著:這個時候,信應(yīng)該到了哪里?
貼上郵票的信封,那就是回到了家的我;每收到一封信,就等于是看到一次媽媽。
后來,我就弄了各種各樣的好看的郵票,各種各樣好看的信封,想給媽媽一點新鮮。
過年了,我回家了。
高高興興的媽媽給我看一大摞信封。她笑出一臉皺紋,說:“你看,這全是你的?!蔽壹牡郊依锏男?,一封一封按照日期疊在一起,媽媽一封一封摩挲著,然后一封一封在床上展開。
媽媽又給我看了一個大厚本子。硬皮的大本子里面,夾著許多花花綠綠的郵票。
“媽,你也集郵!”我問。
“啥集郵!只不過看了這個,不就等于看見了你?”
真是這樣,我用心買的郵票,全在這里——其實,沒有幾張可以稱得上藏品。
后來聽鄰居大媽大嬸說,聊天時,你媽經(jīng)常拿著她的“集郵冊”,對大家說“看見了嗎!俺家老大,到了深圳??脆]戳,深圳?!?/p>
這就是媽媽的集郵冊。媽媽就是這樣收藏了兒子的行蹤,暴露了她的牽掛。
(麥志雄薦自《揚(yáng)子晚報》)
責(zé)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