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鳴
古代小說描寫一位猛將殺入敵陣,常用“如入無人之境”一詞。處在當今社會,很可能面對無人之境的,將再不是“白袍小將”,而是普普通通的消費者。眼下,眾商家如同十八路諸侯,爭做“無人生意”。仿佛“無人”代表著最先進、最發(fā)達、最理想的商業(yè)模式。在一個人口大國里,這一現(xiàn)象顯然引起不安。
最先搶灘的,大概是無人便利店。不久前一家無人超市落戶南方。與此同時,一批無人便利店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頭。熱鬧之中,有人表示異議:如果沒有價格和品類的優(yōu)勢,對于消費者而言,去無人店并沒有太大吸引力。比起便利店,無人餐廳不甘示弱。這種餐館最大亮點是,不管排隊、點餐,還是取餐、結賬,全靠顧客自助完成。體驗者稱,顧客到店后無需排隊,即可打開支付寶或口碑APP,自行掃碼點餐。點餐過程中,系統(tǒng)還會根據(jù)你過往的消費偏好,對菜單自動排序,并做優(yōu)惠推薦。不過。有顧客“遺憾”地表示,以后和服務員拌嘴的機會都沒了。
無人駕駛的出現(xiàn),很讓老司機們擔憂和苦惱。各國科學家正在無人汽車研發(fā)的賽道上風馳電掣,互不相讓,佼佼者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行駛已超過20萬英里。這部車可通過攝像機、雷達傳感器和激光測距儀“看到”其他車輛,并使用詳細的地圖來進行導航。谷歌坦承,今后所面臨的難題是無人車和人駕車如何平安共處。不過,據(jù)權威專家說,人類離真正的無人駕駛還有相當長的路。聽到這兒,有人悄悄松了口氣。那么,未來的制造工廠里也要空了嗎?為打造制造強國之夢的基礎,自動化已成為投資熱點。許多性急的制造企業(yè)已做出“機器換人”的激烈動作。很明顯,“機器換人”具有改善工作環(huán)境、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和產品精度諸多優(yōu)點。但人們不禁要問,作為現(xiàn)代工業(yè)進步的重要標志——自動化,是否真的僅僅就是所謂的“機器換人”? 那么今后技術工人何去何從 ?
有識之士冷靜指出,“無人經(jīng)濟”的發(fā)展,切忌一窩蜂。從前有句話說“任何事業(yè)都是人的事業(yè)”,智能科技也不例外。與智能科技迅猛發(fā)展的速度相比,相關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明顯跟不上。只有讓“無人經(jīng)濟”遵循人性化的軌道,而不是恣意妄為、隨心所欲,才能向最廣大的消費者交出滿意答卷。以無人超市為例。顧客反映,它最明顯的缺點就是所售商品的價格比實體店高。如果購買次數(shù)多了,一年下來在無人超市可能要比實體店多付出不少錢。此外,無人超市是采用支付寶加門禁的方式購物的。中老年人弄不懂,會給這部分人群帶來不便。還有,實體超市是可以退換商品的,而無人超市是不支持退換貨的。相比之下前者顯得更人性化。和實體店相比,無人超市是沒有咨詢服務的。據(jù)目前所見的“無人”系列,大多存在此類問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知道,日本是智能科技的研發(fā)和使用大國。按說他們最有條件搞“無人店”。但人家商業(yè)街依舊人氣很旺。實體店一排一排,售貨員忙個不停,顧客川流不息。對比之下,我們這邊隨便走在一條街上,就會看到許多店鋪都在打折,到處寫著“大甩賣”、“全場特價”的字樣。全世界的商家都面臨同一個問題:靠什么吸引消費者?答案當然是人性化服務。去過日本旅游的人都有體會,實體店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專注。連一家壽司店都可以不急不躁、保質保量地經(jīng)營上百年。而該國消費者普遍注重逛街的樂趣,而不是價格。一位女顧客說:“同一品牌同一款衣服在專賣店和百貨店里面,本身是沒有區(qū)別的??墒窃谏虉龅脑挘夷芟硎艿礁嗟母郊臃?。而這一切,再先進、再生動、再體貼的機器也做不到?!彼哉f,對人的尊重與關注才是第一位的。面對面的溝通,可以營造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溫馨場景。讓顧客買到滿意商品的同時,再把一份歡樂帶回家。
因此,筆者認為,假如過早在消費場所實現(xiàn)“無人之境”,相信很多顧客會不適應。如果此時創(chuàng)業(yè)者一窩蜂地涌入,只會導致技術革命尚未成功、“潘多拉盒子”泛濫成災。店里連個人影都見不到,消費者想咨詢或投訴,都是語音電話冷冰冰的聲音,真有對墻說話的感覺。可以想象這樣的場面:一位受不了憋悶的顧客大吼一聲:“來人哪!”可是回答他的,只有空空蕩蕩的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