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晗
【摘 要】現代生活壓力大,功能性消化不良發(fā)病率日益增加,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肝郁氣滯證型占有很大比例?,F代醫(yī)學對情志病因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機理和治療尚不完善。臨床實踐證明,采用疏肝理氣方–-柴胡疏肝散治療情志病因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療效。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情志致病;疏肝理氣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組以功能障礙為主的疾病,其癥狀不能用結構的異常來解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有胃脹、胃痛、惡心、嘔吐、泛酸、早飽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是門診常見的疾病。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壓力的增大,精神心理因素這一病因的重要性與所占比例增高。肝郁氣滯證是常見也是非常重要的證型,臨床注意抓住主要癥狀,見到肝郁氣滯之證,辨證施藥,必可收到好的療效。筆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一定療效。
1 臨床資料
患者共30例,均為2017-2018年我院門診患者。年齡20-30歲16例,31-40歲8例,41-50歲6列。
2 西醫(yī)診斷標準:
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羅馬Ⅲ診斷標準1,必須包括以下1項或多項:(1)餐后飽脹不適;(2)早飽感;(3)上腹痛;(4)上腹燒灼感,并且沒有可解釋上述癥狀器質性疾病的證據。診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
3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
參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中相關標準2,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氣滯證:(1)主癥:脘脅脹痛,痛無定處;脘悶噯氣;急躁易怒。(2)次癥:口苦;精神抑郁,喜長嘆息;咽部異物感;燒心或泛酸;腹脹納呆或嘔吐。(3)舌脈象:舌淡紅或舌尖紅,苔薄黃,脈弦。證型確定:具備主癥2項加次癥1項,或主癥第1項加次癥2項,結合舌脈象即可確定。
4 治療方法
4.1 一般治療:給予心理疏導,緩解心理壓力。囑病人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等。
4.2 在一般治療基礎上服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10g,陳皮10g,川芎10g,香附10g,枳殼10g,白芍15g,木香10g。院煎藥房煎制成150mL/包,每次服用1包,每日2次,飯后30min服。
5 評價標準
5.1 中醫(yī)證侯積分標準:分別對前述主、次癥根據其嚴重程度按照無、輕度、中度、重度進行評分。主癥各級評分為0、2、4、6分;次癥各級評分為0分,1、2、3分。將各癥狀積分相加之和作為中醫(yī)證候的總積分。
5.2 中醫(yī)證候療效評定標準按《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引療效判定標準進行療效判定,具體如下:(1)臨床痊愈: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2)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3)有效: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4)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注: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治療前積分一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x100%,臨床痊愈、顯效及有效病例數計算總有效率。
6 治療結果
痊愈8例,顯效14例,有效8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
7 典型病例
李某某,男,36歲,主因,胃脘脹痛,間斷發(fā)作兩年,加重一周,來我門診就診。患者兩年來,反復胃脘脹痛,連及兩脅,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一周前,因工作壓力大,連續(xù)加班后,胃痛加重,來我門診就診。舌紅苔白脈弦。中醫(yī)診斷為胃痛病,辨證為肝郁氣滯之證,西醫(yī)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疏肝散加元胡10g,川楝子6g,經常起口瘡,加炒梔子12克,丹皮12克,疏肝理氣泄熱。上方七付后復診,疼痛明顯減輕,夜眠差中加棗仁12克,夜交藤30克,瓦楞子30克,繼服兩周復診,癥狀好轉,3診繼服上方,好轉。未來就診。
8 討論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書》,是治療肝氣郁結證的經典方藥。其由四逆散加上理氣藥陳皮、香附,血中氣藥川芎組成,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之效。是臨床肝郁氣滯主證用藥,并根據病情加以變化。如肝氣郁結證加白芍藥、川芎等; 脾胃氣虛證加茯苓、懷山藥等; 肝氣犯胃證加延胡索、川楝子等; 濕熱滯胃證加土茯苓、生薏苡仁等。劉4等采取隨機平行對照的方法,用柴胡疏肝散治療FD,并結合心理評估報告。結果證實柴胡疏肝散能夠很好地改善FD 肝氣郁結證患者臨床證候,促進胃排空,降低內臟敏感性,改善胃腸激素水平及患者抑郁癥狀。也有學者證實:理氣與活血藥同用,既有提高胃腸肌張力的作用,又有促進胃腸收縮之效能。理氣藥有雙相調節(jié)作用,如枳實、陳皮、烏藥和木香等,既能抑制胃腸道的運動,如解除痙攣性絞痛,降低蠕動亢進,又能興奮胃腸道的運動,如促進腸管收縮,提高其緊張性5,臨床可加以運用。
9 結語
綜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一組功能障礙為主的疾病,病變在胃,與肝、脾兩臟關系最為密切,本病當重視心理因素的調節(jié)。西醫(yī)治療情志病因大多運用抗抑郁藥物,不良反應較多,中醫(yī)用疏肝理氣方–-柴胡疏肝散治療具有很好療效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并且可以根據病人情況隨癥加減。較西醫(yī)抗抑郁藥具有良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柯美云,方秀才.<羅馬III:功能性胃腸病>解讀.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126-127
2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1,31(11):1545-1549
3鄭莜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
4劉汶,范萌,陳誩,周呂,柴胡疏肝散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氣郁結證患者胃動力及胃腸激素的影響,中醫(yī)雜志,2010,1,51:30-32
5陳誩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胃腸疾病的思路方法,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08,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