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飛 王小龍
(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重慶 402760)
引言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廣泛運用于國民經濟生產的各個領域,由于優(yōu)越的性能,其在機電設備中的應用正在日益增加。同時,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也是高等職業(yè)教育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工業(yè)機器人、電氣自動化等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它為學生以后從事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保養(yǎng),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分離,最終導致學生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水平,都得不到提高[1-3]。而且,隨著全國高職院校招生規(guī)模逐年增加,原有的教學實訓設備、實訓人員、實訓時間,都不能滿足現(xiàn)有的教學需要。液壓零件屬于精密元器件,需要學生認真并細致的操作,但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損壞液壓元件的事情屢屢發(fā)生,嚴重的導致液壓系統(tǒng)無法正常工作。更有甚者,有的學生因操作不當導致液壓油泄漏,對實訓場地造成極大的污染。因此尋找一種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新型教學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團隊,經過認真分析當前90后高職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結合當前我校教師、實訓人員以及實訓設備等實際情況,對該課程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課程教學團隊首先明確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是使學生初步掌握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并能夠初步設計與搭建簡單的液壓(氣壓)回路;能運用所學的液壓(氣壓)傳動基礎知識,去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谝陨吓囵B(yǎng)目標,教學團隊從理論教學、實訓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看見液壓(氣壓)回路卻看不見電氣回路,因而很難明白各種執(zhí)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動作過程,從而對“液壓與氣壓傳動”產生厭學心理[4]?;诖?,我們引入FluidSIM——一款由全球著名液壓與氣壓元件制造商Festo公司和Paderborn大學合作開發(fā)的、應用于液壓與氣壓傳動的教學仿真軟件。該軟件用戶界面可操作性強,擁有類似制圖軟件AutoCAD的圖形操作界面,并可根據(jù)需要設置相應的參數(shù),方便學生學習掌握。借助此軟件,學生不僅可以同時設計電氣-液壓(氣壓)回路,而且可以填補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只見液壓(氣壓)回路、不見電氣回路的缺陷,同時能借助仿真操作練習加深對電氣動、電液壓的理解,增加學習興趣。
液壓元件結構復雜,為了解其內部構造,往往需要拆卸這些復雜的液壓元器件,拆卸過程中還要面對粘稠的液壓油,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很多90后大學生對該課程失去了興趣。基于此,我們引入三維設計軟件Solidworks,該軟件用戶界面人性化,而且畫面非常逼真,具有易學易用的特點。教師教學過程中調出各大液壓元件供應商的三維模型,導入Solidworks后,使用軟件的隱藏、透視、剖視、裝配以及運動仿真等命令,就可以清晰地認識液壓元件的內部構造,讓原本復雜的結構變得簡單直觀,同時避免了實物拆裝過程中液壓油泄露對實訓場地的污染。學生通過操作電腦軟件了解液壓元件的結構,增強了本門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
在校學生由于缺乏企業(yè)實際工作經驗,對液壓系統(tǒng)缺乏足夠的認識與了解,在進行理論學習時,往往感到非常迷惑與茫然,因此,我們實行啟發(fā)式教學,嘗試在理論教學中引入聯(lián)想。如,在開篇講解液壓系統(tǒng)的組成時,我們引入初中物理中的串聯(lián)電路來講解。通過對圖1所示的串聯(lián)電路與液壓系統(tǒng)的原理圖進行對比聯(lián)想,讓學生認識到典型液壓系統(tǒng)的動力元件(液壓泵)、執(zhí)行元件(液壓缸)、控制元件(換向閥、節(jié)流閥)、輔助元件(油管)、工作介質(液壓油),分別相當于串聯(lián)電路的電源(干電池)、電燈泡、開關、導線、電流,這樣既將抽象的液壓系統(tǒng)變得貼近生活,也使復雜的液壓元件功用變得生動形象,易被學生理解掌握。
1-電燈;2-電源;3-開關;4-滑動變阻器;5-油箱;6-液壓泵;7節(jié)流閥;8-換向閥;9液壓缸
再如,在講解液壓輔助元件中的冷卻器時,常用的冷卻器有風冷式和水冷式兩種。通常在教學課件中只有簡單的圖片,學生理解起來并不直觀。針對學生大多為男生的情況,我們引入影視劇里面經常出現(xiàn)的兩款重機槍,來給學生闡述這兩種不同形式的冷卻方式:馬克沁重機槍擁有一個碩大的槍筒,槍管包含在槍筒里面,通過裝在槍筒里面的水來冷卻槍管,這就是水冷式結構;日軍的92式重機槍槍管上,重疊著許多像甜甜圈樣的散熱片,可以有效增加散熱面積,從而實現(xiàn)對槍管的冷卻,這就是風冷式結構。實踐表明,由于男同學普遍對武器擁有濃厚的興趣,這樣的講解能迅速提高他們的興趣,取得不錯的效果。
高職學生通常數(shù)學和物理知識相對薄弱,普遍對復雜的流體力學公式及其計算不感興趣。而傳統(tǒng)教材開篇就闡述伯努利方程和連續(xù)性方程,使學生一開始就對這門課程產生厭學情緒。再加上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各節(jié)知識點相對獨立分散,使最后液壓回路的學習變得更加困難,而傳統(tǒng)教學,又大多以教師分析各種液壓元件符號與液壓回路的功能與作用為主,教學過程抽象枯燥,缺乏直觀性,自然調動不起學生興趣。
基于以上情況,我們大膽地在課程中引入工程實例教學,實現(xiàn)了液壓與氣壓傳動理論教學與工程實例的有機結合。我們利用團隊教師具有企業(yè)從業(yè)經歷的優(yōu)勢,在選擇工程案例教學時,力求讓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將液壓氣動與傳感器、電氣控制與PLC、機械傳動等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這樣的工程實例教學,不僅對液壓與氣壓理論知識進行了一次復習,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足不出校就能接觸到未來工作可能接觸的工程實例[5]。
各種液壓泵、液壓缸以及控制閥,是本門課程進行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然而液壓元器件結構復雜,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雖然借助虛擬現(xiàn)實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述問題,但是對于一些復雜結構,學生依然無能為力?;诖?,我們在實訓教學過程中,設置了液壓泵、液壓缸、液壓控制閥等復雜液壓元件的拆裝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來系統(tǒng)、直觀地認識液壓元件的內部構造與工作過程[6]。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我們已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拆裝實驗操作規(guī)程:首先,將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按照7-10人組成一個小組,并選出小組長;其次,在拆裝前由教師對本次拆裝過程進行技術交底;最后,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完成液壓元器件的拆卸、清洗、分析、裝配。整個過程嚴格按照6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yǎng)(shitsuke)、安全(security)規(guī)定,各小組根據(jù)拆裝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并由小組長收集整理問題及解決方法,與全班同學交流分享。實訓過程中,所有學生都要認真記錄實訓拆卸步驟、所需工具、思想領悟等方面的內容;實訓結束后,整理、提交《液壓與氣壓傳動實訓報告》。
通過這種項目式實訓,學生不但可以清楚地認識液壓元器件的復雜結構與工作過程,而且可以直觀感知液壓元件的外形輪廓尺寸、安裝位置,這樣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7]。
液壓與氣壓傳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校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由教師帶領學生進入校企合作的汽車整車制造廠,進行短期的參觀實訓。在參觀過程中,學生既可以直接觀察液壓(氣壓)元件在汽車制造過程中的工作情況,同時能夠親身感受汽車制造企業(yè)的管理理念與企業(yè)文化,為其在校努力學習及向職業(yè)人轉變,奠定了思想基礎。
合理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評價出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yè)課程,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非常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而忽視對其動手能力的考查。這樣的評價體系,不僅不能準確反映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會導致高分低能情況的發(fā)生?;谏鲜銮闆r,我校教學團隊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形成了“5311”的課程評價方案[8],即本課程成績 = 理論考試成績 (50%) + 綜合實訓操作成績(30%) + 在實訓小組中的表現(xiàn) (10%) + 平時考勤與作業(yè) (10%)。其中,綜合實訓操作,主要考察學生拆裝齒輪泵、葉片泵、軸向柱塞泵、活塞式液壓缸、伸縮式液壓缸、換向閥、溢流閥、減壓閥、節(jié)流閥,以及初步簡單設計與搭建簡單的液壓(氣壓)回路的能力。
“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團隊,通過引入虛擬軟件、實行聯(lián)想-啟發(fā)式教學、引入工程案例、開展實物拆裝、去校企合作企業(yè)參觀實訓、改革考核評價體系等多種手段,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進行了系統(tǒng)改革,這樣的改革不僅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了其發(fā)現(xiàn)問題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了滿意的改革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樹海.《液壓傳動》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液壓與氣動,2008(5):57-58.
[2]劉曉琴,楊晉,陳德道.液壓與氣壓傳動實踐教學探索[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9 (1) :79-80.
[3]孟慶云.液壓與氣動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液壓與氣動,2011(3) :17-19.
[4]李湘?zhèn)?FluidSIM在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J].裝備制造技術,2007(3):108-110.
[5]李秀玲,岳麗.敏亞德客氣動綜合實訓設備功能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6(01) :208-210.
[6]孫淑梅.應用型本科液壓實踐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J].科學時代,2012(20):1-2.
[7]龍玲.提高液壓元件拆裝實驗教學質量的措施[J].實驗室科學,2004 (03) :1-2.
[8]石巖,李國芹.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學思考與實踐[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16 (0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