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奕
據(jù)臺媒報道,面對臺灣菠蘿價格暴跌,國民黨籍的臺東縣長黃健庭,向無錫和廈門等地推銷臺東水果,第一批16.8噸已運往無錫,另外福建也答應購買500噸菠蘿。目前島內菠蘿價格在民進黨執(zhí)政的縣市已跌到最低每公斤5元新臺幣,與無錫每公斤25元新臺幣的“友善采購價”相去甚遠。此舉雖得到島內主流輿論和農民的好評,但部分大陸民眾則表示不解,認為臺灣農民在國民黨執(zhí)政時期拿了大陸的好處卻支持“臺獨”政黨,大陸不應該出手相救。
筆者認為,我們在統(tǒng)一問題上還是應該從大處著眼,平衡好反“獨”與促統(tǒng)之間的關系。和平統(tǒng)一是兩岸統(tǒng)一成本最小、統(tǒng)一后臺灣治理難度最小的方式,應以最大努力爭取。而選擇和平統(tǒng)一就要得到臺灣社會更多人的支持。臺灣中下階層,尤其是臺灣農民,多數(shù)擁護民進黨,但這不是一成不變的。臺灣農民起初是國民黨的支持者,因為1949年國民黨敗退至臺后,通過“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改政策,讓農民獲得土地。但是,隨著臺灣社會的工業(yè)化,農業(yè)經濟衰落,農民淪為弱勢經濟群體,國民黨被視為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黨,而民進黨則標榜自己為勞工階級代言人,因此農民階級逐漸轉向支持民進黨??梢?,臺灣農民并非鐵桿“臺獨”分子,不是我們打擊的對象。
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zhí)政,臺灣農民盡享兩岸和平紅利。從2007年到2017年10年間,臺灣整體農產品出口至大陸增長了2.39倍。民進黨卻污蔑稱,這是大陸并吞臺灣的陰謀,是國民黨當局與大陸合謀的賣臺交易。如果民進黨執(zhí)政,可以既“維護臺灣主權”又保證拿到和平紅利,這是臺灣農民手拿大陸好處,卻票投民進黨的主要原因。
但是,民進黨上臺后由于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官方交流停擺,經貿往來也大受影響,受沖擊最大的是臺灣服務業(yè)和農漁業(yè)。如臺灣外銷香蕉總體從2012年時的9161噸,迅速下滑至2016年的1585噸,對大陸的出口為“零”。臺灣南部農民已經打出“民進黨不倒,農民不會好”的標語。參選民進黨臺南市黨部主委的王敏行表示,他拜訪黨員時有過半的人當面嗆年底“這一票真的很難投下去”。
由此可見,爭取臺灣民心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奏效的,中間會有反復和曲折。當臺灣農漁民利益受損,就會知道自己被民進黨欺騙,就更可能支持兩岸和平發(fā)展、互惠共榮。當民進黨駐日代表謝長廷將臺灣香蕉不能夠賣到日本與日本核災食品無法出口臺灣相掛鉤時,大陸救急就更顯兩岸同胞情的真摯可貴?!?/p>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