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雨楓
人做事,需謹慎。從慎思至慎行,從慎始至慎終都尤為重要。
(開門見山,既扣材料,又扣題目,提出觀點,好。)
大家都知道紙上談兵的故事??v使有再嚴謹?shù)挠帽ǎ俑呙鞯挠嫴?,到最后也不過只是紙上談兵,打起仗來,會被人打得落荒而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他一定沒做到慎思他的兵法,就如一根根釘子釘在腦子里,但釘子是死的??!兵法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從沒考慮過突發(fā)意外,行事也莽撞大意,這就是他輸?shù)脑颉?/p>
歸咎起來,是因為他沒有做到慎思,從而導致最后行動的失敗。所以說,慎思是尤為重要的,只有慎思才會有實踐成功的保障,倘若慎思都做不到,實踐一定會失敗!
(紙上談兵,問題出在理論沒有聯(lián)系實際上,或者說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知一味拘泥于所學的死的兵法,只會夸夸其談,不會解決實際問題,這才導致趙括于長平之戰(zhàn)時被秦軍打敗。這里的實例分析不準確。)
人也不能一味追求嚴謹,從而錯失了良機。俗話說:“三思而后行。”這句話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知曉,可它還有后半句話??鬃釉唬骸霸伲箍梢??!庇袝r候太過于嚴謹會令我們產(chǎn)生過多的顧慮,從而失去信心,進而導致錯失良機。慎思固然重要,可理論千篇,最終還是要落實于實踐之中。
(從反面說理,使思路開闊而全面。)
人做事,從慎始到慎終,中間的每一時刻都離不開慎思,慎思與慎行不是先后關系,慎行是包含于慎思之內(nèi)的。
(慎思在先,慎行在后,這里的認識有偏頗。)
諸葛亮的“空城計”就是個例子。大兵將至,他臨危不亂,獨坐城頭撫琴,心中還思考著各種對策,以應對仲達的大軍,倘若他當時沒做到慎行中慎思,就不會留下這流傳千古的“空城計”了。
(此例也說明了深思熟慮后的行為才會靠譜:“空城計”只對司馬仲達有用,因為他多疑,又深知諸葛亮謹慎周全。)
雖然慎思不在“五慎”之中,可它卻是有用的,雖然幾乎沒有古人提及它,主張它,可它卻是最與我們的生活貼近的。做到慎思,你就開啟了成功的大門;做好慎思,你就離成功更進了一步;會運用慎思,每時每刻都秉持嚴謹?shù)乃枷?,你就會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