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法
公元743年,也即唐天寶四年,35歲的顏真卿在洛陽向張旭請教筆法,并寫下流傳至今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29年后的唐大歷七年,還是在洛陽,顏真卿接待了前來拜訪的年輕僧人懷素,那年懷素恰好也是35歲,顏真卿為他撰寫了《懷素上人草書歌序》。
張旭和懷素,是中國書法史上兩位耀眼的草書大家,史稱“顛張醉素”。吊詭的是,無論是張旭還是懷素,都是生前就廣為世人所知的書法家,而顏真卿生前的書名卻不大。盡管后來婦孺皆知“顏體”,但在他生前及身后好長一個時期內(nèi),其為人所知,不是因為書法,而是在安史之亂中對叛軍的英勇抗擊,以及立朝忠亢。在顏真卿77歲時被謀反稱帝的李希烈所害后,他成為忠臣的同義詞。
現(xiàn)在經(jīng)常被人們作為楷書入門的敲門磚《多寶塔碑》,是顏真卿44歲時書寫的。被后人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是他50歲時書寫的。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的《麻姑仙壇碑》,是他63歲時書寫的。宋代書法家米芾說過,顏真卿經(jīng)常將自己的書法作品叫家僮刻成碑,這說明,顏真卿對自己的書法水平無疑是自負的,是想將其傳之后世的。
那么,有什么證據(jù)說顏真卿生前的書法知名度并不大呢?
比較一下新、舊《唐書》對唐朝書法家的記載和評價,以及唐朝書法評論家,幾乎無視顏真卿的存在。
初唐書法家以虞世南、歐陽詢和褚遂良最為知名。新、舊《唐書》對這三人的書法成就著墨很多。如果說上述三人不僅是書法家,更是高官,因而史書要詳細記錄他們的書法成就的話,然而,草書大家張旭也并沒有顯赫的仕途經(jīng)歷?!缎绿茣氛f,張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后才寫字,甚至用頭發(fā)濡墨而書,酒醒以后,看到自己的草書,以為是神品,清醒時絕對寫不出來。張旭的生平資料很少,就是這幾句話,定格并定位了張旭的癲狂形象和草書成就。
柳公權(quán)整整比顏真卿小了69歲,無論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對柳公權(quán)著墨最多的就是他的書法成就。柳公權(quán)生前的書名之大,是十分罕見的:公卿大臣死后立碑,如果碑文不是請柳公權(quán)書寫的,人家會認為子孫不孝。前來向唐皇帝進貢的外國人,專門要帶上一筆資金購買柳公權(quán)的書法作品。唐穆宗請柳公權(quán)在殿中題壁,稱贊柳公權(quán)的書法說,鐘繇、王羲之復(fù)生,也不會比柳公權(quán)強!
然而,形成明顯對比的是,盡管顏真卿出身很高,26歲時就進士及第,歷任多地刺史,當(dāng)過禮部尚書,官職顯赫,但是新、舊《唐書》對顏真卿的書法評價,用墨卻吝嗇到了極點?!杜f唐書》只用了三個字:尤工書?!缎绿茣氛f顏真卿“善正草書,筆力遒婉,世寶傳之”,也用了僅僅十二個字?!杜f唐書》是五代人撰寫的,說明直到五代,顏真卿的書名是遠不及柳公權(quán)的?!缎绿茣肥撬稳俗珜懙?,歐陽修和宋祁是領(lǐng)銜修撰者,而歐陽修是十分推崇顏真卿的書法成就的,那么為什么《新唐書》評價顏真卿的書法成就還是這么簡略呢?有一種可能:直到彼時,顏真卿的書名還不大,因而作為史臣的歐陽修不方便用過多筆墨稱贊顏真卿。
竇臮是唐朝天寶年間人,他的《述書賦》遍評上古以來的書法家和作品,并評價了當(dāng)代書法家。他稱贊了與顏真卿同時代的書法家徐浩、韓擇木、蔡有鄰,卻唯獨沒有提到顏真卿!
當(dāng)然,也不是唐朝所有人都沒有認識到顏真卿的價值。晚唐草書家釋亞棲有《論書》一篇,將顏真卿和智永、虞世南、李邕、褚遂良相提并論??上У氖莵啑目捶]有引起重視,五代修史者對顏真卿仍吝于贊美之詞就是證據(jù)。南唐后主李煜甚至奚落顏真卿的書法說,顏楷像“扠手并腳田舍漢”,完全是鄉(xiāng)下粗魯人的形象。
直到北宋,顏真卿才被真正發(fā)現(xiàn)。
最初力挺顏真卿的正是歐陽修。歐陽修將顏真卿的人品和書品放在一起評價,說,他的書法就像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忠義出于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zhèn)ァ?。歐陽修的門生、排在書壇“宋四家”之首的蘇軾就說:“詩至于杜子美(甫),文至于韓退之(愈),書至于顏魯公(真卿),畫至于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蓖瑯邮菚鴫八嗡募摇敝坏狞S庭堅認為,顏真卿繼承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傳統(tǒng)時,特別超軼絕塵。能夠被“宋四家”中的米芾看上的書法家是極少的,他對屬于老師輩的蘇軾的書法也不大以為然,說蘇軾是“描字”,又說黃庭堅是“畫字”。不過米芾對顏真卿還是比較客氣的,雖然說顏真卿的楷書“入俗品”,但“行書可教”,并稱贊顏真卿的《爭坐位帖》是“杰思”。
與蘇軾等人同時代的書法評論家朱長文在《續(xù)書斷》中評價唐宋時期的書家,最高等級的“神品”只有三個人:顏真卿、張旭、李陽冰。并特別強調(diào)說,自王羲之、王獻之以來,“未有如公者也”。
從此以后,顏真卿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崇高地位被確定了,后世的書法評論家多數(shù)對顏真卿推崇備至。
(摘自《新華日報》201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