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艘驅逐艦7日通過臺灣海峽,這被普遍視為美方針對中美關系及臺海問題展示姿態(tài)的一個行動。目前因貿易戰(zhàn)中美關系整體趨緊,臺海方向因蔡英文當局不斷挑釁風險在增加,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qū)的艦隊又出來表演了。
上個月,五角大樓就通過媒體放風,表示美國軍艦要過臺灣海峽。當時輿論就猜:是航母過還是一般艦種過,以及挑什么樣的日子過;是簡單通過還是行進在臺海時再搞出些什么動作來?
現在看來,美國軍艦這一次的通過選擇了相對低調的方式,即它選擇了周末的普通日子,過的不是航母而是驅逐艦,通過的過程中沒有搞演習等敏感活動,美國軍方也沒有就此公開發(fā)正式通告,等等。
由于臺灣海峽中間的很大一片水域是公海,屬于國際水上通道,美國軍艦如果就是老老實實地無害通過,北京也不好說什么。
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都是在釋放政治信號,區(qū)別僅僅在于這些信號的強弱。這一次華盛頓沒怎么吱聲,但是臺灣那邊從“總統(tǒng)府”到“國防部”一個聲明接一個聲明,民進黨當局顯然從美方的這一姿態(tài)展示中受到了些許鼓舞。國際上的很多報道則把美艦過臺海與中美貿易戰(zhàn)導致的兩國關系緊張聯(lián)系了起來,很關心這種緊張是否會向更多領域擴散。
我們認為,大陸方面需要保持戰(zhàn)略上的坦然和從容,按照既定的臺海問題方略應對美方的姿態(tài)展示,多把美方的每一個行動對照國際法和我方實際利益,少受臺灣當局和島內輿論及西方輿論的牽制,對美方每一個動作做出準確的評估和回應。
這次兩艘美國驅逐艦以“安靜”的方式通過,但它同時刺激了一些想象,就是美國軍艦今后有可能不那么安靜地通過臺海,它可以派更大的軍艦通過,邊過邊搞訓練和演習,甚至與臺軍開展某種形式的互動。美方要把這些想象變成對大陸的威懾,增加北京的壓力感。
我們恰恰不能吃華盛頓的這一套。大陸要做的是讓美國的這種心理戰(zhàn)術對我們沒用。大陸的實力今非昔比,我們的自信同樣今非昔比。由于我們有能力反制美方在臺海地區(qū)的任何挑釁,我們用不著因為想象這些挑釁的可能到來而惶恐。
眾所周知,大陸的實力也為我們未來有可能的行動提供了潛力。比如,解放軍戰(zhàn)機繞臺飛行貼近臺灣島的距離是可以調整的,所謂臺海中線是可以破掉的,大陸軍機甚至可以在必要時飛越臺灣島。另外美國軍艦過海峽時可以正常通過,也可以被大陸軍艦搞成“三明治”那樣通過。這些也都會成為臺美方面的想象。
中美博弈復雜而微妙,只要中國是有力量的,手段足夠多,就不愁在管控臺海局勢中沒有主動性。一方面,中方不會主動朝中美關系緊張邁第一步,與此同時臺灣問題排在中國對外宣示的核心利益之首,中國的力量成長對臺海問題是有所傾斜的,這里恰恰是華盛頓開展介入風險最大的地區(qū),想必美方對此也很了解。
最后讓我們把思緒拉回到當前的狀態(tài)。美國兩艘驅逐艦在7日通過了臺海,沒惹什么事,但在島內留下了一堆言語泡沫。只是臺當局應當知道,那兩艘軍艦的背影做不成它們與大陸對抗展現自信的面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