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雪艷 桂漢君
【摘 要】 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乳腺炎的有效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中隨機抽取40例作為研究對象,無差異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方式,對比兩組患者之間的護理效果。結果:采取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無論在脹痛消退時間、炎癥消退時間,還是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度等方面,護理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以緩解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痛苦,增強其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
早期;急性乳腺炎;綜合護理干預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婦女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是初產婦群體發(fā)病率極高。急性乳腺炎主要是乳腺管內以及周圍組織的炎癥,可能導致化膿性感染[1]。引起急性乳腺炎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產婦的哺乳姿勢不正確、乳汁擠壓以及乳頭皸裂等等。急性乳腺炎在臨床上的早期癥狀表現為:乳頭發(fā)炎、疼痛等,乳房內部有硬結,所分泌的乳量開始降低,甚至會出現腫塊[2]。如果不能及時接受治療,將會影響到嬰兒的哺乳問題。因此,基于急性乳腺炎的高發(fā)病率和對嬰兒哺乳的影響,分析和探索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從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中隨機抽取40例作為研究對象,40例患者均符合本次調查的基本要求,且自愿加入到本次研究中來。40例研究對象在臨床上均不同程度的表現為:乳房體積增大、存在腫塊、局部紅腫等等。將40例患者按照年齡、初、經產婦等無差別的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有20例患者,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為(27.19±1.86)歲,初產婦有15例,經產婦有5例;對照組有20例患者,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為(27.62±1.05)歲,初產婦有15例,經產婦有5例。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的20例患者采用一般護理方式干預,主要包括日常護理干預。觀察組的20例患者接受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日常護理干預基礎上,還增加了健康指導、心理干預、按摩護理等等。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從而判斷綜合護理干預方式的有效性。
2 護理干預方式
2.1 常規(guī)護理
常規(guī)護理包括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護理人員要時刻關注患者某些重要指標的變化,并進行詳細記錄,一旦疾病癥狀嚴重,要及時告知主治醫(y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治療及護理方案;其次,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每次哺乳完成后,將乳汁排空,要保證乳頭的清潔,用溫水清洗,避免造成二次感染,產生其他相關并發(fā)癥等等;第三,乳腺炎患者要注意平常的飲食攝入,主要以清淡,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使用油炸、膨化、刺激性較強的食物,禁止咖啡、碳酸飲料等飲用,形成一個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
2.2 心理干預
乳腺炎患者由于自身生理上的不適,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和抑郁情緒,加上擔心嬰兒的哺乳問題,更會增加患者的消極心理,出現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長此以往,不但影響到疾病的康復,還有可能產生一些其他更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因此,關注乳腺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為其提供合理的心理安慰和輔導非常重要。首先,為患者提供一個干凈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滿足患者對于生活環(huán)境的要求;其次,時刻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在出現負面情緒時,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給予其一定的心理安慰和疏導,減低負面情緒帶來的壓力。
2.3 按摩護理
為了緩解患者身體的不適感,同時也保證嬰兒擁有足夠的乳汁攝取,可以為產婦提供按摩護理?;颊哌x擇坐位,在進行按摩之前,將乳汁排擠干凈。護理人員將潤滑劑均勻的涂抹在患側乳房,從患者的乳房基底部位開始按摩,直至乳暈,按摩過程中,要注意力道以及詢問患者的感受,多次重復按摩之后,可以使淤積的乳汁緩慢流出。
2.4 健康指導
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不夠真實和全面,對未來懷有一定的恐懼心理,或者錯誤的哺乳方式,會加劇乳腺炎疾病的程度。因此,護理人員可以采用口頭溝通,或者其他宣傳教育的方式,例如:印制健康宣傳卡片,增加健康教育課程等等,來給乳腺炎患者提供一定的專業(yè)知識灌輸。使患者能夠真實明白乳腺炎疾病是可治愈的,在治療過程中怎樣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以及在此過程中,如何正確的給嬰兒哺乳、使用吸奶器等,使患者可以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來應對疾病困擾。
3 研究指標及統計方法
3.1 研究指標
將患者的乳房脹痛消退時間、炎癥消退時間以及患者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作為護理效果評價的指標。乳房脹痛消退時間、炎癥消退時間以護理過程中的詳細記錄為準,患者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則通過調查問卷的途徑獲取。
3.2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資料,采用SPSS 11.0數據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用(±s)來描述,采用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來描述,采用χ2檢驗。本文中認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4 結果
根據40例患者的護理詳細記錄及調查問卷的基礎數據統計,可以得到表1中的數據內容。
通過表一中的數據可以得出:觀察組的20例乳腺炎患者,脹痛平均消退時間為(2.73±1.12)d,炎癥平均消退時間為(4.92±1.20)d,患者對護理干預的整體滿意度高達96.32%;而觀察組的20例乳腺炎患者,脹痛平均消退時間為(3.76±1.49)d,炎癥平均消退時間為(8.03±1.01)d,患者對護理干預的整體滿意度為75.23%。無論是從脹痛消退時間、炎癥消退時間,還是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度,觀察組的護理效果均要好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5 小結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婦女群體中的一種常見疾病,不但會影響到患者的生理健康,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嬰兒的哺乳問題[3]。對于急性乳腺炎的治療,不僅僅需要先進的醫(yī)療技術,還需要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的配合。綜合護理干預方式不僅僅考慮患者的生理狀況,同時考慮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在緩解患者生理疼痛的同時,考慮患者的心理感受,從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等多個方面,疏導患者不安的心理狀況,鼓勵其積極面對疾病和生活,確?;颊哂幸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工作[4]。本文作者通過調查研究的方式證實,綜合護理干預相對于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來講,患者受到乳腺炎疾病折磨的時間會大幅度縮短,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大幅度提升,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對于早期乳腺炎疾病患者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董艷麗.觀察早期急性乳腺炎綜合護理干預的療效[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04):172.
[2] 王慧,楊玉梅.綜合護理在產后乳腺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09(21):137-138.
[3] 鐘春嫦,王恩禮,郭海云,等.PDCA循環(huán)管理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產婦并發(fā)癥及其負性情緒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2):2794.
[4] 高霞,呂鋼.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相關危險因素以及治療策略[J].廣東醫(yī)學,2015,(20):3210-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