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海平
姐妹兩個字,有多少親切的情愫在里面。姐妹之間,那是心照不宣的感悟,那是心靈相通的情感。貼心的話語,委屈的淚水,在姐妹面前都可以毫無顧忌地道出。不管在何時,不管在何地,姐妹之間沒有什么不能說的秘密,姐妹之間沒有什么不能講的心事。最好的閨蜜,莫過于自己的親姐妹。
我的同齡人有很多都是獨生子,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一個兄弟姐妹眾多的大家庭里。作為一個女孩子,有姐姐、有妹妹是件很幸福的事。
大姐
在我們姐妹幾個中,大姐永遠都是那個最懂事、最勤快的。她好強、能干。家里的很多事情,都要她拿主意。所以很多時候,大姐就是家里的頂梁柱。
由于弟弟年齡還小,父親又常年出門在外,所以作為家里的老大,大姐從小就特別懂事,特別勤快,懂得為母親分擔家務(wù)。大姐比我大六歲,所以我出生的時候,她剛好趕上照看我。大姐只上完小學就輟學了。就算只上了幾年學,大姐也曾是班里的少先隊長,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我和二姐相繼出生以后,母親肩負的的擔子越來越重。她每天早出晚歸,家里家外,全要母親一個人忙。母親的辛苦,大姐看在眼里,于是她決定綴學,幫母親分擔繁重的家務(wù)勞動。從此,母親多了一個好幫手。大姐幫母親照顧我和二姐,幫母親做飯、洗碗、割草、放羊,家里家外能幫的,她都幫母親做。
十六歲的時候,大姐跟隨著父親進了榆林城。到了城里,她依然是那樣的勤快、認真。幾年后,母親和我們其他幾個姐妹也都陸續(xù)跟隨父親進城了。城里不比農(nóng)村,出門就得花錢,大姐逐漸意識到,必須得有個手藝才行。于是她開始拜師學藝。努力學習了兩年,她終于學到了精湛的手藝,也有了自己的店面。
我上高中的時候,父親生意敗落。于是,大姐承擔起了我所有的學費。高中三年,我所有的吃穿用度,從生活到學習,都是大姐支付的。那時候,母親經(jīng)常對我說,以后大了不能忘了你大姐,沒有你大姐的話,你哪能念上書了。是的,多虧了大姐,我才能順順利利地安心上學。
大姐,請容許我對你說一聲“謝謝”!
二姐
人們常說:“疼大的,愛小的,苦了中間的二女子?!?/p>
二姐就是我們家的二女子。母親經(jīng)常跟我們欣慰地說起關(guān)于二姐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時候,二姐才十一歲,母親只是讓她在家照顧小弟和小妹。有一次,母親在田里干農(nóng)活回家,遠遠地看到家里的煙囪在往外冒煙。她想,家里來了哪個親戚呢?是誰在做飯呢?等母親回到家里以后,才發(fā)現(xiàn)是二姐在幫她做飯呢!
二姐溫柔敦厚,脾氣特別好,做什么事都很有耐心,不急不躁,穩(wěn)穩(wěn)妥妥。也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吧。母親交給二姐的事,二姐總能出色地完成。母親常說,小峽做事我最放心了。
只可惜,二姐也和大姐一樣,小學畢業(yè)之后再也沒有上過學。那時家里已有我們姐弟五個孩子了,而且我們都跟隨父親進了城,城里的生活完全不同于農(nóng)村,開銷很大。雖然大姐已經(jīng)輟學,但家里的生活依然無法維持。二姐只好輟學。二姐上學時還是學校里的體育小明星呢,退學之后,她著實難過了好一陣子。
如今,二姐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她的貼心小棉襖也如同她那般懂事。二姐天性中的那些美好、溫柔、賢惠、孝順、善良,卻是有目共睹的。作為一個賢淑的妻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母親,她是無可挑剔的。二姐不僅家務(wù)活做得好,而且也很會做飯。搟面、包餃子、燴菜、燉肉,這些對她來說都不在話下。她對孩子的暖心呵護,讓我們都為之贊嘆。
有一次,我們一起帶著孩子們?nèi)ビ螛穲鐾?,孩子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突然滑梯倒了,在我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二姐穿著高跟鞋縱身翻過了游樂場的護欄,及時扶住了滑梯。我是真的被震撼到了。
還有一次,二姐騎著摩托車帶著孩子去找小妹。不巧,路上下起了大雨。她平時會習慣性地在摩托車的背箱里放著雨披,她用雨披把孩子擋在前面,孩子沒有淋到一滴雨,而她的后背卻被雨淋得濕透了。小妹告訴我,她看到二姐母女來時的情景,打心底里的佩服二姐。我能夠想象到,在大雨瓢潑的街上,二姐騎著摩托車在艱難前行的情景。
現(xiàn)在,我們姐妹幾個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也都有了各自的孩子。每逢周末或假期的時候,我們總是都喜歡把孩子送到二姐家,因為二姐照顧孩子周到,飯也做得香,對孩子很有耐心,孩子們也都特別喜歡她。
小妹
每次翻開相冊,小妹小時候的那張照片總是讓我忍俊不禁。
小妹七、八歲的時候,正逢換牙。她站在老家的一面土墻前面,留著一頭自來卷短發(fā),臉曬得黑黝黝的,咧著嘴笑著,露出一排牙齒,卻少了一顆大門牙!每次翻看到這張照片,我總是跟小妹開玩笑地說:“你看你像不像難民孩子?”
她嘴一撇,“哼!你見過笑得這么開心的難民孩子嗎?”
由于是超生,小妹的戶口遲遲未上。所以她只能到民辦學校上學。而且都是那種剛新開辦的民辦學校,辦了一兩年就辦不下去的那種。所以小妹上小學的時候,轉(zhuǎn)過好幾個學校。往往是她剛適應(yīng)了一個學校,適應(yīng)了一個班級,就又要轉(zhuǎn)學了。頻繁的轉(zhuǎn)學導致小妹的學習成績怎么都好不起來。好在上了中學之后,大姐幫她借了別人的戶口,她才能上了正規(guī)的學校。再順利地上了高中,也讀完了大學。
小妹是我們姐妹中年齡最小的,所以我對她的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她那張可愛而好笑的照片上。我總覺得小妹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孩子,還沒有長大,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然而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在我異地求學的這幾年,小妹早已經(jīng)長大了。她堅強、執(zhí)著、有責任心,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
學會計的小妹剛畢業(yè)的時候在一家小公司打雜。慢慢地,公司的假賬、經(jīng)理的無能,讓她忍無可忍,小妹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雖然還未找好下家單位,但她說一點也不后悔離開那樣的公司。我很佩服小妹的勇氣。
因為我也曾有過同樣的經(jīng)歷。我在剛畢業(yè)的時候也有過同樣的境況:我忍受著老板以各種理由不發(fā)工資,還以各種理由克扣我那點可憐的工資;我忍受著在零下十幾度卻沒有暖氣的辦公室工作。在那樣的境況下,我還忍氣吞聲地上了半年多的班。所以當小妹告訴我說她辭職的時候,我特別佩服她的勇氣和決心。
后來,她和大姐一樣,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店面。她說,雖然自己開店確實辛苦,大事小事都要自己親力親為,但日子過得很舒坦。
小妹長著一張娃娃臉,看起來就像個學生。她說,經(jīng)常會有顧客問她:“你老板呢?”她就笑著說:“怎么,看我不像老板嗎?”我特別佩服小妹的定力,她想做什么就會努力去做,而且做到自己滿意為止。不管別人怎樣說,她都有自己的主見。
雖然掙得不是很多,但她總是給父母買這買那。雖然店里很忙,她還總是時不時地抽空回去看望母親,陪母親聊天。現(xiàn)在我們幾個姐姐都已成家,每天不得不為各自的小家而奔波忙碌,現(xiàn)在能經(jīng)常陪著父母的,也只有小妹了。
這就是我的兩個姐姐和小妹,我深深愛著的姐妹。
家鄉(xiāng)有句俗話:“親兄弟,高打墻。親姐妹,遠離鄉(xiāng)?!?/p>
意思是說,就算是親兄弟、親姐妹,也要離得遠一些,如果住得太近,就容易出現(xiàn)不必要的爭吵或者說容易出現(xiàn)家庭糾紛。住得遠一些,偶爾走動走動,才會覺得親切。
但是我們姐妹幾個住得并不遠,算不得家鄉(xiāng)人說得“遠離鄉(xiāng)”。我們走動得也很頻繁,平日里更是電話不斷。這么多年以來,我們一起成長,一起經(jīng)歷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
每當逢年過節(jié),我們都帶著愛人,領(lǐng)著孩子,去看望父母。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大姐勤快又愛干凈,總是屋里屋外地幫忙收拾,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洗碗。二姐有一手好廚藝,所以總是會走進廚房幫母親做飯,還未嫁人的小妹則會帶著我們幾家的孩子們?nèi)ピ鹤永锿?。弟弟和他的幾個姐夫們擺開酒場,談?wù)撝鴮儆谀腥藗兊脑掝}。父親偶爾也會參與到年輕人的活動中來,但更多的是詢問我們關(guān)于工作上的事。這樣的場景每年都有,年復一年地重復著。我看到母親臉上的微笑,我看到父親欣慰的眼神。
平日里,姐姐們?nèi)ド虉鲑I衣服,也會順便給我和小妹買一件。我給孩子買玩具,也會順便給小外甥們各買一個。姐姐家的孩子穿過的衣服,來年小的不能穿了,就會送給我家的孩子穿。于是乎,我們姐妹幾個經(jīng)常會有同款樣式的衣服,孩子們也經(jīng)常會有同款樣式的玩具。時光在指縫間悄悄流過,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都已經(jīng)到了上學的年齡。逢周末或假期,幾家的孩子依然常常湊在一起玩,玩著玩著就開戰(zhàn)了,不一會兒,又嘻嘻哈哈地和好了。我們姐妹幾個也不理會他們,任他們鬧。
看著孩子們純真無暇的笑臉,我想他們長大以后也一定會是最親的兄弟姐妹!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