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潔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558000)
在學前教育課程中,設置幼兒舞蹈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幼兒舞蹈教學一方面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另一方面,還將積極地啟蒙和開發(fā)幼兒的智力,陶冶學生情操。因此,我們應該將幼兒舞蹈教學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加強學生舞蹈能力的培養(yǎng),熟練掌握幼兒舞蹈的一些技能,而且要注重學習和提高對幼兒舞蹈的教學方法,積極為學前教育教學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
在培養(yǎng)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這里面包括很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學校對于幼兒舞蹈課程的安排不合理,對于教學的管理不太全面,這樣就給學前教育幼兒舞蹈專業(yè)的教學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
學校在設置教學課程方面不合理,沒有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側重理論知識的教學,沒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實踐水平,沒有注重學生的舞蹈訓練,相對應的學生自然而然就缺乏專業(yè)的舞蹈教學能力以及節(jié)奏感。從而影響幼兒舞蹈教學,也會影響學前教育舞蹈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很多學生的舞蹈能力比較低,節(jié)奏感也比較差,在給動作示范的時候,很多動作不太到位,身體各方面極其不協(xié)調,加上對舞蹈動作掌握的不太熟練,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幼兒很難在模仿動作時調動學習積極性。然后還有學生不了解幼兒的特點或者興趣,缺乏對于舞蹈的編排能力,編排出來的舞蹈動作不夠親切,不夠好玩,大大影響了幼兒教學質量。還有很多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本身就缺乏專業(yè)的舞蹈能力和舞蹈技能,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提高幼兒舞蹈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實踐教學,將實踐作為舞蹈教學的重中之重,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比如多參加幼兒園實地活動,多多接觸幼兒園小朋友,充分了解和體驗幼兒舞蹈編排和排練。加強實踐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至關重要。
對于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我們總結了幾方面的措施進行落實,以此來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學生幼兒舞蹈教學水平,提高幼兒舞蹈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學前教育專業(yè)為社會培養(yǎng)很多高素質的幼兒園教師,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實力,有助于我們更好更順利地開展幼兒教學活動。明確教學目標,有利于培養(yǎng)專業(yè)幼兒教師,不僅掌握專業(yè)的幼兒知識,還掌握專業(yè)的實踐技能。在確立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豐富教學內容,對于教學課程和各種活動合理安排,確保幼兒教學開展的有聲有色。一方面,加強對學生舞蹈基本功的訓練。重視學生的舞蹈專業(yè)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以便更好地滿足幼兒舞蹈教學的需要。教學時,第一,詳細分析并示范每個舞蹈動作,并且加強實踐訓練,糾正不正確,不規(guī)范的站立姿勢;第二,加強訓練學生的形體基礎,加強學生身體各方面的協(xié)調性,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全方面提高幼師職業(yè)素質。另一方面,應不斷豐富舞蹈教學內容,以少數民族舞蹈教學內容為主,選取不同民族的民間舞蹈內容,比如:漢族、藏族和蒙古族等,通過不同民族舞蹈內容的學習,把握不同民族的舞蹈特征,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各民族舞蹈的韻律。同時,也可以訓練學生的協(xié)調性,提升學生的舞蹈表現(xiàn)力,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舞蹈教學。最后,重視幼兒的舞蹈學習,了解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并根據自己的空間內心世界形成獨特的教學方式,提高幼兒舞蹈的教學能力。
言傳身教是培養(yǎng)幼兒舞蹈教育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老師言傳身教,幼兒才能更好的體會舞蹈的精髓,具備舞蹈表現(xiàn)能力。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舞蹈作為一種實踐性比較強的技能,在花功夫進行練習的同時必須孰熟悉理論知識,更好的進行舞蹈教學。首先,在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時候,注重提升學生的教學表達能力,通俗易懂、準確生動,能夠通過語言增加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其次,學校應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基本功,提升舞蹈動作的示范能力,讓學生可以在模仿中增加本領、提升能力。這種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教學,增強了舞蹈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必須首先了解幼兒的各方面情況,掌握幼兒的心理變化等信息,然后才能根據幼兒的不同反應為他們制定適合的教學方法。因此,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結合社會熱點創(chuàng)新各種方式,培養(yǎng)舞蹈的創(chuàng)編能力。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在日常的訓練中學習專業(yè)的舞蹈知識,扎實基本功,在此基礎上更好的進行舞蹈的創(chuàng)編。在進行舞蹈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舞蹈創(chuàng)編的規(guī)律和技巧,確定相應的主題,注重不同背景音樂的舞蹈動作以及最終的舞蹈表演,在不違背舞蹈原理的基礎下創(chuàng)造適合幼兒學習的舞蹈。
舞蹈是以實踐性教學為主的教學內容,因此要想提升幼師的舞蹈教學水平和能力,學校應組織較多的實踐活動,改進教學評估和考評的方法。學校應該創(chuàng)造更多平臺,為學生提供各種實踐機會。比如:學校舉辦各種大型的比賽或者演出活動,學生自主報名參加,通過專業(yè)的舞蹈老師的培養(yǎng),編排各式各樣的舞蹈,充分展示學生的舞蹈基本技能以及在舞蹈表演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提升舞蹈教學能力;學校還可以與幼兒園建立聯(lián)系,為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機會。學生通過在幼兒園與幼兒進行互動交流,真正的體驗舞蹈教學,感受舞蹈的編排等各種工作,在實踐中提高本領,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學生只有在真正的融入到教學中,才能迸發(fā)不一樣的靈感。通過在各種場合鍛煉學生,能夠實現(xiàn)舞蹈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結合,促進學生教學能力的提升,為以后進行幼兒舞蹈教育提供借鑒。最后,完善學校教學考核評估方法,將理論知識考核評估和實踐能力考核評估相結合。原有基礎上的學前教育專業(yè)考核以理論考核為中心,不重視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的結合。目前,學校必須做出相應的改革,以增加實踐考核評估的比重。學生必須同時注重理論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才能成為一名舞蹈基礎功過硬、善于教學的幼師專業(yè)人才。
目前,幼兒教學能力存在很多不足,通過上述的研究,得出相應的舞蹈培訓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因此,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應做到從多方面入手,明確相應的目標,選取合理教學方式,注重言傳身教,同時完善教學考評體系,使理論考核評估和實踐考核評估相結合,提高幼兒舞蹈教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