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攝影/李盛甲
今年1月22日,是湖南邵陽縣抗戰(zhàn)老兵羅金良102周歲的生日,我們當?shù)仃P(guān)愛老兵志愿者組織起來,到壽星家給壽星送上鮮花、生日蛋糕、志愿者中知名書法家書寫裝裱的大“壽”字書法作品、棉衣等過冬物資和一些禮金。羅老接過壽禮,流下熱淚道:“我今天的生日過得很快樂,好幸福!”他當場讓他的小兒子拿來二胡,開心地獨奏并哼起了湖南花鼓戲以示謝意。演奏十分流暢,唱得也有板有眼,贏得大家驚嘆點贊。
羅金良1916年農(nóng)歷12月初6出生于谷洲鎮(zhèn)蕨菜村,1935年5月入伍在國民政府軍第九戰(zhàn)區(qū)長官部特務(wù)團一營通訊連當兵,后參加了一、二、三次長沙保衛(wèi)戰(zhàn),與日寇進行殊死拼殺,阻止了日寇滅亡中國的夢想,可謂九死一生。1949年8月在長沙隨程潛部隊起義,1951年復(fù)員回家務(wù)農(nóng)。
當我們向壽星討教長壽秘訣時,他笑道:“哪來的秘訣呀,不過一輩子窮開心,遇事莫急莫躁。尤其是我就愛拉二胡、愛唱歌,煩悶的時候我就帶上二胡,來到地頭兒上,拉一曲《二泉映月》《江河水》之類的曲子,心情頓時開朗起來,愁事就全忘了。當然,我拉得不好,與專業(yè)演員差得遠,但我不為別的,就為讓自己開心。漸漸地,別人都知道了,說我是個老頑童?!闭f完,他自己都笑了。
據(jù)羅老小兒子羅小生介紹,從他記事起,父親就愛勞動,樣樣農(nóng)活兒都會干,邊干活兒還邊哼著花鼓小調(diào),在家里一有閑空就拉二胡,自拉自唱自樂。他是個閑不住的人,在老家農(nóng)村,他100歲時還下地干活兒。他生活完全能自理,但因母親2014年去世,我與妻子在邵陽市打工,父親一個人住在老家農(nóng)村我不放心,于是經(jīng)聯(lián)系,2016年1月我讓父親住進了邵陽市雙清區(qū)佘湖社區(qū)老年公寓,平時好有人照顧。父親的脾氣蠻好,我有三個兄弟兩個姐姐,自小他很少打罵我們,有時我們在外面闖了禍,父親也只是問明情況,用楠竹尾稍嚇嚇我們就算完事,媽媽說父親是 “糯飯坨子”,意思是性格很軟。父親和母親很恩愛,很少紅臉吵架,母親臨終前交待要我們兒孫要孝敬好父親。父親生活習(xí)慣很好,他春、夏、秋季每天晚上常是八九點睡覺,早上五六點起床,冬天早晨稍起晚些,然后是打拳活動健身。飯菜食物從不挑剔,家里做什么吃什么。早餐后拉二胡,唱歌哼小調(diào),上、下午各一次,一般一個多小時,中午睡個把小時覺。他最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是新聞聯(lián)播和星光大道等文藝節(jié)目。天氣熱時每天洗澡,天冷時兩三天洗一個澡,有太陽時,每天要到外面曬曬太陽、活動、拉琴唱歌,引來不少人觀看。
當我們與羅老告別時,壽星向我們敬了個軍禮,說:“衷心感謝志愿者對我的關(guān)愛,我要保養(yǎng)好身體,多看幾年好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