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恒情
近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從今年起,我國將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yōu)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對于高中學生和家長來說,取消體育特長生、“奧賽”等全國性高考加分,心理準備還是有的。2014年,教育部等部委曾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guī)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其中規(guī)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體育特長、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yōu)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者五類全國性加分項目。今年是2015年后升入高中的首批學生參加高考,按照上述規(guī)定,取消這些加分屬于“如約執(zhí)行”。
近年來,公眾對各項高考加分的詬病愈加強烈。首先是家長與學生不堪重負。為了能獲得某些競賽類加分資格,學生拼命參加各種競賽,在高中沉重的學業(yè)負擔之外又額外背負了一層,對身心的傷害可想而知;而家長由此付出的財力與精力同樣不少,可謂有苦難言。其次是給了某些特權階層可趁之機。類似品德性質的獎勵,評選時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間”,很容易給某些擁有特權的人加以利用,導致各種名不符實的虛假獎項滿天飛。以上亂象,既破壞了教育公平,也敗壞了社會風氣。
如今,徹底取消全國高考獎勵性加分,既是順應民意之舉,又是促進教育公平、消除教育特權的內在要求。取消高考獎勵性加分,是對全體考生的尊重,可以讓絕大多數(shù)高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特別是對中西部地區(qū)和農村地區(qū)考生而言,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福利。更為關鍵的是,取消高考獎勵性加分,能逐漸扭轉被異化的素質教育,使興趣、特長培養(yǎng)去功利化,給學生“減負”創(chuàng)造空間。
雖然取消高考獎勵性加分很有必要,但是否所有高考加分項目都應該取消呢?答案是否定的。高考的核心要義是體現(xiàn)公平,因此,對偏遠貧困地區(qū)考生、少數(shù)民族考生、烈士子女考生等群體的扶持性質加分項目不宜取消,因為其目的仍是更好地體現(xiàn)機會公平,讓高考這一人才選拔機制更好地發(fā)揮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功能。
總之,取消高考獎勵性加分是彰顯教育公平的有力舉措?!案呖技臃帧弊鳛橐环N“稀缺資源”,原本就應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向高考獎勵性加分舉起砍刀,不是簡單粗暴的“一刀切”,而是一次深入的教育改革,是符合公眾期盼的可行之舉,值得點贊和期待。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