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思想者與洞見
      ——兼評劉慶昌著作《思想者的邏輯》

      2018-07-13 03:27:53太原師范學院文學院晉中030619
      名作欣賞 2018年11期
      關鍵詞:思想者人類思想

      ⊙路 遙[太原師范學院文學院, 晉中 030619]

      在批量生產(chǎn)物品的后現(xiàn)代之今日,思想的生產(chǎn)也未幸免地被批量制造。比如霍金《時間簡史》發(fā)表后,《人類簡史》《海洋簡史》《未來簡史》《貨幣簡史》《美國種族簡史》《信息簡史》等紛至沓來。這是個好現(xiàn)象嗎?不錯,這是個好現(xiàn)象;再追問,這真的是個好現(xiàn)象嗎?恐怕就不能斷然回答了。生產(chǎn)學術的“大躍進”時代,思想的浮沫蔚為壯觀,什么也可以稱為思想,什么也可以稱為文化,其實就是沒思想和沒文化。我們嘴硬地說這是思想與文化多樣性時,驀然驚覺:這些思想和文化,像極了月餅中有了肉餡、蛋黃,粽子中充實了大肉和咖喱。原汁原味的月餅與粽子被擠到邊緣,被淡化。中老年人的懷念與年輕人的不屑,彼此間的糾葛與消長固然是社會歷史前行的張弛之力,當然由于后浪必推前浪的緣故,月餅勢必成為新月餅,粽子勢必成為新粽子,經(jīng)年迭代,消減月餅與粽子。行文至此,忽然生疑:思想與月餅、粽子能不能類比?月餅、粽子再變,它們仍然是吃食;思想再變,誰能斷言它還是思想?思想倘若像食物一樣花樣翻新,快速生成,總是讓人擔心、恐懼、憂慮重重的!快速發(fā)展時代最大的問題就是讓一切面目全非,人類需要這么快的發(fā)展嗎?反對的聲音已經(jīng)鵲起,比如思想家、哲學家、文藝家都有這樣那樣的憂慮。

      黑格爾一句“凡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害苦了人類,這是人文快速墮落的開始。當人類放棄人文價值之時,必是人類遭受厄運之日,人類的墮落已然讓人類嘗到了苦果。這時會有人出來說,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了……人類會越來越好。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未必。筆者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人文時代是人類發(fā)展最好的時代,它的高峰與光明空前絕后。此前的神的時代,人類也算日子不錯,時刻有神燈照亮前程,黑暗的中世紀的說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人類的忘恩負義。在溫情脈脈的資本主義來臨時,信仰的天平被打翻,人類開始夢魘。人類其實無意拋棄人文的幸福,然而當下兩手緊攥金銀與享樂,用盡了雙手,實在是有“怎么沒有三只手”的怨恨萬分!

      今天的學術界,人頭攢動、萬舸爭流,滿眼思想、學術生產(chǎn)的“富士康流水線”,讓人迷惘。論文遍地,思想荒漠,急需健康學術。劉慶昌教授的思想隨筆集《思想者的邏輯》就是值得一讀的好書。雖然是一百八十篇隨筆,但是筆者更愿意同意梁歸智教授所言,這類文字應該稱為隨論,以區(qū)別一般隨筆,因為這個隨論集可以見出學者的思想體系。該書共五十萬字,包括思想與學術、道德與人生、教育與教學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思想與學術反映了作者對于思想和學術諸多問題的獨到見地,也是此文的討論起點和重點。

      一、思想者帶著生活的胎盤仰望星空

      腳踏生活之大地,仰望星空之浩渺,歷來是生命之尊貴狀態(tài)。人類的思想者——希臘的哲人、春秋的賢哲,標志著生命的高度,引無數(shù)士人競追隨。

      在《境界》一文中,作者用“池里的蝌蚪”“坑里的蟲子”和“坑邊的我們”比況境界的有無和高低。動物無法通過意識把自身和自然分開,因而沒有境界意識。“人的境界主要在追求什么上見高低,求官、求財、求名、求真,除了迷上求真的人,其他幾大迷在生活中都沒有好名聲,原因在于只有求真的人無法采取令人鄙視的手段,且不會殃及他人”。求名利本也無可厚非,關鍵在一個度,可怕的是名利場上的健將會固執(zhí)地認為只有迂腐的人才會追求境界。作者認為,在真人那里,那些健將無異于坑中或池中東奔西跑、忙忙碌碌的蟲子和蝌蚪。

      生活無限,蒼穹寥廓,對人生的追問和探究永無止境,這是思想者的本分。簡單好還是復雜好?在《人還是簡單一點兒好》中作者說:“只有在純粹認識的以至于整個純粹精神的領域,復雜才可能是一件積極的事情。若在人世間,復雜多半是消極事件?!比耸遣荒苊撾x社會的,人可以盡享群體生活的歡暢,但也由此而災難深重,人性的弱點借助于社會過程形成巨大的異己力量,折磨著社會生活中的每個人,對于社會來說,復雜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它反映出一個社會文明的低迷。做事上的難,需要人花費心智去做,做人上的難,則是傷心費神的,知識、智慧在這里毫無用處。“許多國人得益于祖先做人的智慧,在我看來這種智慧雖無破壞性,也斷無建設性,不過是一種圓融的自保藝術,實在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做人上的簡單,不是一種狀態(tài)上的低級,它內含著質樸、簡明和純潔等上好的品質,信奉一種簡單主義的生活哲學,在認知上就能夠自動剝除浮游在事物表面的復雜假象。復雜并不必然連接著深刻,社會生活中的復雜往往是認知偏差所導致的神秘,更多的時候是被惡意攪渾的一池清水,這就是人心之惡造成的社會之惡俗。簡單讓人輕松、空靈、超越,復雜讓人精神紊亂、敗壞德行。

      對生命本身的思考與追問,這是多少先賢哲人窮其一生的執(zhí)著。任何一個聰慧的學人也不免感慨生有涯,在生命的際遇不堪之時,正是對生命的覺醒之日。劉慶昌教授在書中多次以西學而非中學的思維邏輯,探尋與追問生命的本質,其中《雜念》中說:“正因為自身生命的有限,才努力賦予它更多內涵,沒有什么光宗耀祖,也不是為了名垂后世,即使我的后人N年之后也與我毫無關聯(lián)。相對于永恒的虛無,曾經(jīng)的存在和不存在了無差異。”正因為認識到了生命的如此本質,才會加倍地珍惜這個有終結而不能重來的人生。得過且過和認真執(zhí)著的人生無所謂對錯,只關乎質量。蘇格拉底的人生以苦為樂,總是在愛著點什么,這愛又不是私愛,而是大愛,“這種心甘情愿的投入感總是讓人肅然起敬:朝聞道,夕死可矣”。冷靜逼問生命本質,似礦工用力掘進,又似對天吟嘆,答案卻溫潤而睿智。

      二、思維與邏輯在Friction中獲得洞見

      我們說人文社會科學是人類經(jīng)驗和人性洞見,是因為人文社會科學確實在積累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對于所有矛盾和問題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三個問題的所有回答。說它是人性洞見,則是因為它對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答案進行了抽象和升華,從中總結歸納出對人性特質和人類文明發(fā)展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哲學問題。

      思維和邏輯就是人類獲得洞見的利器。如果說思維能力是人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決勝要素,那么邏輯思維就是個人能力差異的分水嶺。普通人更傾向于得到知識,更新知識,而沒有太多的耐心或者是資質,深度思考知識的生產(chǎn)、應用等艱苦的基礎性工作,其實從事這些工作,正是知識分子的存在價值。知識分子唯有不斷體察時代、社會、專業(yè)的需求,通過Friction(摩擦力)砥礪、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滿足人們對新知識的渴求,從而建構學問,獲得認同。

      (一)面向事物本身具有思想能力的人,他們對事物的判斷都是直接明確的。在《面向事物本身》一文中,作者指出了思想研究者不可把意識過多地指向各種知識和思想的文本,最好是面向事物本身。通常的研究者認為盡可能地占有資料、多讀多寫,最終就能寫出好論文,大多數(shù)老師在指導學生時通常只會在方法上給予建議,有關研究本質的教導少而又少,正是這樣的學術教育造就了一代代連文章也寫不好的人,更談不上造就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作者道:“論文寫不好,其實是研究沒做好,說重點很可能是為文之前就沒有研究發(fā)生。”我們學術界會做研究的人是極少的,換言之,寫出千千萬萬的文章,多是“我”為國家浪費紙。這些真知灼見,真是刀刀見血?。∽髡哒J為研究的過程,是概念化的事物在個體主觀世界中的運思?!把芯康膶嵸|是我們以研究者的立場走向事物,借助研究者的力量走近事物。所謂走近事物,是我們用意識讓概念化的事物向我們招供,顯示它的本相”。除了面向事物本身,沒有什么好辦法。叔本華曾嘲笑那些畢生用閱讀從書本中獲取智慧的人,就像從旅行者的描述中了解一個國家的狀況,掌握信息再多,也對此地沒有連貫、清晰、透徹的了解。閱讀再多,都是用別人的而非自己的頭腦思考,這言中了當下大多數(shù)學者的軟肋!也厘清了普通學者與思想者的邊界!

      (二)思想者的邏輯思想者的武器是批判性思維,其要義是判斷真?zhèn)?。負責判斷真?zhèn)蔚闹饕侵R精英階層,正如清代學者錢大昕所言:“世無孔子,孰能定是非之真?”批判性思維的基礎不是原理,而是豐富的知識。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是探索新事物、獲得洞見、選擇和決斷的能力等。

      思維是思想者的生命,思維有結構思維、概念思維、命題思維、推理思維、歸納和類比思維、因果思維等。哲學是思維的結晶,使人智慧,但不是所有學了哲學的人必然智慧,作者幽默地將此分為四個層次:有哲學腔調者、有哲學知識者、有哲學思維者、有哲學智慧者。只有到了哲學思維的層次,才對理論思維有意義,也才算得到了哲學。學習哲學的反思批判精神,掌握各種各樣的哲學思維方式,這才叫學習哲學。哲學的思維是尋根的思維,這種尋根不是走向遙遠的過去,而是踏進思想的深淵?!独碚撍季S的養(yǎng)成》一文就會讓讀者一腳踏入,流連許久。

      《思想者的邏輯》一文無疑是這本著作的核心。思想者給人類的發(fā)展注入了靈性和精神,他們無異于人類的高級神經(jīng)系統(tǒng),在任何時代和地域都擁有崇高的地位,但他們總是少數(shù)人。不同于多數(shù)人以“做”的方式存在,思想者是以“想”的方式孤獨地存在,思想者不只是棲身于書本之中、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離我們較遠的人,他們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沒有思想的人不是思想者,有了許多別人思想的博學之人,也不足以稱之為思想者,思想者得自己會思想才行,即能夠創(chuàng)造思想。還有一個特征是真正思想者共有的,即他們總在思想,通過邏輯逆推可得:“一是有很多自己思想的人一定總在思想;二是總有思想的人一定總在思想?!本C上,思想者就是有思想、會思想、總在思想、總有思想的人。

      思想者經(jīng)常是被邊緣化的人,換言之,思想適合扎根于寂寞中。思想者在物欲橫流的年代,難免會背負幼稚、可笑、不諳世事的嘲諷,但他們的“怪”也許是一個個體在人世中能夠獲得的少數(shù)值得珍惜的肯定,因為“怪”,使得他們不至于淹沒在庸常的時間和空間里,庸常也許不失為安全,但怎樣也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tài)。興許人們會關心思想者緣何能夠總在思想,而思想者自有思想者的邏輯。思想是一切思想者修行的方式,“思想者不是因為思想了快樂才思想,而是因為不思想了就痛苦而思想。思想是思想者的存在方式,我思想故我在,是對思想者的準確描繪”。不思想的人,永遠無法理解思想者的世界,而思想者卻可以走進他之外的種種思想王國,因此具有寬闊的胸懷。做一個思想王國的旅行者很容易,定居在此卻是很難的,而思想者作為這里的公民,應該是自豪的。他們也許在金錢上并不富有,但他們卻是精神獨立、擁有自由和創(chuàng)造的人。

      《思想者的邏輯》認為思想者以書本接觸前人經(jīng)驗教訓以獲取古今中外之博學,好似站在巨人肩上登高望遠。他們既有廣博的學識和知識,又有個人見解與獨斷之學,這主要來源于他們經(jīng)常思考問題,從事腦力勞動,因思想而快樂,因不思想而痛苦。他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向權貴低頭,安貧樂道。雖然物質生活匱乏,但是精神生活富足,與那些窮得只剩下錢的靈魂空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作者堅信“我思故我在”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并將任何人或物都存在的社會歷史觀上的時代階級局限性和認識主體差異性當作個性,這似乎是其對思想者見解的不足之處。

      第一,做學術研究就必須先明確實施此舉之目的。作者在《學術之道》一文中認為,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在于學術求真和社會經(jīng)世二者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方法在于通過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方法,追求認識的升華即對研究事物的認識的波浪前進和螺旋上升,逐漸實現(xiàn)從感性認識到知性認識,再到理性認識的發(fā)展轉變。利用在特定時空和條件范圍內適用的一般本質、普遍規(guī)律和公理公例的真理性認識來指導具體的實踐活動,使之具有實用性。此外,在可知論原則指導下,人類認識不斷發(fā)展,對真理的追尋永無止境,因此這樣的學術研究具有無盡的生命力,因為有無窮的真理在等待著專家學者們進行不懈探索。同時,雖然學科細化研究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知識儲備不斷積累的需求和學科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學科細化不代表學術研究的碎片化。我們必須防止學術研究尤其是人文學科研究的碎片化趨勢,因為碎片化研究往往導致無用化,這種無用化研究是一種投入浪費公共基礎設施和社會資源,卻無法產(chǎn)出相應對社會有實際價值的研究成果的行為,作者稱之為無德行為。我們以歷史學研究舉例說明:一名優(yōu)秀的歷史學家必須具備史家四長即史學、史才、史實和史德,此處所說的史德是指要實事求是地秉筆直書,不能弄虛作假地曲筆回護,然而筆者認為作者對于學術研究無德行為的理解也可以拓展到史家四長理論當中,即進行無用的史學研究是不符合史德的行為。遺憾的是,在當代大學的科學研究過程中,尤其是在政治學、歷史學、文學這樣的人文社會科學性質很強的學科的研究過程中,存在著只看師生論文數(shù)量而忽視其研究質量,片面追求升職加薪評獎評優(yōu)目標,為了實現(xiàn)從助教到講師、副教授、教授的升遷目標,進行一系列功利化研究趨勢等不良傾向和無用研究的現(xiàn)象。鑒于這種不良趨勢,我們應當采取切實措施,做研究成果能夠切實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的實質性研究,此乃學術研究原初目的。

      第二,做學術研究必須明確進行研究的要素和可行性方法,同時還必須接受專業(yè)技能培訓,并忠于自己的事業(yè)。作者在《思維是需要訓練的》和《讀書是需要精神的》兩文中闡述了其觀點,筆者對此持有一些不同看法和見解。

      關于思維訓練。我們知道,思維來源于意識,所以我們必須首先探討意識的本質。根據(jù)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關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即客觀存在于人腦中的反映,是高度發(fā)達的物質系統(tǒng)即人腦的技能。意識又具有主觀能動性,主觀能動性則又包括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chuàng)造性和自覺選擇性等性質。此外,必須要了解的是,與人腦意識的主觀能動性相對應的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乃至人的思維當中的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的一般本質和普遍規(guī)律,而規(guī)律則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本質必然穩(wěn)定的聯(lián)系。綜上所述,我們必須在絕對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基礎上才能夠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學術研究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普遍聯(lián)系發(fā)展全面的辯證法,反對孤立靜止片面的形而上學理論,從而幫助我們進行有效的學術研究,獲得正確的科研成果。

      關于社會精英。作者認為,接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專家學者等社會精英比廣大中下層勞動人民在某一領域具有更強的思維能力。孔子曰:“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奔礊榇死?。此外,雖然筆者支持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但并不認為其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雖然這種思想存在英雄史觀的傾向,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否定的是,社會精英階層在社會歷史基本矛盾運動的不斷解決過程當中,發(fā)揮的重要影響性作用乃至決定性作用。廣大人民群眾參與任何歷史事件都需要有一個特殊的知識分子類型的人物或特定的社會階層所領導,人民群眾所堅信的指導思想也是社會精英而非人民群眾所提出的,所以筆者認為正是因為社會精英比人民群眾具有更為強大的思考能力和相對獨特的思考模式,他們是更能成為獲取更多真理性認識的先進階層,是更有可能成為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改革或革命的決定性力量。

      關于人文學科。人類的學問從文史哲開始,即所謂人文,與社會科學不同。人文學科不僅關乎知識,更關乎意義,從而構成了社會的結構與運行。拿文學來說,文學雖然是人學,但是文學只是反映與表現(xiàn)人性,對人類生物進化沒有直接作用,只對人性的追問與人生的啟迪有益。拿歷史學家來說,他并不創(chuàng)造歷史,那歷史學家的創(chuàng)造意味著什么呢?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歷史學家斷然不會認為自己的工作無緣創(chuàng)造,但不可能沒有的創(chuàng)造意味著什么,恐怕連同他們相互之間也難以取得共識。作者看來,歷史學家是在自己的時代“創(chuàng)作”歷史。他們抓住歷史的蛛絲馬跡,明察秋毫,尋找和想象具體史料間的草蛇灰線,然后精心編制出自我這個時代認可的歷史戲劇,頗近于文學。所謂文史不分家,卻原來一切的文學文本都是歷史性的,而一切史學文本都是文學過程的結果。對此看法,筆者覺得有點看輕人文學科之傾向,參考其他若干篇文章,作者似乎流露了對人文學科既愛得深沉又不免遺憾的復雜心情。叔本華曾用流星、行星、恒星的天文道理來喻說人文,生動而有趣,非常耐人尋味,一流的人文就像恒星永在普照。人類至今不管科技經(jīng)濟發(fā)展得多么不可一世,支撐世界的還是人文的磐石。

      三、學者的價值在于獲得洞見創(chuàng)造思想

      我們處在一個急速運行的時代,日新月異的科技發(fā)展在給我們帶來各種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內心焦慮。競爭激烈、利益多元、欲望膨脹、變數(shù)迭現(xiàn),呼嘯前行的時代列車載著各種新鮮事物朝我們疾馳而來,讓我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作為一個學者,我們應該有一雙向內省視、往后反觀的眼睛來面對這個向外擴張、埋頭狂奔的世界。我們要冷眼打量、悉心觀察、條分縷析、抽絲剝繭,如庖丁解牛一般,從這個光怪陸離、紛繁蕪雜的時代中找出那個所謂思想的核,然后用理論的手段,去探究、去揭示、去描摹關于事物的本質和鮮活的故事,然后,讓個人的思考與時代的現(xiàn)實深度交叉、匯合,發(fā)生碰撞,擦出火花,形成體系,最終,把個人的思想力量呈現(xiàn)為時代的思想力量。

      讀其著作就是讀其心靈史,性情之人必有性情之文。性情之人注定會在文字的世界中打開門窗,迎人游歷。打開、敞開與游弋、涵泳,就是寫作者與閱讀者的心心相印與互相叩問,此間會有多少詩意與思想的靈光!閱讀的快感由此而生。作者的思想總是細致入微、曲徑通幽,照亮思想的暗處,往往還能跨界思維,用交叉學科的眼光去掘進見識、升華理解。劉慶昌教授與其說是一個學者、教育家,不如說他是個教育哲學家和思想家,他已然超越前者而升華為后者,他不懈地攀登,他不可能止于欣賞一般高度的風景,他的興趣在人之罕至的境界,正如王安石所言:“世之奇?zhèn)?、瑰怪,常在于險遠,而所至者罕?!眲c昌教授就是那個不畏艱難,不懈攀登的人。

      當下,在中國最聰明的人群中流行一本書《超級思維》,是美國人亞倫·桑托斯寫的,他喜歡通過有趣的問題來訓練自己,比如用一把勺子挖地道需要多長時間?比如月亮和助產(chǎn)士,哪一個對生孩子產(chǎn)生的潮汐力更大?比如隆胸和造電腦,哪一個消耗的硅更多?因為用一道題就能分開兩類人:文科思維和理科思維。文科思維是天生的,靠直覺和形象思維,但是理科思維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不是天生的思維方式,兼及兩種,則是上帝的寵兒,劉慶昌先生算一個。

      通過思考能力,我們得以理解世界,進而改變世界。維特根斯坦說:“語言與世界結構的論述非常抽象?!碑斎藗兯伎紝こ5那樾螘r,事情常常顯得很簡單,但這樣的簡單是靠不住的。當人們思考較為不同尋常的情形時,這種簡單便不見了,劉慶昌教授的思想隨筆集《思想者的邏輯》,處處閃爍著這種語言與思想的光華。叔本華說:“真正偉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鷹一樣,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獨的高處。”思想者的魅力即在于此。

      參考文獻:

      [1]劉慶昌.思想者的邏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

      [2]李雪楓.點亮理論與實踐的灰色地帶[J].山西大學學報,2016(6).

      [3]劉慶昌.教育工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4]劉科軍選編.得與失的智慧 思想者隨筆[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思想者人類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小思想者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為什么《思想者》應該被稱為《哀悼者》?
      英語文摘(2019年3期)2019-04-25 06:05:34
      思想者的藝術表達——胡偉訪談錄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44
      肥西县| 固镇县| 湖北省| 英山县| 栖霞市| 武威市| 广灵县| 彰武县| 弥渡县| 司法| 潮州市| 湖州市| 广平县| 凭祥市| 凉城县| 贵州省| 宝坻区| 鱼台县| 巴里| 兰州市| 诸暨市| 方正县| 长垣县| 平顶山市| 丹江口市| 南木林县| 遵义市| 通道| 松滋市| 温州市| 海宁市| 丰县| 余姚市| 新邵县| 邳州市| 玉树县| 格尔木市| 衡山县| 滨海县| 曲阜市|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