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罡
對于家庭成員的工作能力、經濟狀況都達到高峰狀態(tài)的成熟期家庭來說,理財的重點是為退休做準備,同時也要兼顧應急準備、長期保障、子女教育等基本規(guī)劃。
胡先生,40歲,國企中層管理人員,月收入1.80萬元,年終獎2萬元,月生活支出3500元;胡太太36歲,私企管理人員,月收入1.60萬元,年終獎1.80萬元,月生活支出4000元;孩子11歲,月生活支出和學雜費等共計3000元。
胡先生家庭擁有兩套房產,其中自住房市價310萬元,無貸款;出租房市價180萬元,余38萬元貸款未還清,每月還貸2800元,每月收取租金3000元。私家車價值18萬元,每月養(yǎng)車費用2200元。胡先生為孩子進行了教育投資,每月支出3000元用于基金定投,目前已積累2.20萬元?;钇诖婵?2萬元,定期存款110萬元。胡先生和胡太太除社保外,還各自購買了保額20萬元的重疾險,每年各支付保費6000元。此外,他們每年會拿出2萬元用于旅游等支出。對于理財規(guī)劃,除了希望為孩子準備100萬元教育基金,胡先生還希望在40歲這一年,在理財方面達成“不惑”。
家庭財務狀況診斷
胡先生家庭資產負債及收入支出情況分別見表1、表2。
從表1來看,負債占資產的比重為6.01%,家庭財務很安全,風險評級為低風險。胡先生家庭正處于成熟期,這段時期家庭成員的工作能力、經濟狀況都達到高峰狀態(tài),理財的重點是為退休作準備。
從表2來看,夫妻二人的月總收入為3.4萬元。其中,男方月收入占比48.65%;女方月收入占比43.24%,雙方同時構成家庭經濟支柱。胡先生家庭的月總支出為1.85萬元。其中,日常生活支出為1.05萬元,占比56.76%;貸款月供為2800元,占比15.14%。家庭日常支出占月收入的比重為28.38%,低于50%,表明家庭控制開支能力較強。胡先生家庭的貸款占月收入的比重為7.57%,低于40%,家庭的財務風險較低,處于較為安全的水平。從年結余來看,胡先生家庭每年可結余26.40萬元,留存比例為54.77%,儲蓄能力較強。
理財規(guī)劃分析
通過盤點胡先生的家庭財務情況,可梳理出胡先生家庭的4個基本規(guī)劃情況。
應急準備
胡先生家庭每月的生活費用為1.05萬元,每月需要償還房貸2800元。建議胡先生準備6個月的生活費用和房貸月供款,即7.98萬元作為應急準備金。其中,第1個月的應急資金用活期存款的方式預留,后5個月的應急資金購買貨幣基金。
長期保障
胡先生和胡太太除有社保外,還購買了商業(yè)保險,不過胡先生夫婦的長期保障相對于目前的收入狀況來說缺口仍然較大。胡先生的年收入23.6萬元,其重疾險保額僅能覆蓋其1年的收入,且無法覆蓋房屋貸款余額。如果按照保障其未來5年收入計算,保額缺口為98萬元,加上其承擔房貸一半的還款額,保額缺口為117萬元。按同樣的方式可算出,胡太太的保額缺口為104萬元。
保費支出一般控制在收入的10%~15%。因此,胡先生的年保險費用支出可控制在2.36萬~3.54萬元,胡太太的年保費支出可控制在2.10萬~3.15萬元。由于兩人各自已經交納保險費用6000元,因此胡先生應增加1.76萬~2.94萬元保費支出,胡太太應增加1.50萬~2.55萬元保費支出。
子女教育
盡管胡先生已經為孩子進行了教育金的儲備,但儲備金額遠遠不夠。雖然胡先生目前有足夠的定期存款能用作教育費用,但這種資產配置的長期收益低,家庭財富的增長受到限制。假設通脹率為3%,如果希望在孩子上大學前準備100萬元教育金,需每月定投11388元。
退休養(yǎng)老
假設通脹率為3%,胡先生夫婦退休時家庭每月的生活費用在1.30萬元左右。胡太太比胡先生退休時間早,因此當胡太太退休時,25年的養(yǎng)老費用在394.54萬元左右。如果其中的50%由社保滿足,另外50%自己籌備,則胡先生家庭可通過每月定投4160元的方式籌備養(yǎng)老金。
家庭資產配置
上述基本規(guī)劃完成后,胡先生家庭每年仍結余22531元,說明上述規(guī)劃在現有財務資源基礎上完全能夠實現。
從胡先生目前的資產配置來看,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比例偏高,這使家庭財富的增長受到限制。另外,定期存款額高于房屋貸款額,出現收益率倒掛現象。因此,建議胡先生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對資產進行重新配置。通過對胡先生的家庭風險測試,其家庭屬于保守型投資者。根據胡先生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測算出胡先生的金融資產中最優(yōu)投資組合為:無風險資產占85.48%,高風險資產占14.52%。
胡先生家庭的金融資產總額為124.20萬元,按上述比例配置,可將106萬元繼續(xù)配置在活期和定期存款上,18萬元配置在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上??紤]到定期存款的收益率比貸款利率低,建議胡先生現在即用定期存款償還貸款。償還貸款后的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額為86.2萬元,可將74萬元配置在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上,12萬元配置在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