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一詞,我們都不陌生。語,是指口頭語言,即說話。文,是指書面語言,即作文。作文,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運用,一直以來就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但作文教學始終擺脫不了少(學生收獲少)、慢(收獲慢)、差(效果差)、費(時間浪費)的“瓶頸”狀態(tài),所以又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令眾多教師上下求索,備嘗艱辛。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也深刻體會到語文作文教學的不易與煩惱,歸結(jié)起來大概有“兩難”:一是教師出題難;二是教師批改難。“兩難”問題帶來的直接結(jié)果是:教師教得吃力,學生不見提高。下面就上述“兩難”問題,談談自己在多年教學中幾點認識和摸索出來的應對策略,希望能給諸位同行帶來些許幫助。
關(guān)鍵詞:高中作文;兩難;策略
一、 教師出題難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前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在語文教學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仍然是作文教學。但不少老師對作文教學的學科性質(zhì)認識不夠全面,在作文教學中偏重于作文只是的傳授、寫作技巧的講解,作文訓練的目的純粹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師煞費苦心地出題,學生絞盡腦汁地寫作,師生雙方都感到頭昏腦漲,苦不堪言。下面,就教師出作文題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談談我的心得:
出什么作文題目是很有學問的。如果你出的作文題目新穎,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那么怎樣擬新穎的題目呢?原則有兩個:一是貼近生活,貼近中學生的實際,把作文與做人聯(lián)系起來。另一個是貼近高考。其實這兩個原則是一致的,高考本身離生活就很近。
1. 作文題的來源有多種,最方便最直接最有話可說的一種是由課文拓展而來的作文題目。比如,我在上《先秦諸子選讀》的《論語》中的《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一篇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即:孔子和長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一類人物有什么不同?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各抒己見,課堂氣氛開始活躍起來。
2. 一個是把社會新聞和報刊中的富有哲思的事件編寫成作文題目。這樣的作文時代感強,貼近生活,學生有話可說,這也正符合當下時評類作文的要求。把作文和為人處世聯(lián)系起來,如針對有的高中生不會理財,尤其是在校的生活費,我結(jié)合在網(wǎng)上看到的一則相關(guān)的新聞,整合了這么一道作文題:一個大學生,每月開銷到底有大?
3. 在作文中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特地留意了一些正規(guī)報紙和雜志上的征文比賽,并及時記下其中比較適合高中生寫得征文。接下來,我會在作文課上給學生推薦,并作為全班學生的一次作文。最后,我挑選幾篇優(yōu)秀的習作(指導學生修改后)寄出去評比。果真有同學的習作獲獎了,我在班上一公布這一消息,全班都興奮了。連平時不重視寫作課的同學,也認真寫起了作文,還偷偷地找我?guī)椭笇薷?,期待能把它寄出去評比。有的同學甚至開始嘗試往直接喜歡的期刊寄文章,這真是寫作過程中一件快樂而可喜的事情。
二、 教師批改難
作文的傳統(tǒng)批改方法是教師全批全改,記得我讀書的時候就是這樣:老師非常用心改,我們最多用2分鐘過目?,F(xiàn)在自己也為人師,總結(jié)起來只有一句話:可憐天下老師心??!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至少有兩種弊端:一是教師疲憊不堪,而是學生受益甚微。
高中教師日常教學任務繁重,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就更有必要從“作文堆”中解放出來。我參考了一些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的作文批改方法,再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我嘗試了以下作文批改方法:
(一) 教師分組歸類點評
我先批改一個小組,再對這些作文進行歸類,在全班進行點評。最后,把全班的作文發(fā)下,讓同學們參考老師的評分標準自評,同學間可以互相討論,老師走下去答疑解難。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比較公正準確地評判自己的作文。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以點帶面,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進行修改和再創(chuàng)作。但也有特殊情況:有一些學生的作文可能不在你所歸類點評的作文之列,這時候,你就必須“重新審視”??傊?,我的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方法還是利大于弊的,在批改作文中不妨適當使用。
(二) 學生自改、互改相結(jié)合
這種方法是:老師先解讀本次作文的寫作要領,在PPT上展出評分標準,并規(guī)定統(tǒng)一用一些符號對作文進行批改,如:題目好的在旁邊寫上“好題”,好句好段在旁邊批注“好句、好段”字樣,并寫出你認為好的理由;錯別字圈起來,不通順的句子“—?”等等。再讓每一個同學進行自改,然后同桌間再進行互改,并交換意見,力爭把作文中的不妥之處改過來。全文批改完后,還要在作文末尾書上批改者的姓名,這樣便于大家的交流和確保修改者的認真負責。
最后,每組推薦出2-3篇的習作,派推薦者進行點評,老師在做最后的點評和總結(jié)。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每一位學生在審視自己的作文的同時,又參加了修改別人的作文的活動中,彼此間可以取長補短。不足在于:在進行全班展示點評時,可能只是較多關(guān)注那些寫得好的學生的作文,對那些存在“問題”的作文重視還不夠。所以在一個學期中,這種方法只能用個1-2次。
(三) 全班集體評幾篇
在某次作文點評中,我會挑出一兩篇存在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比較典型的作文在班里投影,我先不做任何評價,讓同學們來討論評價,暢所欲言。最后,我總結(jié)大家的發(fā)言,歸納這篇作文的優(yōu)劣所在。每當用這種形式批改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特別用心,特別踴躍,氛圍很好,最重要的是調(diào)動了學生較客觀科學地去評價一篇作文的積極性。我想當一個學生學會了如何評價一篇作文的時候,他離寫出好文章也不遠了吧。稍有不足的是:在集體點評時,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發(fā)言,涉及的面還不夠廣。
以上所羅列的幾種作文批改方式,都各有優(yōu)劣。一般情況下,不宜整個學期單獨使用某種方法,綜合運用起來效果更佳。想想:多運用幾種作文批改方式,一個學期的作文批改任務不就完成了嗎?更重要的是老師從繁重的“作文堆”中解放出來了,學生也樂在作文中,何樂而不為呢?
三、 結(jié)語
語文教學任重道遠,作文教學更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以上的一些教學感悟,只是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小小經(jīng)驗?,F(xiàn)在我把它分享出來,一方面希望給那些當初像我一樣在作文教學中苦苦掙扎的新教師們帶來些許幫助,另一方面,我更期待得到更有經(jīng)驗的同行們的賜教。最后,讓我們共同期待高中作文教學有一個更燦爛的明天吧!
作者簡介:周俊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廣西柳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