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寺“三十三天”洞窟
張掖,古稱“甘州”,位于甘肅省西北部,因“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座重鎮(zhèn),也是古代兵家必爭、商旅必經(jīng)之地。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dāng)江南?!睆堃从兄啦粍偈盏脑鷳B(tài)濕地、氣勢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和壯美的祁連山曠野風(fēng)光,自古以來有著“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
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張掖形成了燦爛的文化,留下眾多歷史古跡。這里既有黑水國、駱駝城、高昌、永固等古城遺址,也有大佛寺、馬蹄寺、文殊寺、木塔寺等魏晉以來各個時期的寺廟,以及鎮(zhèn)遠(yuǎn)樓、漢明長城等歷史遺跡。
駱駝城遺址位于張掖市高臺縣。據(jù)《重修肅州新志》 記載,駱駝城不但是北涼國初建時的國都,而且是漢代樂涫縣、唐代建康軍的故址。城址坐北向南,呈長方形。墻基厚6米,殘高7米,東西寬425米,南北長704米。
大佛寺坐落在張掖城西南隅,始建于西夏時期,總面積達(dá)3萬余平方米。寺內(nèi)的臥佛身長34.5米,高7.5米,腳長4米,是國內(nèi)最大的室內(nèi)木胎泥塑臥佛。寺內(nèi)藏經(jīng)殿藏有明朝正統(tǒng)十年(公元1445年)英宗皇帝頒賜的3584卷佛經(jīng),保存完整。
馬蹄寺始建于北涼時期,距今約有1600年的歷史,因傳說天馬曾在此飲水并落下馬蹄印而得名。馬蹄寺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觀音洞、中觀音洞、下觀音洞7個石窟群組成。其中,“三十三天”洞窟有7層21窟,開鑿于懸崖峭壁,呈寶塔型,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
金川傍張掖,弱水及仙提。風(fēng)景江南似,人家塞北嬉?!鞒拭C巡撫陳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