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文
中國的秋,在連綿起伏的山脈背脊上奔跑,在蜿蜒迂回的河水間流淌,隨著大江南北而改變?;蛟S你欣賞落霞與孤鶩齊飛,小橋流水人家的秋色之景,但作為農(nóng)墾九三管理局的一片瓦礫,我看北國之秋,更加具有別樣的旖旎。
在荷池的漣漪中,邂逅秋的波浪
秋天的荷花,沉默地在湖中微笑。像西施病時懨懨倚在窗邊那樣,退落的湖水是她含淚的眼眸秋波,皺起的漣漪是她團起的柳眉輕蹙,瑟瑟的花瓣是她小巧的鼻尖微紅,圈起的荷葉是她輕薄的裙紗在風(fēng)中戰(zhàn)栗。在秋日暖陽的撫摸下,湖邊的棧道上,聽著京劇的耄耋老人搖頭晃腦;戴著絨帽的爛漫孩童一蹦一跳;青春的少年們朝氣蓬勃。如果大明湖的荷花是君王的夜夜笙歌,故鄉(xiāng)的荷花則是百姓的田園歸處,時間的波濤沒有給它帶來高高在上的威嚴,而是多了幾分熟悉的煙火氣息。在樹林間散步的黃狗,在草叢中覓食的雞崽,都是公園里尋常的客人。
在熱鬧的集市上,尋覓秋的珍饈
每周三的趕集是最歡愉的時光,在這里,人們炒起熱情濃郁的氣氛迎接秋天的碩果。用鐵架木板支起來的攤位,上面蓋上斑斕的毛氈。氈子上放著各式各樣的果蔬、堅果、果脯或是魚羊鮮肉之類,琳瑯滿目。經(jīng)常在放學(xué)回家途中和朋友去轉(zhuǎn)轉(zhuǎn),看薄如蟬翼的皮下金黃的金姑娘,粉里透紅像孩子臉一樣小巧的沙果,酸酸甜甜的大興安嶺藍莓,胃里的饞蟲總被勾起。聽著純樸的小販吆喝著一聲接一聲的“鯽魚便宜啦”“自家園子菜,綠色無公害”。在金黃色的空氣里踏上歸家的路。
在肥沃的黑土間,遇見秋的精魂
日復(fù)一日的操勞,終于在秋色間等來了收獲。站在田壟上望去,入眼盡是金黃,無邊的金黃——像獅子的鬃毛,像層疊的海浪。遠處駛來的全自動機車,張開它黑洞洞的口,莊稼不由得俯首稱臣,一陣風(fēng)卷殘云,進了它的巨大鐵胃。隆隆怒吼,簌簌麥聲,隨著裝進袋里的顆顆糧食一起,擺在了全國各地的餐桌上,揣進了大荒人的心里,像晶瑩剔透的露珠一樣可愛的形,如自然一般蓬勃的香氣,從黑土里來的新鮮飽滿的口感。主食的味道,承載著人們對家鄉(xiāng)的熱騰騰的情感。一年餐風(fēng)宿雨,換來一碗粥溫,換來金黃色的秋天里農(nóng)人的歡唱。
去過許多地方,邂逅許多秋天。大都市的秋天里,多了幾分銅臭氣味,少了幾分自然氣息。比起它們,家鄉(xiāng)的秋天似乎更有“人情味”,站在家鄉(xiāng)秋天的風(fēng)里,無須言語,傾聽著它拔節(jié)的聲音。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家鄉(xiāng)金秋時。(指導(dǎo)教師 徐福強)
>> 點評
作者構(gòu)思巧妙,開頭出手不凡,吸引讀者,善于選點展開,從非夜夜笙歌的荷池寫到尋找珍饈的集市,再從集市寫到沃土間遇秋的精魂,遣詞造句傳神,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秋的生活氣息,有極強的代入感,文章結(jié)尾集中情感,含蓄點題,使北國家鄉(xiāng)——北大荒之秋獨特的“人情味”和“生命氣息”回環(huán)復(fù)沓,富有極強的感染力,令人向往。
>> 本文適用考場仿真試題
請以“故鄉(xiāng)/童年回憶/秋景”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