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以“排隊1公里”著稱的《美在新時代》大展,讓中國美術館在觀眾心里著實點了一把火。僅僅時隔半年,中國美術館門前再一次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讓人未觀其展已被震撼,這次名為“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展覽更是堪稱“豪展”,畢加索、達利、珂勒惠支、葛飾北齋等等國際藝術大師們的名字,與炎炎烈日一樣耀眼,短短十日展期,前來參觀的觀眾已近8萬人。雖然展覽在7月8日已經結束,但是我們在這里選取了部分展覽作品進行呈現(xiàn),讓未能夠親臨現(xiàn)場的觀眾也可以一飽眼福。
據(jù)介紹,此次展覽展出了來自61個國家的224件藝術品,時間跨度聚焦19世紀至今,這在中國美術館史上實屬首次。而展覽的海報作品,亦是重要的展品之一,是畢加索在晚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作品《帶鳥的步兵》。畫中,老兵的面部帶有立體派早期的形式分析的特點:但畫面衣物的線條刻畫則表明畫家至死都在不斷地突破自我,試圖“發(fā)現(xiàn)”新的藝術形式。除此之外,展覽還展出了薩爾瓦多-達利的宗教神話題材雕塑《農牧神人頭角》、大衛(wèi)·霍克尼(英國)《橫渡大西洋》、安迪·沃霍爾(美國)的《彼得·路德維希肖像》等重要藏品。
這些藏品皆是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約3500件國際美術藏品中遴選出的,涵蓋油畫、版畫、雕塑、攝影等種類。其來源主要得益于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藝術家和收藏家的熱心捐贈?!案髅榔涿?,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國際藝術作品所展示的是全人類可以共享的情感、智慧和思想。
館長吳為山表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是心相通。多元文化的交流與互動,會使所有的文化體更具有生命的活力與張力。
大衛(wèi)·霍克尼(英國)《橫渡大西洋》183cm×183cm布面油彩1965
巴勃羅·畢加索(西班牙)《帶鳥的步兵》146cm×114cm布面油彩1971
羅伊·利希媵斯坦(美國)《檸檬立體靜物》228.6×172.7cm布面油彩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