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力軍 黃輝 黃辭冬 劉淳
宮頸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見女性腫瘤,全球80%的宮頸癌發(fā)生在衛(wèi)生資源欠缺的發(fā)展中國家[1]。研究顯示35~44歲城市婦女宮頸癌的年死亡率以4.1%遞增,宮頸癌防治問題日益凸現[2]。有研究顯示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發(fā)生的必要條件[3-6]。隨機雙盲病例對照研究表明:HPV疫苗至少能阻止90%甚至完全阻止16、18型的持續(xù)性感染和相關的細胞學異常[7-10]。有研究表明女性在性活躍前接種HPV疫苗將有最好的效果[10],這就意味著青少年女性是疫苗接種的主要群體,因此,了解醫(yī)務人員對HPV感染與宮頸癌因果關系的認知至關重要。美國、英國的研究顯示,在醫(yī)療保健系統(tǒng)和大學生中女性的認知均較低[11-13]。為了解醫(yī)務人員對HPV疫苗知識的掌握度及接種疫苗意愿以及其影響因素,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放問卷,對北京市東城區(qū)部分醫(yī)務人員進行HPV及HPV疫苗的認知和意愿調查。
1.1對象 2018年1-3月通過微信公眾號“東城區(qū)預防醫(yī)學會”向已關注的北京市東城區(qū)醫(yī)務人員發(fā)出手機電子調查問卷1 154份。該問卷采用手機自填式,被調查者自愿參加,且每個微信號只能用手機作答一次。
1.2調查方案
1.2.1設計統(tǒng)一問卷: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編制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對HPV及其疫苗的知識掌握情況、接種意愿等三個主要方面。調查表中HPV知識,包括“病毒分為宮頸癌的高危型和低危型”、“HPV 16和18與宮頸癌密切相關”、“持續(xù)感染病毒高危型是宮頸癌的高風險”、“感染后人體可自行清除”、“使用安全套可以預防HPV感染”等五個題目;關于HPV疫苗知識包括“疫苗的作用”、“適用人群”、“最適接種年齡”、“接種程序”等四個題目,全部正確者視為“全面掌握”。對接種疫苗意愿的調查包括本人,子女以及家人朋友推薦等三個角色的意愿。
1.2.2邏輯與質量控質: 委托問卷網信息技術人員對問卷內容和邏輯校驗進行設計和制作,確保調查中每名調查者答卷過程符合邏輯和答卷質量可控。
1.2.3對問卷進行預調查: 在正式發(fā)出電子問卷前,在東城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六醫(yī)院各選取30名不同職稱的醫(yī)務人員,用手機微信進行預調查,并經60名預調查對象和專家審核、再次修改后,確定正式電子問卷。
1.3資料收集 每名調查者在手機微信上填完問卷后,直接由問卷網統(tǒng)一收集調查數據,研究者在調查結束后通過問卷網進行數據下載,并再次對收集數據進行質量控制。
1.4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性別、婚姻狀況、學歷、職稱崗位和單位分類等一般資料,以及疫苗知識來源采用構成比描述,并對全面掌握HPV、及其疫苗知識,接種意愿等分別以性別、婚姻狀況、學歷、職稱崗位和單位分類進行分組χ2檢驗。
2.1一般資料 回收有效問卷586份,年齡20~77周歲,中位數年齡37歲。其中男性58人,女性528人(表1)。
表1 醫(yī)務人員一般情況
2.2醫(yī)務人員對HPV及其疫苗知識的認知情況 586名醫(yī)務人員中,關于HPV知識掌握情況:“病毒分為宮頸癌的高危型和低危型”回答正確者491人(83.8%),“HPV 16和18與宮頸癌密切相關”正確者492人(84.0%),“持續(xù)感染病毒高危型是宮頸癌的高風險”正確者504人(86.0%),“感染后人體可自行清除”正確者105人(17.9%),“使用安全套可以預防HPV感染”正確者432人(73.7%),以上五題全部正確者67人(13.8%)。關于HPV疫苗知識包括“疫苗的作用”、“適用人群”、“最適接種年齡”、“接種程序”等四個題目,正確人數分別為184人(31.4%),71人(12.1%),53人(9.0%)和131人(22.4%)。以上四個題目全部回答正確者11人(2.3%,表2)。對知識來源的調查結果顯示,網絡新媒體336人(57.3%),會議培訓講座173人(29.5%),電視123人(21.0%),聽別人說113人(19.3%),報紙90人(15.4%),廣播65人(11.1%)。通過年齡,性別,婚姻,學歷,職稱,崗位類別,單位類別分別進行分組,逐一進行比較分析,其中醫(yī)務人員的職稱與知識掌握程度有關,職稱高級職稱對各項知識全面掌握率明顯高于其他職稱。
表2 不同職稱醫(yī)務人員對HPV及其疫苗知識掌握度
2.3女性醫(yī)務人員對HPV疫苗的接種愿意 528名女性醫(yī)務人員中,愿意接種HPV疫苗409人,占77.5%;愿意讓其女兒接種HPV疫苗394人,占74.6%;愿意推薦他人接種者413人,占78.2%。醫(yī)務人員的學歷是影響接種HPV疫苗意愿的主要因素(P<0.05)。此外,在不愿意接種HPV疫苗的119人中,102人(85.7%)擔心疫苗的安全性,44人(37.0%)懷疑疫苗的效果,17人(14.3%)表示受到“疫苗事件”的影響,15人(12.6%)抵制疫苗,對所有疫苗都不接受等(表3)。
表3 女性醫(yī)務人員HPV疫苗接種意愿分析
3.1此次調查時間是在2價和4價HPV疫苗在北京市剛上市時期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東城區(qū)醫(yī)務人員缺乏疫苗相關知識,回答“疫苗作用”的正確者占31.4%,“適用人群”正確者僅占12.1%,“最適接種年齡”正確者9.0%,“接種程序”正確者22.4%,而這些恰是民眾對疫苗接種的最基本與最關鍵的信息。有調查顯示,對于接種對象或家長是否選擇接種,醫(yī)務人員的指導意見起到首要關鍵作用[14]。
3.2既往有調查顯示,影響HPV疫苗認知的因素包括社會經濟狀況、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家族癌癥史、種族、性別以及年齡[15-19]等。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兩種知識掌握程度與醫(yī)務人員的職稱密切相關,職稱越高,知識掌握度越高。隨著職稱的升高,知識的豐富,工作中參加相關知識培訓多,掌握HPV及其疫苗的程度就會提高。調查結果表明,雖然HPV及其疫苗知識掌握度低,但醫(yī)務人員的接種意愿較高,所以也提示亟待加強醫(yī)務人員中疫苗知識的普及,從而科學開展推廣活動和咨詢,避免盲目推廣而造成社會的負面反響。
3.3由于臨床婦科、皮膚科,以及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的婦幼保健和預防接種醫(yī)務人員會經常接觸HPV疾病及其疫苗應用方面的患者咨詢,這類醫(yī)務人員可能更關注HPV及其疫苗知識。這與周艷秋等[20]在深圳某三甲醫(yī)院中的調查結果一致,非婦產科女性醫(yī)務人員對HPV及其疫苗的認知程度較婦產科女性醫(yī)務人員低,接受度也較低。
綜上所述,提高東城區(qū)醫(yī)務人員對HPV尤其是疫苗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有助于科學規(guī)范推動疫苗接種,降低育齡婦女HPV相關宮頸癌以及相關疾病的發(fā)生。本次調查采用微信公眾號群發(fā)調查表,應答的醫(yī)務人員必須關注“微信公眾號”,并具備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的能力,調查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志謝感謝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龐星火、盧莉、張朱佳子等對文章提出修改建議;感謝北京市東城區(qū)預防醫(yī)學會、問卷網、北京市東城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第六醫(yī)院對調查給予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