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輝,倪賽巧,王 翀,王彥波,張 巖,傅玲琳,
(1.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浙江食品質(zhì)量安全工程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河北省食品檢測研究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
魚類過敏主要是由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s E,IgE)介導的即時型過敏,主要癥狀為嘔吐、腹瀉等,嚴重時會引發(fā)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1]。早在2001年,I型膠原蛋白(collagen,CO)已被證實有較強的過敏原性[2],是僅次于小清蛋白的魚類過敏原,而且有研究表明日本50%左右的魚過敏患者對I型膠原蛋白過敏[3]。I型膠原蛋白由2 條α1亞基和1 條α2亞基組成,呈三股螺旋結(jié)構(gòu),分子質(zhì)量約為300 kDa[4]。I型膠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生物降解、無毒性、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已經(jīng)廣泛應(yīng)用于食品、化妝品、生物醫(yī)學材料等領(lǐng)域[5]。目前對魚I型膠原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與純化以及其理化性質(zhì)方面[6],但鮮見魚I型膠原蛋白作為食物過敏原的研究。因此,魚I型膠原蛋白的安全性問題更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超高壓是一種非熱力加工技術(shù),通過破壞蛋白質(zhì)的非共價鍵,改變蛋白質(zhì)的三、四級結(jié)構(gòu),導致蛋白質(zhì)變性,研究證實可以降低過敏原的致敏性[7]。而蛋白酶通過水解致敏蛋白質(zhì),改變蛋白質(zhì)的三級結(jié)構(gòu),破壞構(gòu)象表位,或者斷裂酰胺鍵,破壞線性表位,減弱其免疫原性。Long Fangyu等[8]證實55 ℃時,500 MPa超高壓維持10 min可降低南美白對蝦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73.59%的致敏性。Yu Huilin等[9]分別采用煮沸、超聲波煮沸結(jié)合、高壓蒸煮處理擬穴青蟹中的TM,并對3 種方法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高壓蒸煮是加快胃腸消化、減弱IgG/IgE結(jié)合力最有效的方式。韓建勛[10]對原肌球蛋白進行超高壓處理,研究表明超高壓處理導致TM致敏性發(fā)生波動性變化,200~300 MPa致敏性下降,400~500 MPa致敏性上升,600 MPa時致敏性又略微下降。Kato等[11]研究表明加壓增強滲透性,使得部分蛋白溶解到周圍溶液中,從而減少大米中的過敏蛋白含量。Shimakura等[12]發(fā)現(xiàn)經(jīng)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酶P酶解處理后,甲殼類的蛋白抽提物的免疫原性幾乎完全喪失。經(jīng)堿性蛋白酶水解后,大豆過敏原P34的過敏原性基本為0[13]。但是迄今為止,鮮見魚I中型膠原蛋白抗原性消減的相關(guān)研究。鑒于此,本實驗以虹鱒魚過敏原I型膠原蛋白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超高壓和酶解技術(shù)對其抗原性的影響,為魚類產(chǎn)品中膠原蛋白的過敏原消減提供技術(shù)支撐。
虹鱒魚(Oncorhynchus mykiss) 寧波今日食品有限公司。
Anti-Collagen I抗體(兔抗魚I型膠原蛋白抗體)英國Abcam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標羊抗兔IgG抗體 杭州聯(lián)科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 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TMB顯色液美國eBioscience公司;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 美國Sigma公司;木瓜蛋白酶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PB.A2-600/0.6超高壓處理設(shè)備 天津市華泰森森生物工程技術(shù)有限公司;Versamax酶標儀美國Molecular Devices公司;全套電泳系統(tǒng) 美國Bio-Rad公司;Alpha化學發(fā)光凝膠成像儀 美國Protein Simple公司。
1.3.1 膠原蛋白的提取與純化
膠原蛋白的提取與純化根據(jù)Liu Dasong[14]和Duan Rui[15]等的方法,并略作修改,操作均在4 ℃進行。首先將虹鱒魚皮用剪刀剪成0.5 cm×0.5 cm的碎魚皮,加入20 倍體積的0.1 mol/L NaOH溶液,攪拌,浸提36 h,每6 h換液1 次,去除雜蛋白和色素。過濾后用雙蒸水反復清洗,直至洗出液為中性。瀝干后加入20 倍體積的10%正丁醇溶液,攪拌,浸提24 h,每6 h換液一次,去除魚皮中的脂肪。此后用雙蒸水反復清洗碎魚皮,瀝干后加入30 倍體積的0.5 mol/L醋酸溶液,攪拌,浸提72 h,8 000×g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加入預先研磨好的NaCl粉末進行鹽析,攪拌,直至最終鹽濃度為0.8 mol/L,8 000×g離心15 min,取沉淀。沉淀復溶于0.5 mol/L醋酸,分別在外液為0.1 mol/L醋酸溶液和雙蒸水中透析48 h,凍干得到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保存于-80 ℃冰箱備用。
1.3.2 超高壓處理
采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將膠原蛋白溶解并稀釋至1 mg/mL,真空包裝密封(無氣泡),在25 ℃下超高壓處理10 min,壓力分別設(shè)置為100、200、300、400、500 MPa,陽性對照組為未進行超高壓處理(0.1 MPa)的I型膠原蛋白。
1.3.3 酶處理
分別采用α-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對1 mg/mL同批次I型膠原蛋白酶解處理20 min[16]。酶解溫度為酶最適溫度,pH值為酶相應(yīng)最適pH值[17-19],酶與底物質(zhì)量比(enzyme∶substrate,E∶S)分別為1∶100 000、1∶10 000、1∶1 000、1∶100、1∶10,酶解結(jié)束沸水浴5 min滅酶[12],滅酶后立即將樣品置于冰上。陽性對照組為未進行酶處理的I型膠原蛋白。
表1 酶最適溫度及pH值Table1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pH of proteases
1.3.4 SDS-PAGE分析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eresis,SDS-PAGE)對提取的I型膠原蛋白進行鑒定以及對處理前后蛋白分子質(zhì)量變化進行檢測[20]。分離膠為10%,濃縮膠為5%,樣品的蛋白質(zhì)量濃度均為1 mg/mL,上樣量均為10 μL,初始電壓為80 V,溴酚藍指示劑到達分離膠與濃縮膠交界處改變電壓為120 V。電泳結(jié)束后,用考馬斯亮藍R-250染色40 min,再用脫色液脫色直至蛋白條帶清晰,用凝膠成像儀進行拍照,最后用AlphaView SA 3.4.0電泳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分析。
1.3.5 抗原性分析
采用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對超高壓及酶解處理前后膠原蛋白的抗原性進行檢測。用包被緩沖液將處理前后的I型膠原蛋白稀釋至5 μg/mL,酶標板每孔加入100 μL,4 ℃包被過夜。去除包被液后每孔加入200 μL PBST(PBS+吐溫20),清洗5 次,每次1 min,去除洗滌液后拍干。每孔加入200 μL封閉液(PBS+3% BSA),37 ℃下封閉2 h。去除封閉液,用洗滌液清洗5 次,拍干。每孔加入100 μL Anti-Collagen I抗體(稀釋倍數(shù)4 000),37 ℃下孵育1.5 h。去除酶標板中的液體,用PBST清洗5 次,拍干。每孔加入100 μL HRP標羊抗兔IgG抗體(稀釋倍數(shù)6 000),37 ℃下孵育1.5 h。去除酶標板中的液體,用PBST清洗5 次,拍干。每孔加入100 μL TMB顯色液,37 ℃下避光孵育20 min。每孔加入50 μL 2 mol/L H2SO4終止反應(yīng),測定每孔在450 nm波長處的OD值[21]。未經(jīng)任何處理的I型膠原蛋白為陽性對照,BSA為陰性對照。以O(shè)D450nm表示各組蛋白抗原性,兩者呈正相關(guān),并根據(jù)下式計算消減率[22]。
式中:OD陽為未經(jīng)任何處理的I型膠原蛋白的OD值;OD樣為處理后的I型膠原蛋白樣品的OD值;OD陰為BSA的OD值。
實驗重復3 次,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6.0軟件,各組數(shù)據(jù)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表示具有顯著差異。
如圖1所示,在電泳條件下,虹鱒魚膠原蛋白穩(wěn)定的三股螺旋結(jié)構(gòu)被破壞,亞基發(fā)生解離。經(jīng)0.5 mol/L醋酸提取以及鹽析純化得到的虹鱒魚膠原蛋白由α1(約119.5 kDa)、α2(約107.5 kDa)、β(由α1和α2亞基組成,約200 kDa)以及少量γ亞基組成。經(jīng)AlphaView SA 3.4.0電泳圖像軟件分析,提取的膠原蛋白純度為85%,符合后續(xù)實驗要求。這些結(jié)果與文獻[23-25]報道的其他魚I型膠原蛋白一致。
圖1 I型膠原蛋白SDS-PAGE分析Fig. 1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type I collagen
如圖2所示,BSA是陰性對照,提取的膠原蛋白的OD450nm是陰性對照組的2.1 倍,所提蛋白能與魚Anti-Collagen I抗體發(fā)生特異性反應(yīng),證實純化得到的蛋白為I型膠原蛋白。
圖3 超高壓對I型膠原蛋白分子質(zhì)量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HHP on molecular mass of type I collagen
圖3 (超高壓處理的蛋白)與圖1(未處理的蛋白)進行比較,經(jīng)超高壓(100~500 MPa)處理后,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的α1、α2、β、γ亞基均未發(fā)生降解,表明壓力的升高對I型膠原蛋白的分子質(zhì)量沒有影響。
圖4 酶解對I型膠原蛋白分子質(zhì)量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on molecular mass of type I collagen
如圖4所示,α-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均能水解I型膠原蛋白。隨著E∶S逐漸增大,α1、α2、β、γ亞基逐漸降解,直至電泳圖中已無法觀察到任何條帶,表明I型膠原蛋白已充分水解成小分子質(zhì)量蛋白或多肽。上述這3 種蛋白酶水解度都比較大,相比而言,胰蛋白酶的水解能力更強。SDS-PAGE只能反映蛋白質(zhì)降解情況,無法反映蛋白質(zhì)的抗原性,因此還需進行后續(xù)ELISA分析[26]。
如圖5、6所示,陽性對照組與超高壓處理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超高壓處理后,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均明顯下降。超高壓處理組間進行比較,隨著壓力逐漸升高至200 MPa時,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呈下降趨勢。25 ℃,200 MPa下,超高壓處理10 min時,抗原性降至最低,抗原性消減了42.66%,可能是因為隨著壓力上升,I型膠原蛋白的空間構(gòu)象發(fā)生改變,其構(gòu)象表位被破壞,抗原性隨之下降。而壓力從200 MPa升至500 MPa時,抗原性又有所上升,但仍然低于陽性對照組,可能是因為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包埋于內(nèi)部的線性表位暴露出來,抗原性也因此升高[27]。綜上所述,超高壓處理能有效降低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
圖5 壓力對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影響Fig. 5 Effect of pressure on antigenicity of type I collagen
圖6 壓力對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消減率的影響Fig. 6 Effect of pressure on reduction rate of antigenicity of type I collagen
2.5.1 α-糜蛋白酶水解對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影響
圖7 α-糜蛋白酶與底物比對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影響Fig. 7 Effect of chymotrysin/substrate ratio on antigenicity of type I collagen
如圖7、8所示,陽性對照組與α-糜蛋白酶酶解處理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α-糜蛋白酶水解后,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均明顯下降。而且隨著E∶S增大,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呈下降趨勢,當37 ℃、pH 7.8、E∶S為1∶10,α-糜蛋白酶水解20 min時,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最弱,抗原性減弱了78.21%。因此,α-糜蛋白酶水解能有效降低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
圖8 α-糜蛋白酶與底物比對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消減率的影響Fig. 8 Effect of chymotrypsin/substrate ratio on reduction rate of antigenicity of type I collagen
2.5.2 木瓜蛋白酶水解對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影響
圖9 木瓜蛋白酶與底物比對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影響Fig .9 Effect of papain/substrate ratio on antigenicity of type I collagen
圖10 木瓜蛋白酶與底物比對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消減率的影響Fig .10 Effect of papain/substrate ratio on reduction rate of antigenicity of type I collagen
如圖9、10所示,陽性對照組與木瓜蛋白酶酶解處理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木瓜蛋白酶水解后,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均得到有效消減。而且E∶S越大,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越弱,當37 ℃、pH 7.8、E∶S為1∶10,木瓜蛋白酶水解20 min時,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最弱,抗原性降低了78.21%。綜上所述,與α-糜蛋白酶比較,木瓜蛋白酶水解能更有效降低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
2.5.3 胰蛋白酶水解對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影響
圖11 胰蛋白酶與底物比對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影響Fig. 11 Effect of trypsin/substrate ratio on antigenicity of type I collagen
圖12 胰蛋白酶與底物比對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消減率的影響Fig .12 Effect of trypsin/substrate ratio on reduction rate of antigenicity of type I collagen
如圖11、12所示,陽性對照組與胰蛋白酶酶解處理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胰蛋白酶水解后,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急劇下降。當E∶S從1∶100 000增加至1∶1 000,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快速下降,當E∶S從1∶1 000增加至1∶10時,魚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下降緩慢。因此,溫度45 ℃、pH 8.0、酶解時間20 min、E∶S為1∶10,是胰蛋白酶水解消減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最佳酶解條件。E∶S為1∶10的酶解組與陰性對照組進行比較,沒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經(jīng)E∶S為1∶10的胰蛋白酶水解后,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幾乎完全喪失。與上述兩種蛋白酶進行比較,胰蛋白酶是降低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最佳蛋白酶。
有研究表明不僅I型膠原蛋白有較強的致敏性,變性膠原蛋白(明膠)也存在過敏原免疫活性[28]。即使140 ℃加熱10 min或100 ℃加熱320 min,I型膠原蛋白發(fā)生降解,但其過敏原性仍未改變[29],表明熱處理無法消減魚I型膠原蛋白的過敏原活性。相比于其他食物過敏原消減技術(shù),超高壓及酶解操作較為簡便,而且這兩種技術(shù)已成功降低了多種過敏原的致敏性。因此,本實驗采用這兩種技術(shù)探討其對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影響。
間接ELISA結(jié)果表明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隨著壓力的升高呈“U”形趨勢,而在最佳超高壓條件即200 MPa時,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能減弱42.66%。另外,經(jīng)α-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酶解后,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均明顯下降,而且隨著E∶S的增加呈下降趨勢。酶處理后I型膠原蛋白發(fā)生水解,這是酶解降低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的機制之一。是否存在其他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胰蛋白酶對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效果最佳,木瓜蛋白酶次之,α-糜蛋白酶最弱,尤其當酶為胰蛋白酶,45 ℃、pH 8.0、E∶S為1∶10、水解20 min時,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幾乎完全喪失,抗原性能減弱97.69%。上述結(jié)果可能是胰蛋白酶的水解能力比α-糜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水解能力強導致的。超高壓處理與酶解處理的I型膠原蛋白是同一批次提取的I型膠原蛋白,因此,超高壓及酶解這兩種方法對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抗原性的影響具有可比性。與超高壓處理比較,酶解是消減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更為有效的方式。造成該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超高壓只能通過改變空間結(jié)構(gòu)破壞構(gòu)象表位,而酶解處理既可以破壞構(gòu)象表位又可以破壞過敏原的線性表位。綜上所述,45 ℃、pH 8.0、E∶S為1∶10,胰蛋白酶酶解20 min是消減虹鱒魚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的最佳方式。
雖然超高壓處理最高只能降低I型膠原蛋白42.66%的抗原性,而酶解能使I型膠原蛋白的抗原性幾乎完全喪失。但是超高壓作為非熱加工技術(shù),用于食物保存,能夠延長保質(zhì)期,對食品本身的口味及營養(yǎng)影響較小,而在酶解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苦味肽等物質(zhì),影響口味[30]。而且蛋白酶不只水解過敏蛋白,還會水解食物中的其他蛋白,可能會造成營養(yǎng)損失。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需進行品質(zhì)研究及感官評價,并建立一個既能降低過敏原性又不影響營養(yǎng)、感官等品質(zh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