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純 蔣琳
摘要:微信公眾號是現今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它是搭建企業(yè)與客戶的橋梁,能更大程度的獲得消費者的關注,吸引潛在的客戶。以“大家皮具研究院”微信公眾號為媒介,用構建檢驗專業(yè)與市場的貼合度,為更敏銳的開發(fā)市場前景,提升專業(yè)能力。
關鍵詞:皮具;微信;公眾號;研究院
中圖分類號:G230.7;G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271-01
一、前言
微信公眾號是騰訊開發(fā)的,由客戶申請接入的移動公眾服務平臺,客戶無需進行重新開發(fā),便能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如即時信息推送、界面?zhèn)€性化管理、移動支付、Web2.0等服務,微信公眾號為企業(yè)和消費者搭建了一座橋梁。
廣州工商學院的大家皮具設計研究院主要以生產皮包為主,但生產的皮具皮包并沒有特定的平臺上得到展示,以致無法把最新的產品展示給客戶,銷售更無法做到有所突破,因此,該項目主要通過搭建大家皮具設計研究院公眾號,通過微信公眾號展示皮具產品,以期獲得更多人的關注,從而吸引潛在消費群眾,逐漸提升銷售額。
二、項目調研
為更好的建設微信公眾號,我們有目的的關注了“RANDOSERV皮具志”、“新視界”“紅谷”、“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銘匠坊皮具”、“匠辛”、“革一造辦處”等公眾號。其中不乏“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是以珠寶專業(yè)為特色,分布“文章查詢”、“熱門文章”、“精選文章”等三大版塊內容,主要發(fā)布關于珠寶知識,學院官方信息,以及GIC證書的開班計劃等內容,解析當下時熱的電視劇中的珠寶如“人民的名義都劇終了,這件事你還沒看出來”“《我的前半生》,珠寶見人生”等文章。而“RANDOSERV皮具志”一群對皮具熱愛的90后青年所共同運營,分布“匠心之作”、“皮具志”、“交流聯系”三個版塊,主要發(fā)布RANDOSERL全國線下課程以及接高級定制的皮具產品。
公眾號為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喜歡皮具的人士分享國內外的工匠故事、交流皮具相關知識,也包括開發(fā)一些皮具的周邊產品。
該微信公眾號運營相對成熟,有相對的粉絲數量以及關注群體,一篇微文的點擊率基本上千。認真解析這些公眾號的空間布局,分析潛在的觀眾,剖析受歡迎的文章,為更好的建設微信公眾號作鋪墊。
三、建設“大家皮具研究院”的微信公眾號
我們以大家皮具設計研究院公眾號為依托,在校園實施試行,以點帶面,探索互聯網平臺中更多的銷售模式。該微信公眾號主要分為“最新資訊”、“皮具產品”、“大家皮具”等三個欄目。
(一)“最新資訊”欄目緊貼行業(yè)發(fā)展趨勢
大家皮具研究院微信公眾號為吸引更多的目標客戶,設立“最新資訊”欄目,圍繞“皮具、皮革、皮料”等最新信息,跟隨市場腳步,緊貼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以此為獲得更多的目標客戶作鋪墊。主要發(fā)布了“詳細的簡風短夾教程”“皮料知多少,七種皮料你認識幾種”“分解剖析CELINE Box”“DIANA鱷魚豎款短夾教程”等文章,其中《皮料知多少,七種皮料你認識哪幾種》就詳細的配以圖片分析小牛皮、瘋馬皮、納帕皮等,提供更多皮料的知識;普及更多的大眾認識,吸引更多的用戶群體。
(二)“皮具產品”欄目展現個性化需求
在當今快速發(fā)展的時代,80后、90后乃至00后更加注重個性特色,個性化需求已然成為一種趨勢。
“皮具產品”欄目立足于個性需求,愿意提供一個平臺給學校師生展示自己做的皮包、皮革飾品等產品,以此吸引更多的學生關注并喜歡它。
如公眾號中《風格多樣!總有一款你喜歡的》展示了我自己手工做的包包,與皮革飾品深受同學的喜愛。
(三)“大家皮具”欄目宣傳最新的皮包設計
大家皮具研究院各欄目之間也是相互依托,“大家皮具”欄目提供大家皮具院的皮具產品,以信息推送的方式提醒客戶可及時查看,是否有自己喜愛的產品,
以產品吸引消費者,并針對在校師生提供上門送貨服務,以便利的送貨服務吸引客戶。
四、后期宣傳
通過二維碼作為傳播介質,實現印刷介質、電子介質、視頻等多種媒介融合宣傳傳播,有利于擴大期刊的宣傳力度。在不斷更新“大家皮具研究院”微信公眾號的同時,采取不斷推送更新的微文到朋友圈、推送微信公眾號的名片給朋友,歡迎他們踴躍投稿。但同時發(fā)現僅憑我們微薄的力量無法更快速的得到關注。
因而,要更換宣傳策略,深入學生中心,以學生會為主力,加大宣傳力度,為獲得更多學生關注而努力。
五、結語
微信公眾號是現今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大家皮具研究院”公眾號借助廣州工商學院美術設計系所處的專業(yè)優(yōu)勢以及環(huán)境優(yōu)勢,根據自身特色發(fā)展,應當開闊思維,把專業(yè)化與現有市場相結合,達到一個企業(yè)與高校溝通的平臺,實現互利共贏,讓學生作品走進市場,也讓皮具產品呈現在大眾面前,更為學生普及最具前沿的信息。同時在保持嚴肅的作風下,適當滲入熱點娛樂,保持其長久與活躍性,將專業(yè)與熱點共存,互補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