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被誤讀的慈禧與光緒

      2018-07-25 07:31劉怡張恒
      看天下 2018年20期
      關(guān)鍵詞:光緒帝康有為光緒

      劉怡 張恒

      歷史由后來者書寫,而且,經(jīng)常遭到后來者篡改、涂抹。120年前,改變了中國政治走向的戊戌政變,尤其如此。

      “(戊戌政變的)原委,是戊戌維新的核心人物康有為、梁啟超事后認定的”,歷史學(xué)家茅海建認為,兩個人的說法,因其戲劇性,廣為流傳,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可。

      康有為與梁啟超的敘述,符合人們對中國宮廷戲文的想象。1898年6月11日,賢明的君主光緒帝和能干的臣子——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開啟了轉(zhuǎn)變中國命運的變法運動。利益受損的頑固派團結(jié)在慈禧周圍進行反撲,最終,在卑鄙的告密者袁世凱出賣下,百日維新以康、梁流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落幕。

      只是,人們熟知的這段歷史敘述,充滿了曲解、誤會和道聽途說的謠言。直到120年后的今天,這段歷史仍然迷霧重重。但可以確定的是,變法失敗的真實原因,要更為復(fù)雜,甚至,光緒和康有為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母子

      1898年6月21日,光緒收到一個奏折,一位御史稱,總理衙門大臣張蔭桓辦理英德續(xù)借款時,貪污了260萬,與翁同龢平分了。光緒看到后,并沒有太在意。張蔭桓是光緒改革依賴的重臣,對他非常信任。但這個折子,同時奏到了慈禧處。

      慈禧雖然已經(jīng)把處理政事的權(quán)力交給光緒,但兩人權(quán)力間,仍然存在報告制度。據(jù)茅海建《戊戌變法史事考》研究,一種為事后報告制度,軍機處將每日重要奏折文件及簡要相關(guān)諭旨上報慈禧。另一種制度是事前請示,遇到重大政治決策和高級官員任免,光緒要先行請示慈禧。

      6月21日的御史奏折,雖然劍指光緒眼前的紅人大臣,還是送到了慈禧處。慈禧閱后大怒,與光緒一起,召見軍機大臣以及張蔭桓。慈禧怒斥張蔭桓時,光緒在一旁陪同,并未多發(fā)表意見。

      第二天,光緒獨自召見各軍機大臣以及張蔭桓,詳細詢問此事。聽完張蔭桓解釋后,光緒開始詰難軍機大臣:“你們什么事不管,問起來絕不知道,推給一個人挨罵?!眹樀眠@位軍機大臣不斷叩頭,光緒還不解氣,繼續(xù)詰難:昨天你說他行蹤詭秘,到底如何詭秘,你說!終于撒了一頓氣,光緒不忘安撫張蔭桓說,“不必憂慮”。

      由此可見,光緒帝與慈禧同見軍機大臣時,顯然對他們的言論不以為然,“但因慈禧太后在場,誠恐誠惶,不敢多說”,茅海建分析道,第二天,盡管光緒還在頤和園,離著慈禧不遠,但仍然將一肚子怨氣發(fā)了出來。

      慈禧對光緒一向嚴(yán)厲,光緒則習(xí)慣了順從。兩個人的母子關(guān)系基調(diào),從一開始就是如此打下的。

      咸豐帝去世后,5歲的同治帝登位。慈禧逐步打倒政治對手,開始垂簾聽政。同治是慈禧獨子,備受寵愛?!八偸怯X得自己的兒子這么小就失去了父親,太可憐了,因而不舍管教,不愿管教,不讓別人管教”,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dǎo)師馬勇認為,正是慈禧的縱容,使同治染上很多壞毛病,后來她想管也管不了了。

      同治早死,并無后代,慈禧只好從咸豐帝的七弟處,選了一個孩子繼承大統(tǒng)。1875年,四歲的愛新覺羅·載湉成為大清國第11位皇帝,年號光緒。

      “他們的母子感情確實非常好,”馬勇接受本刊采訪時說。光緒不但是咸豐的侄子,還是慈禧的外甥——光緒的生母是慈禧的親妹妹。有了這一層關(guān)聯(lián),慈禧待光緒如親生骨肉。

      慈禧同時也吸取了對同治管教無方的教訓(xùn),對光緒要求非常嚴(yán)格。據(jù)太監(jiān)寇連材的筆記說:西后待皇上無不疾聲厲色。少年時每日訶斥之聲不絕。稍不如意,常加鞭撻,或罰令長跪。故積威既久,皇上見西后如對獅虎,戰(zhàn)戰(zhàn)兢兢。馬勇分析說,慈禧不想讓光緒再步同治的后塵,為他請來全國最好的老師,讓他接受“可能是中國帝制時代最好的教育”。光緒甚至還學(xué)了英語,且水平不錯,“可以讀英文書,可以跟外國人對話”。

      慈禧對光緒寄予厚望,光緒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好的領(lǐng)導(dǎo)人。兩個人的目標(biāo)是一致的,直到權(quán)力的問題開始凸顯,這對母子的關(guān)系變得愈加復(fù)雜,并最終影響了中國政局的走向。

      權(quán)力

      1886年,光緒15歲。這一年的7月11日,慈禧召集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奕譞、領(lǐng)班軍機大臣等朝中重臣開會,光緒也參加了會議。在這次國家核心要員參加的會議上,慈禧說,光緒已經(jīng)長大,自己想借此機會撤簾歸政,讓光緒主政。

      “太后的決定一宣布,小皇帝當(dāng)即長跪懇辭”,馬勇說。醇親王等重臣也以時局不穩(wěn)為由,請慈禧暫緩歸政,再送年輕的皇帝一程。慈禧堅辭不受,決意在第二年讓光緒親政,并于1889年他18歲時歸政。

      這個消息傳出,朝中震蕩。幾天里,王公大臣陸續(xù)上折子,懇請慈禧暫緩歸政。不過,這些建議再次遭到慈禧的拒絕,甚至到后來她不愿再就此事進行討論。

      這場歸政,成為日后影響戊戌變法走向的一個重要時刻。歷史學(xué)界對慈禧歸政的心理,存在巨大爭議,馬勇帶著善意解讀,認為慈禧當(dāng)時確實真心想要歸還權(quán)力,“功成身退,想在青史上留名,要用事實正告那些一直詆毀她政治人格的反對派:我那拉氏雖為女流,但絕不是權(quán)力貪婪者”。

      但一個政權(quán),除了最高領(lǐng)導(dǎo)人之外,還有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他們的影響也不容小覷。眼看無可挽回,朝中大臣又想出一個“訓(xùn)政”的制度,如前文所述的事前請示、事后報告制度,確保政治決策、人事調(diào)整等重大事宜,仍由慈禧把關(guān)。

      這樣一來,光緒的權(quán)力確實加強了,但也沒有成為唯一的權(quán)力中心?!斑@導(dǎo)致一個結(jié)果,權(quán)力沒有完整移交,出現(xiàn)了兩個權(quán)力中心?!瘪R勇說。中國王朝政治最怕的就是政治權(quán)力中心二元化或者多元化,不能出現(xiàn)兩個中心,否則,朝廷官員會分別往兩個中心靠,出現(xiàn)不同的派系,“在中國老話叫做‘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當(dāng)時在北京城,也確實存在不同的政治派別在較勁。以1883年爆發(fā)的中法戰(zhàn)爭為例,當(dāng)時法國入侵清朝宗主國越南,在如何應(yīng)對的問題上,就分成了兩派。李鴻章等老臣,堅持應(yīng)該通過談判解決,只有法國進攻時,才應(yīng)戰(zhàn)。但青年官員的態(tài)度偏向于鷹派,“他們在奏疏中慷慨陳詞力主好戰(zhàn)的行動路線,”由美國漢學(xué)家費正清所編的《劍橋中國晚晴史》中記載道,這些觀點“博得了公眾的擁戴和皇帝的注意”。

      在日后的維新變法中,這樣的情況再次出現(xiàn)。年輕的光緒皇帝,顯然更愿意聽從那些激烈的、年輕官員的意見。而老臣,則相繼聚攏到慈禧周圍。

      變法

      剛剛即位的君主都想試試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實權(quán)。日本學(xué)者加藤徹在《西太后》一書里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還是公主時,被禁止從家庭教師那里得到紅茶和《泰晤士報》。在她十八歲即位儀式結(jié)束后,她發(fā)出的第一條敕令就是“請給我當(dāng)天的《泰晤士報》和紅茶”。拿到這兩樣?xùn)|西后,她既不看報也不喝茶,而是微微一笑, 讓貼身侍衛(wèi)把東西原封不動地又拿下去 了。

      加藤徹認為,年輕的英國女王和中國皇帝有相似的情緒。對光緒來說,維新變法的話事權(quán),就是他眼中的“紅茶”與“報紙”。而且,在他看來,如果不能徹底維新變法,愛新覺羅的江山可能就保不住了。

      光緒接過來的,原本是一個前景看似不錯的國家。經(jīng)過三十年的洋務(wù)運動,大清朝迎來一個中興時刻,經(jīng)濟總量世界第二,亞洲第一;軍事力量世界第六,亞洲第一。但就在這個時候,清政府又遭遇了一場巨大的失敗,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清政府最精銳的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沒,中國與日本簽訂屈辱的《馬關(guān)條約》。之后,又發(fā)生了德國租借膠州灣事件。

      據(jù)大臣劉坤一回憶,1895年《馬關(guān)條約》簽訂前,慈禧曾哭著對老臣劉坤一說:“我每聞軍前失利,我哭,皇帝亦哭,往往母子對 哭。”

      清政府在外交上的不斷失利,轉(zhuǎn)變成了巨大的國內(nèi)壓力。朝野都有聲音,呼吁政府效仿日本,維新變法。這其中,最知名的是康有為。他的《上清帝第二書》,雖然沒有送達清廷高層,但也在京城官員士紳間流傳,影響頗大,其中最重要的是呼吁光緒“變法成天下之治”。

      光緒皇帝不甘做亡國之君,《馬關(guān)條約》簽訂之后不久,他就發(fā)布了維新詔,讓各位大臣提建議。這些做法,包括之后決定變法,光緒都請示過慈禧,“慈禧根本沒有表示反對”,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接受本刊采訪時說,慈禧只是要求辮子不能剪,服裝不能改,各種禮儀不能改,“其他的你看著好就行”。

      慈禧并非守舊派。“從1860年開始洋務(wù)運動,學(xué)習(xí)西方,到后來學(xué)日本,中國這40多年來的變化,沒有西太后對西方認可,是不可能的,”馬勇認為,在當(dāng)時的大清朝,就是慈禧在帶領(lǐng)中國往前走。

      一個例子是廢八股,當(dāng)時光緒遭到守舊派大臣的阻撓,尤以大臣剛毅為主。剛毅一再以“行之?dāng)?shù)百年”為由,認為不能就這么廢除八股。眼看光緒動怒了,剛毅也不敢強來,只好搬出慈禧,“此事重大,愿皇上請懿旨”。光緒果然去找慈禧商量,結(jié)果,慈禧支持光緒的變法政策,并沒有站在剛毅他們這邊。

      不過,在學(xué)者張鳴看來,也不能把慈禧當(dāng)做維新改革派?!八褪且粋€很實用的統(tǒng)治者,”張鳴說,只要東西好用,能夠維護清朝的統(tǒng)治,無論東西,都會拿來用。

      當(dāng)時對光緒變法限制最大的不是慈禧,而是恭親王奕訢。他是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首席大臣,位高權(quán)重。奕訢也并非頑固派,相反非常欣賞西方人的很多東西,如果沒有他的同意,英國人李泰國是無法重建中國海關(guān),英國人赫德也無法執(zhí)掌海關(guān)稅務(wù)司的。與光緒不同的是,奕訢認為清朝的改革,應(yīng)該逐漸、緩慢推進。

      1898年初,光緒看到了康有為的變法建議,令奕訢等人開會研究?!叭绻仍D再年輕些,按照他過去的思想傾向,他一定會全力支持這些年輕志士?!瘪R勇在《恭親王之死》一文中分析道,康有為等建議清政府效仿日本,建立君主立憲整體,在奕訢看來,還是過于激進了,“他似乎已意識到,清政府如果依照康有為的方案進行改革,那么很可能意味著清朝歷史的終結(jié)”。

      奕訢沒有接受康有為的建議,而且當(dāng)光緒提出要見康有為時,奕訢也以康有為級別太低,直接召見有違體制為由進行阻止。只是,他并沒有阻止多久,5月30日,恭親王因病去世。據(jù)馬勇介紹,奕訢臨終前,慈禧和光緒曾多次探望,恭親王還建議光緒尊重慈禧太后,在用人上要格外小心。

      不過,年輕的光緒帝已經(jīng)按捺不住,不想再小心行事。恭親王去世13天之后,1898年6月11號,光緒皇帝就發(fā)布《明定國是詔》,決意變法。之后,變法的 103天中,每天都有詔令頒發(fā)。光緒帝頒布了多達180余道諭旨,涉及經(jīng)濟、教育等多方面領(lǐng)域,單是9 月 12 日的一天中,他竟頒發(fā)11條維新諭旨,年輕的皇帝變法的急切心情一目了然。

      罷官

      雖然光緒貴為一國之君,但想推動清朝這艘大船調(diào)轉(zhuǎn)方向,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3月11日,康有為通過總理衙門上奏光緒,提出了一份全面整治改革的方案,其中有設(shè)待詔所,允許天下人上書。這則建議成功吸引了光緒的注意,他做了批注,要求總理衙門研究討論。

      總理衙門的重臣們經(jīng)過研究,全盤否定了康有為的建議。光緒很不爽,又沒辦法,暫時擱置了兩天,再下旨,讓總理衙門再討論。總理衙門回復(fù)說,這個事情牽涉太大,希望能開擴大會議,讓王公重臣一起討論。光緒準(zhǔn)許,并提醒他們,不能再拖延了。

      軍機處、總理衙門幾經(jīng)討論,終于想出了一個折中方法:各級公務(wù)人員上奏,經(jīng)過各堂官代奏;士民上書言事,通過都察院。這也意味著,康有為仍然無法直接與光緒溝通,仍須通過第三方。但這個制度,成為戊戌變法失敗的一個誘因。

      8月2日,光緒正式發(fā)上諭:“部院司員有條陳事件者,著由各堂官代奏。士民有上書言事者,著赴都察院呈遞,毋得拘牽忌諱,稍有阻隔。”

      十多天后,一位名叫王照的禮部官員寫了一封奏折,建議光緒、慈禧到日本等國游歷,知日本崛起之由,然后奉太后之意,曉諭臣民,以變風(fēng)氣。

      這個建議過于驚世駭俗,禮部堂官認為,這是將皇帝、太后陷于敵國,大為不利,要求王照撤回或者修改。“從當(dāng)時的政治來考慮,禮部堂官的意見也非為大錯?!泵┖=ǚ治龅?,但光緒知道這件事后,大為震怒。

      他可能早就對這些老臣有所不滿了?!扒敖?jīng)降旨,部院司員有條陳事件者,由各堂官代奏,毋得拘牽忌諱,稍有阻格?!惫饩w當(dāng)下下旨嚴(yán)批相關(guān)官員,意思很明顯:剛下旨讓你們廣開言路,你們竟然還從中干涉。以后再有阻攔,“以違旨懲處”。

      把這些大臣罵了一通,光緒還不過癮,直接祭出殺威棒,親自寫了一封諭旨,罷免禮部六位堂官。

      “清朝上諭多由軍機章京擬稿,軍機大臣修改,皇帝審定,”據(jù)茅海建分析,皇帝親自擬朱諭,是非常少的,“光緒帝此時對各大臣對于變法的態(tài)度十分不滿,藉此發(fā)作,殺六個猴子給所有的猴子看看,以為各大臣的儆戒”。

      光緒又破格提拔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四人,讓他們以四品卿銜擔(dān)任軍機章京,參與新政事宜。

      就在罷免禮部六堂官前幾天,光緒帝還曾下諭旨,將詹事府、通政司、光祿寺、大理寺等衙門裁撤,同時裁去廣東、湖北、云南三省巡撫,巡撫事歸同城之總督兼管,河?xùn)|河道總督裁并河南巡撫兼管。如此大力度的裁撤官員,勢必引來保守勢力的反撲。一時間,京城人心惶惶,政治流言四起。

      “光緒帝在同軍機大臣嚴(yán)重對立的情況下,雷厲風(fēng)行,推動新政,引發(fā)朝局動蕩。”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忠文分析道,罷禮部六堂官、越級提拔譚嗣同等軍機四卿,已經(jīng)動搖朝廷原有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引起很多權(quán)貴擔(dān)憂。

      而且,光緒似乎忘記了,重要官員的任免,需要事先請示慈禧。

      人事

      自1894年起,慈禧就開始常住頤和園,但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要比分開的時間更長,光緒經(jīng)常去頤和園,有時候慈禧也會回來。

      現(xiàn)在來看,這段大概15公里的路程并不太長,但在當(dāng)時,光緒要坐轎出神武門,經(jīng)西安門,出西直門,中間在一處叫倚虹堂的地方短暫休息后,再一直趕往頤和園,單程就要3個小時。無論是他去頤和園,還是慈禧回宮,兩人住處的距離步行都不超過10分鐘,因為每天早上他都要向慈禧請安,有時候還會陪慈禧吃早飯、晚飯和看戲。

      當(dāng)然,兩人相見時,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光緒匯報工作。事實上,從變法之初,光緒就一直遵循著事前請示和事后報告制度,將重要奏折送到慈禧處閱覽,一些重要人事安排,也先同慈禧商量。但罷免禮部六堂官,提拔譚嗣同等人一事,成了少有的例外。歷史學(xué)家楊天石認為,光緒似并非有意為之,“暴露了光緒皇帝性格中的這一缺點,感情用事,懲罰過重,打擊面過大”。

      這件事顯然引起了慈禧的不滿。學(xué)者張鳴告訴記者,此次罷官,如虎口拔牙,觸到了慈禧的要害處——罷免的正是她為光緒挑選的大臣班底。再加上其中一名官員的妻子趁侍奉慈禧“宴游”之便,哭訴“盡除滿人”等“亂家法”的事情,慈禧有點坐不住了。

      罷免禮部六堂官之后,光緒也迅速提出繼任人選。不過,這個名單到了慈禧處,只有三人得到了正式任命。據(jù)清末民初胡思敬所著的《戊戌履霜錄》,慈禧還為此責(zé)備光緒,認為“九列重臣,非有大故不可棄”,現(xiàn)在你卻為了一個人而不顧祖宗加法,這成何體統(tǒng)。光緒則答她:“兒寧壞祖宗之法,不忍棄祖宗之民,失祖宗之地,為天下后世人笑也?!?/p>

      另據(jù)光緒事后向維新派臣子回憶,他揣摩慈禧的意思,“并不欲將此輩老謬昏庸之大臣罷黜,而用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以為恐失人心?!惫饩w說,他和慈禧見面時,慈禧提到了罷免禮部六堂官的事情,“皇太后以為過重”。

      120年后,回看戊戌變法。光緒提出要在教育、經(jīng)濟、軍事等領(lǐng)域進行的制度改革,甚至包括取消八股考試、開放新聞自由、派皇室出國游歷等內(nèi)容,都得到了慈禧的支持,至少是默許,但兩個人在人事安排上,出現(xiàn)了很大分歧。

      光緒喜歡用年輕、達勇之人,而慈禧則更依賴?yán)铣?。事實上,就在光緒開始變法不久,慈禧還讓榮祿擔(dān)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跋喈?dāng)于北京軍區(qū)司令,有軍權(quán)?!崩最U接受本刊采訪時說,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因為慈禧在為變法做最壞的準(zhǔn)備,“她起碼要保證首都的軍隊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光緒想要的,顯然是逐步打破這種控制 。

      開戰(zhàn)

      “康有為一直企圖在清朝現(xiàn)有政治體制之外,建立由其控制的議政機構(gòu),并由此進入政治核心?!睋?jù)茅海建分析,他先是上奏設(shè)立制度局,后又代他人上奏設(shè)議政處、議院(議政機構(gòu),非代議制機構(gòu))。之后,他的學(xué)生梁啟超又代他人上奏,設(shè)立懋勤殿。

      康有為是個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幾乎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征服了梁啟超。他的弟子們,甚至稱他為康圣人。顯然,光緒帝在與他接觸過一次后,也對他產(chǎn)生了極大信任。他和梁啟超提到的這些議政機構(gòu),光緒帝也非常認可。

      只是,朝中大臣極力反對。茅海建認為,當(dāng)時政壇高層對康有為的用意看得十分清楚,進行了全面阻擊?!鞍偃站S新中,康有為及其黨人的許多提議都被接受,惟此一條絕不讓步。軍機處、總理衙門及其他高官們似乎同此一心,絕不讓康有為掌握實際的政治權(quán)利。”

      慈禧的態(tài)度也是如此。總理衙門、軍機處大都是她認可的重臣,在她的掌控之中。如果同意開懋勤殿,意味著光緒可以繞過這兩個機構(gòu),而直接與不受自己控制的康有為等黨人討論政治問題,這是對她本人權(quán)力的挑戰(zhàn),甚至將“動搖她的權(quán)力基礎(chǔ)”,茅海建在《戊戌變法史實考》中分析,從慈禧的角度看,“光緒帝已是兩次發(fā)動‘政變”。

      雖然此前慈禧曾決意歸政,把權(quán)力交還給光緒,但主動讓位和被動失去權(quán)力,性質(zhì)截然不同。罷免禮部六堂官和設(shè)置懋勤殿建議的時間點,又如此接近,更是加強了慈禧對光緒的不滿。

      據(jù)張鳴分析,光緒之所以敢在權(quán)力上挑戰(zhàn)慈禧,很可能也是受康有為的影響。“康有為一直上書,包括給光緒帝的參考書,他自己編譯的明治維新歷史,都刻意強調(diào)了皇帝應(yīng)該乾綱獨斷?!睆堷Q說,這實際上顯示了他們政治上的不成熟。他們非但沒有建議光緒爭取慈禧的支持,反而“無端地去刺激西太后”,而另一些原本對維新有好感的朝廷要員,如李鴻章等,他們又排除掉了。結(jié)果只剩下光緒和一些低級別的官員,與整個官僚系統(tǒng)和掌握了大清帝國三十多年的慈禧開戰(zhàn)。

      勝負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確定,各路老臣的怨言,不斷飄向頤和園。慈禧也發(fā)現(xiàn),光緒越來越不受自己控制。9月14日,見過慈禧后,光緒覺察到自己正處于危機之中。他給自己信任的維新派官員楊銳下了一道密詔,描述了慈禧對自己諸多做法的不滿。他說,自己還是想降旨,“將舊法盡變,而盡黜此輩昏庸之人”。但他也意識到,自己權(quán)力實在太弱,真這么做,“則朕位且不能保,何況其他”。光緒問楊銳,有沒有好辦法,能開掉那些無能老人,讓有能力、有勇氣的年輕人上位,讓中國轉(zhuǎn)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拂逆太后的意思。

      辦法就是,康有為出局。楊銳在給光緒的建議中提到,康有為過于激烈的言辭舉動,最終會影響光緒,因此,“康不得去,禍不得 息”。

      據(jù)軍機處的《上諭檔》記錄,光緒后來發(fā)了一封上諭,要求康有為離開北京,到上海辦報。茅海建認為,下發(fā)這封諭旨前,光緒與慈禧間,應(yīng)該有過一場事關(guān)康有為的交鋒?!按褥髲娏罟饩w帝讓康有為離京,是因其已經(jīng)覺察到康對光緒帝有極大的影響力,對此最為警惕?!泵┖=ǚ治龅?,“她堅定地認為,能夠影響光緒帝的只能是一個人,而且只能是她本人。此外的一切,都應(yīng)當(dāng)除掉?!?/p>

      至此,戊戌變法中,彼此對立的各方,矛盾白熱化了。光緒、康有為、慈禧、官僚機構(gòu)都開始急速轉(zhuǎn)動起來。只用了一周,中國的政治走向,被完全改寫了。

      前夜

      光緒:

      9月16日,光緒帝在頤和園召見了袁世凱,將他的官職由三品提升為二品。隨后,光緒帝下諭旨,“責(zé)成(袁世凱)專辦練兵事物”,并且給了他上奏權(quán),可以與光緒帝有直接的交流機會,而在此之前,他想上奏,必須通過慈禧任命的直隸總督榮祿。

      袁世凱向光緒謝恩時,光緒又囑咐他“以后可與榮祿各辦各事”。茅海建認為,這顯然是鼓勵袁世凱擺脫榮祿控制,顯然,光緒帝有培養(yǎng)袁世凱為自己人的意思。

      康有為:

      康有為連續(xù)收到了兩道諭旨。一則是明發(fā)上諭,要他離京,另一則是9月18日,林旭傳來光緒的口諭,再次催他動身。

      給康有為明發(fā)諭旨并不尋常,按大清慣例,需要明發(fā)諭旨的,都是國家重大政令或者需要全國共知的大事,如宣戰(zhàn)、議和、高級官員的任命革職等等,讓一個六品小官離京辦報的消息,顯然不值得如此大費周章。

      據(jù)后世史學(xué)家研究,光緒之所以這么做,是給慈禧看的,讓她了解到,自己與康有為要斷絕關(guān)系了。

      但康有為則有了另一種大膽的聯(lián)想:皇帝是否已經(jīng)被慈禧控制,只能借這種方式,向自己傳遞信號?之后,光緒又讓林旭傳口諭??涤袨楦钦J定,這是光緒催促自己盡快脫險。

      在歷史學(xué)家姜明看來,康有為對宮廷政變的影響,簡單而又程式化,“與精明干練、深諳政治運作方式的太后相比,他仿佛是一個舊小說舊戲文看得太多的鄉(xiāng)紳?!?/p>

      但這是位敢想敢干的鄉(xiāng)紳。9月18日晚上,為了營救想象中深陷囹圄的光緒,康有為請譚嗣同拜訪袁世凱,請他出兵,包圍圓明園,劫持慈禧,營救光緒。

      官僚集團:

      9月18日,御史楊崇伊來到頤和園,向慈禧呈上一份密奏。

      為了這份密奏,楊崇伊聯(lián)絡(luò)了滿朝權(quán)貴,并最終獲得直隸總督榮祿、慶親王奕劻的支持。而且,這段時間里,一些滿洲權(quán)貴也到天津找榮祿商議局勢。經(jīng)過多方商量后,榮祿、慶親王決定由楊崇伊上奏,請慈禧重新訓(xùn)政。

      楊崇伊之所以能獲得多位要員支持,和光緒此前激烈的裁撤官員也有關(guān)系。時任兵部司官的陳夔龍(宣統(tǒng)朝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后來分析說:“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guān)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這種氛圍,勢必為光緒和維新派制造巨大的反對力量。

      楊崇伊的奏折,由甲午開始,寫到當(dāng)下時局,后半部分重點談康有為等人借變法清除老臣,培養(yǎng)黨羽,他還提到,光緒將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聘請他為政府要員。這時候,只有慈禧訓(xùn)政,“天下可以轉(zhuǎn)危為安”。

      慈禧:

      就在康有為等人積極活動,準(zhǔn)備“圍園劫后”時,慈禧在頤和園里,也做出一個決定:回西苑。

      西苑位于皇宮西側(cè),從光緒二十年(1894)起,沒有特殊理由,慈禧基本不回西苑。據(jù)學(xué)者茅海建考證,從1894年到戊戌政變前,慈禧太后離開頤和園回宮總共只有6次,其中有3次是去恭王府看望病危的奕訢,另3次則分別為咸豐、光緒的生日和咸豐的忌日。

      這個決定似乎并沒有花費她太多時間,看完楊崇伊奏折第二天,她就起駕回宮了。那天是9月19日,第二天伊藤博文才到。慈禧也并不太著急,回宮途中,她休息了兩次,換了兩次船,又換了兩次轎,還去萬壽寺燒了個香。一直到下午三點之后,慈禧才終于到了西苑東宮門,而光緒,在那里跪接慈禧。

      雖然楊崇伊的奏折讓慈禧疑慮重重,但她并沒有打算針對光緒發(fā)難。茅海建翻閱軍機處檔案發(fā)現(xiàn),最初,慈禧打算見完伊藤博文之后,9月21日就返回頤和園的。但當(dāng)9月21日真的到來,光緒打算恭送太后時,風(fēng)暴忽然降臨。

      政變

      1898年10月6日,康有為在香港接受了英文報紙《德臣報》的采訪,期間,他大肆攻擊慈禧,說光緒已經(jīng)認識到慈禧不是真正的母親,而自己才是光緒帝信任的人??涤袨檫€篡改光緒帝的口諭稱,自己受皇命在海外活動,準(zhǔn)備恢復(fù)光緒的權(quán)力。

      在康有為的描述中,清廷存在以慈禧為代表的后黨,和以光緒為代表的帝黨。后黨是落伍的,守舊的,成為阻撓變法圖強的最大力量。

      當(dāng)時慈禧已經(jīng)發(fā)動了戊戌政變,重新開始訓(xùn)政,而且,她已經(jīng)起了廢掉光緒的心思。這對有著二十多年感情的母子,真正決裂了??涤袨榈拇朔哉?,把光緒推向更危險的境地。張之洞看到后,大為震怒,囑人與報館、領(lǐng)事館聯(lián)系,“告以康有為斷非端正忠愛之人,囑其萬勿再為傳播”。

      目前史料并無詳細內(nèi)容能夠解釋9月21日慈禧忽然改變心意決定訓(xùn)政的原因。史家猜測,慈禧應(yīng)該是聽到了康有為等人活動的傳聞,于是下旨捉拿康氏兄弟。而袁世凱聽聞慈禧的動作,以為她已經(jīng)知道“圍園劫后”的事情,于是將康有為、譚嗣同等人的計劃和盤托出。

      至此,光緒終于失去了慈禧的信任,暴怒之下的慈禧,開始滿城搜捕維新黨人。

      9月28日,慈禧下令斬首六君子,通緝康梁,罷免維新派官員,除京師大學(xué)堂外,戊戌變法的新政全部廢除。9月30日這天,是陰歷的中秋節(jié),原本計劃回頤和園的慈禧決定,不再返回頤和園,徹底收權(quán)歸政。持續(xù)了103天的戊戌變法,至此結(jié)束。

      對于光緒,這個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年輕皇帝,慈禧也沒有手軟?!霸绖P告密消息傳京后,光緒帝的處境就惡化了?!睔v史學(xué)者房德鄰在2000年的論文中指出。政變后,慈禧將光緒身邊的太監(jiān)進行整肅,一連杖斃四名太監(jiān),革職數(shù)人。

      另一方面,在英國人幫助下,康有為順利逃到香港,之后轉(zhuǎn)往日本與梁啟超匯合。剛剛死里逃生的兩人,在海外被奉為上賓,他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強有力的復(fù)仇武器:輿論。于是,靠著手里的一支筆,康有為和梁啟超,記錄下符合他們政治立場的戊戌變法的歷史,其中充斥著臆想、猜測和虛假的情結(jié),之后,這段歷史為人們熟悉,成為對戊戌變法最通行的解讀版本。

      值得玩味的是,政變進行時,慈禧依然沒有放下自己喜歡的戲曲。從斬首六君子那天起,連續(xù)四天,光緒帝天天伺候喜歡京劇的慈禧太后在西苑看戲。這個時候陪太后看戲,是一件不太好應(yīng)付的苦差事。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坐在臺下的兩人,想了些什么?又說了些什么?恐怕再也無人知曉了。

      死亡

      慈禧和光緒,母子相稱34年,戊戌政變成為兩人決裂的導(dǎo)火索。從120年前的6月11日那天起,103天里,光緒頒布了108條維新法令,最終只保留下京師大學(xué)堂——即北大前身這一唯一維新成果,其余條令無一奏效。

      諷刺的是,3年后,由慈禧主導(dǎo)的清末新政,又把戊戌間的變法政令再拿出來公布推行了一番,甚至比當(dāng)年更進一步。

      此時的慈禧已無力掌控大清的坎坷命運,她畢竟已是一個古稀老人。1908年11月13日,病床上的慈禧,以光緒帝的名義,指明醇親王的孫子——年僅三歲的溥儀為皇太子。

      年幼的溥儀被帶到了一個陰森森的帷帳前,里面露出了一張老年女人的瘦臉,嚇得他嚎啕大哭,渾身哆嗦。這時候離慈禧辭世不過48小時了,據(jù)溥儀晚年回憶,慈禧依然意識清醒,露出了很不痛快的表情:“這孩子真別扭,抱到哪兒玩去吧!”

      第二天下午,光緒帝駕崩,時年三十九歲。光緒帝死后不到二十四小時,慈禧也去世了。

      兩個人的巧合離世,令原本就撲朔迷離的戊戌變法,又增加了些許神秘感。坊間一直盛傳,慈禧臨死前毒死了光緒,之后科學(xué)家更是從光緒的頭發(fā)里,檢測出了高濃度的砷,在古代,這種元素經(jīng)常用來制作砒霜。這似乎印證了坊間的傳聞。

      不過馬勇仍不愿相信這些。在他看來,光緒死后,因為還未準(zhǔn)備陵墓,不得不撒上砒霜保存遺體,等待五年后皇陵完工才下葬。而慈禧原本身體就已很虛弱,聽到光緒去世的消息后,不能忍受打擊,才隨之病逝?!斑@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溫馨故事,”馬勇說,包括清廷的檔案里,都是這么記述的,“結(jié)果后來被我們解讀成一個母親臨死前要把兒子給干掉,解讀成一個陰謀論?!?/p>

      參考資料:茅海建,《戊戌變法史事考》、《戊戌變法史事考二集》;

      馬勇,《晚清二十年》、《從晚清到民國》;

      加藤徹,《西太后——大清帝國最后的光芒》。

      猜你喜歡
      光緒帝康有為光緒
      張之洞怒斬“光緒帝”
      康有為撰
      光緒帝駕崩
      陳蓮舫曲線救光緒
      光緒幽禁做點心
      變法功臣康有為名不副實
      漫畫
      Scholar and East Lake
      從論政到變政
      光緒與珍妃妙對
      上栗县| 镇赉县| 汶上县| 浏阳市| 扶风县| 光泽县| 阿尔山市| 阳信县| 南皮县| 遵义县| 铜山县| 罗山县| 墨竹工卡县| 利津县| 海原县| 观塘区| 嘉兴市| 璧山县| 镇雄县| 磐石市| 鹤壁市| 海口市| 荔波县| 当雄县| 左权县| 缙云县| 郓城县| 安阳县| 台北县| 忻州市| 青浦区| 黑河市| 洪洞县| 沧州市| 汾西县| 三都| 日喀则市| 江门市| 广昌县| 通辽市|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