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慰鄂
兒童肥胖發(fā)生的危險期常在胎兒后期和出生后第1年、5—7歲和11—12歲三個階段。因此,預防兒童肥胖應從這幾個關鍵時期做起。
懷孕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準媽媽的營養(yǎng)狀況是眾所關心的問題。那么,準媽媽到底該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才能既不把自己吃成個“肥婆”,又能保證寶寶的營養(yǎng)且不致于成為“小胖墩”,的確值得關注。孕期,特別是妊娠后期,孕婦要加強飲食和體重的管理,注意平衡合理膳食,既要注意加強營養(yǎng),又要防止熱量過剩??缮偈扯嗖?,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避免油膩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堿性食物。特別要注意脂肪的攝入量,主副食合理搭配,防止過分發(fā)胖。懷孕期間孕婦體重的增加量不宜超過12.5公斤。嬰兒出生后第一年要強調母乳喂養(yǎng),不過早添加輔食。
孩子出生后1年、5—7歲及11—12歲是脂肪細胞的生長積累的時期,如果孩子在這些期間因過量飲食致使脂肪細胞超量生長,過后任你想盡辦法減肥,也只能讓脂肪細胞的體積略有縮小,數量上不會有任何變化;一旦停止減肥,這群餓“瘦”了的脂肪細胞會很輕易地恢復原貌,這就是兒童肥胖很難糾正的原因所在。故學者們呼吁:與其胖了再減肥,不如早作預防。因此,家長們還應學會科學育兒防肥胖。
科學育兒防肥胖,必須從控制飲食、適度運動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生態(tài)習慣著手,必須三管齊下,缺一不可。
控制飲食必須適當控制飲食,既要滿足小兒生長發(fā)育需要的營養(yǎng),但又不能過量;亦要避免因限制過嚴而造成的饑餓和不安全感。在安排小兒飲食時,應考慮3種熱源之間的比例,一般蛋白質占總熱能供給的120—15%;脂肪占總熱量的30%~35%;糖類占55%—60%最為適宜。這里必須特別指出的是,脂肪也是兒童必需的很重要的營養(yǎng)素,家長們切勿因肥胖而“談脂變色”,避而遠之;相反,嬰幼兒年齡越小,脂肪的需要量越大。如6個月前的寶寶脂肪需要量最大,此時寶寶最好的食品是母乳,而且寶寶每天一半以上的熱量依賴于母乳中的脂肪。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可以選擇含脂肪高,且其中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如牛奶、魚類、雞蛋類、堅果類。特別是魚類食品,其脂肪營養(yǎng)不僅含量高,且質量好,含有較多的人體必需脂肪酸,父母在配制寶寶膳食時不要忽略(新鮮海魚或淡水魚均可)。
運動防肥胖現在的父母也知道運動可以減肥,有的給孩子規(guī)定一天要跑多少多少里路。但千萬要注意運動應適度,不要一味地追求大運動量。大運動量不但不能減肥反而刺激食欲,造成食欲大增,體重不減反增。適度運動可以使一種控制食欲的生物堿釋放增加,使兒童的食欲恢復到正常的生理值,從而減少食物的攝人。
兒童運動項目應生動、有趣,盡量避免單調及靜止性活動,并且不宜做過分嚴格、難度較大的動作。6歲時人的身體協調能力已經基本成熟,可以進行較多的體育活動,如拍皮球、體操;6—10歲則運動強度與運動種類可逐漸增加;10—11歲開始,可選擇身體負擔量不大,以速度和靈敏為主的項目,如體操、游泳、花樣滑冰、技巧運動等;12—13歲開始,可選擇耐力和力量為主的球類項目;15~16歲開始,可增加一些力量性的項目,如長跑、舉重等。
要求不愛運動的小孩立即改變到強度較大的體耗狀態(tài),是絕對禁忌的。鍛煉過程中家長應陪同孩子,一方面可鼓勵孩子堅持鍛煉,另一方面也可觀察運動中孩子是否出現呼吸困難、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等。一旦發(fā)生上述情況,應立即停止。
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方式進餐時間和地點應有一定的規(guī)律,進食量要控制,不宜饑一頓飽一頓;教育孩子不要進食后就睡覺,不要在看電視時進餐,進食后做一些體力活動或家務;早餐要吃好,晚餐要吃早還應吃少;糾正亂吃零食的習慣,更不宜偏食;放慢進食速度,充分咀嚼20次以上,仔細品嘗每一口食物的滋味,養(yǎng)成珍惜每一口食物的習慣,這是減少食量的一個重要方面。進餐的餐具宜用淺碗和小盤子,將食物分散在各個盤子里,不要將幾種東西放在一個盤子里,以免造成食物過量;增加熱量少而體積大的食物,如胡蘿卜、芹菜、筍等蔬菜,水分多,體積大,容易飽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