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通往星星的梯子
努力到達光明……
阿列伊琴科是一位年輕的白俄羅斯女詩人,她的詩充滿自由的哲思,也富于神話般的幻想。更重要的是,她正努力搭起詩歌的梯子,以到達一個神性和光明的詩意時刻。
阿列伊琴科的“詩歌之梯”連接起了其創(chuàng)作的兩個維度——歷史的神話與未來的星空。神話是當(dāng)代詩人的一種特殊情結(jié),通過這種超越時空和歷史的方式,詩人得以從當(dāng)代語境中抽離出來,在與想象性歷史的親密接觸中,喚醒人類隱藏已久的記憶,從而獲得一種新的生存意義。這種意義必然是富于詩性的。阿列伊琴科詩中的神話世界少了一些歷史性的莊重和神圣,卻充滿日常性和親切感。詩人自身參與到神話的世界中來,將大自然的樸素的一切納入幻想中的神話世界,使得“我們”也成為神話的一部分:
神話森林中漿果在歌唱,
樹妖踏著柔軟的草地走來
我變成低沉歌聲的回響,
變成苦澀青苔的芬芳。
在這一意義上,阿列伊琴科的神話是“自然的神話”也是“個體的神話”,她希望在神話世界中找到人與自然相聯(lián)系的一種方式,使“生命與永恒相連”。在人類的記憶中,我們仿佛從未走出過這詩意的神話領(lǐng)地,但瑣碎日?,F(xiàn)實卻常常掩蓋這一點,讓我們忘記了那片神話世界。阿列伊琴科的詩讓我們重新發(fā)現(xiàn)了每個人心中都有的烏托邦,去追問這些亙古的難題——“為何白雪能洗凈安寧與動蕩,/為何森林不為采菇人留條小路?!痹娙嗽谶@里實現(xiàn)了日常生活對象的“復(fù)活”,也讓心重新喚醒幻想的能力。
同時,阿列伊琴科的詩歌神話不僅面向每一顆個體心靈,因在隱蔽地尋找與歷史記憶的聯(lián)系。她這樣寫道:
而我只相信,那永不斷裂的
斯盧茨克綬帶,把生命與永恒連系。
某一天當(dāng)我長滿六月的青草,
我相信,將會落下治愈之雨。
阿列伊琴科這一代的詩人往往在寫作中有意避免一種宏大的敘事,更注重內(nèi)在性的個體感受。而詩人在這里還是超越了人與自然這種普世性的維度,將帶有強烈白俄羅斯印記的“斯盧茨克綬帶”加入到神話中,并成為每個人的生命與更為宏大的存在之間相聯(lián)系的紐帶。同樣,在獻給白俄羅斯著名民族詩人揚卡·庫帕里的詩作中,阿列伊琴科也重復(fù)了紐帶與記憶的意象:“絲線已斷裂,但繩索連起/亙古不變的血色記憶?!倍韲娙舜木S塔耶娃在《老皮緬街上的房子》中寫道“一切都是神話,不存在非神話、超神話的東西,一切都源自神話……神話包容了一切,并塑造了一切?!倍鴮τ诎⒘幸燎倏苼碚f,詩歌本身就是一種神話,語詞便是神話世界的魔法,使我們暫時地逃離當(dāng)下的生活,讓我們能再次誕生——在一個神話的烏托邦中,在另一種新的生活。
詩人戈麥曾說“詩歌直接從屬于幻想,它能夠拓展心靈與生存的空間,同時讓不可能的成為可能?!卑⒘幸燎倏苹孟肓诉@樣一個烏托邦式的詩歌世界“溪水如此潺潺地流動,/四月清洗一新的灰色天空?!边@也讓我們拓展了心靈感受的邊界,體味到遠離此岸世界的詩的彼岸。阿列伊琴科用她的寫作為幻想的綻放提供了一片自由的空間,它與神話的隱喻交織在一起,成為融化心靈冰河的一片光亮。
在“搭起梯子通向星空”的過程中,詩人面對的最大難題仍是現(xiàn)代人的精神困境,這幾乎是每一個當(dāng)代詩人都必須在作品中展現(xiàn)的問題。阿列伊琴科通過塑造一個“他者”來表現(xiàn)這種困境,這個他者或是上天的守護者:
他在高空的宮殿里,
聽不到我無力的呼吸。
他回答:“你痛苦的呻吟如此孱弱,
像是從墳?zāi)估镎酒饋淼乃廊恕!?/p>
“他”俯視著我的痛苦掙扎,卻不是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現(xiàn),上帝與魔鬼在這里合二為一,而我能做的只有像烏鴉一般“一般撲向窗戶”?!八摺被蚴橇硪环N變幻不定的形象“今天你是風(fēng)也是水,/你是春日的驚雷,/你是光輝的喜悅與不幸的災(zāi)禍,/是天鵝之歌的最后一聲回響?!贝藭r,“我”難以從一個穩(wěn)定的關(guān)系中把握希望和存在的狀態(tài),一切都如影般交錯纏繞,將人帶入更深的迷霧中去??梢哉f,阿列伊琴科中“他者”形象的出現(xiàn),是將人的困境具體化為一個“我”之外的對象,而他實際上恰恰就蘊含在“我”之中。在詩人的作品中,人的困境無關(guān)于歷史與外在現(xiàn)實,而在于人肉體的生命與心靈之精神相沖撞帶來的內(nèi)在危機。當(dāng)孱弱的肉體和如蒲草般的生命無法抵御心臟的“火光一閃”之時,過多的激情反而成為詩人的原罪和枷鎖。阿列伊琴科或許想表達的正是自己作為詩人的這樣一種狀態(tài)——“雪白的床上散落著/驚恐,束縛,渴望……與緊密的影。”
阿列伊琴科并沒有止步于精神的挫折,她意指一個更加崇高的命題——詩人的使命。如果是詩人是一個在紛繁的意象世界中的疾馳著,阿列伊琴科最想做到的就是不斷奔馳,拼命抓住瞬間的感受和幻想?!拔揖o緊踩住馬鐙/還能抓住多少轉(zhuǎn)瞬即逝的絕妙幻想?”、“如果我能一捧手就抓住我們的感受/能看見水下漩渦中的城市?!边@是詩人獲得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紛亂的詩意中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地抓住一個絕妙的幻想。阿列伊琴科顯得十分決絕,“我不怕追問、尋找、迷路”,因為詩將給她帶來一只的自由與無盡的光明,讓“我的眼中再也沒有黑暗”。同時,這也是當(dāng)代詩人的時代使命,向著更加黑暗的深淵探尋,去捕捉每一個個體的幽深靈魂。詩人要更加大聲地歌唱,要把“我歌唱春天的嗓音/與擴音器的聲響混合,/因為冷漠的人群/會聽到它們?!焙5赂駹栒J(rèn)為,詩意是人類棲居大地的一種本真存在,詩人永遠面對著一個宏大的存在主義命題,當(dāng)現(xiàn)代主義打倒人的理性之后,是詩人肩負起了拯救的使命。所以面對這一切,阿列伊琴科說“我不害怕:判決早已諳熟?!痹谶@一意義上,詩人的創(chuàng)作是一種“天命”。
“仰望那些星辰,我知道/為了它們的眷顧,我可以走向地獄?!庇娙藠W登在仰望星辰時,展現(xiàn)出這樣的勇氣,他將星辰作為神圣的存在,甚至可以為之付出生命。阿列伊琴科的詩中,也包含著對對星空的崇拜,“為了還能對著高空的星星祈禱,/還要多少次迷失自我又找到多少力量?”這是詩人架起“詩歌之梯”想要到達的崇高境界。詩歌和梯子也構(gòu)建出一個空間的垂直結(jié)構(gòu),詩人的寫作是一種攀爬,從世俗的社會現(xiàn)實和復(fù)雜的精神困境中掙脫出來,奮力爬向崇高的夜空,捕捉黑暗之中的光明。星星象征著真理與自由,它為我們帶來一種保證“那些遙遠和邪惡的存在/再也無法對我們說謊……”阿列伊琴科從神話轉(zhuǎn)向星空,也是將目光從歷史投向未來,這未來就蘊藏在她的詩歌語言之中,這將會是一個沒有欺騙和謊言的世界,一個詩興盎然的世界。
同時,作為一個女作家,阿列伊琴科的寫作也帶有自主的女性意識,這種意識反映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日常性中。她通過對日常細節(jié)情感的捕捉,由此展現(xiàn)了女性情感中細膩敏感的一面。女詩人也傳達出了一種曖昧的情欲:“而我/為你的每一次愛撫顫抖。/害怕/成為一本/你無法讀懂的書。”情欲成為女性意識感知生活的一個觸角,并以極度敏感的觸覺不斷探索著認(rèn)知的邊界。
阿列伊琴科不僅是“詩歌之梯”的搭建者、攀爬者,更是指引著。她用詩歌引領(lǐng)我們進入神話和幻想的世界,也向我們展示精神在詞語中才能達到的自由。這些詩讓我們對日常對象的感知重新復(fù)活起來,復(fù)活在新的生活里——一種璀璨星空下,無限光明的生活。
作者簡介
郭靖媛,1995年生,河北唐山人?,F(xiàn)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外國文學(xué)所,比較文學(xué)與世界文學(xué)專業(yè)碩士。譯詩集《別雷詩選》即將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