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居林,孫巨軍
1.西電集團醫(yī)院檢驗科(西安710077),2.陜西省麟游縣醫(yī)院(麟游 721599)
主題詞 呼吸道感染/診斷 血清淀粉樣蛋白A蛋白/血液 降鈣素原/血液 C-反應蛋白質/血液 兒童
兒童由于其解剖及生理特點的特殊性,同時由于免疫功能不健全,呼吸道感染發(fā)病率達到40%以上,且因治療不當極易發(fā)展為下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起敗血癥、胸膜炎、腎炎、風濕熱、心肌炎等。需要臨床快速,準確地作出診斷并給恰當治療,因此,特異性較高的實驗室檢測指標顯得尤為的重要。不僅可以及時準確地幫助臨床判斷感染型,進行早期有效精準治療,達到縮短療程,預后較好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避免抗菌藥物濫用,減少細菌耐藥發(fā)生[1]。C-反應蛋白(CRP)作為臨床上早期診斷細菌感染標準,但其對于病毒性感染的敏感性不足[2]。研究表明,血清中淀粉樣蛋白A(SAA)在細菌以及病毒感染的早期均會有明顯升高[3]。降鈣素原(PCT)對于細菌感染有鑒別作用[4-5]。據(jù)此本文對351例呼吸道感染兒童血清SAA、PCT、CRP水平及白細胞(WBC)計數(shù)作對比分析,旨在探究應用SAA、PCT、CRP和WBC聯(lián)合檢測在兒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1 一般資料 351例患兒均為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西電集團醫(yī)院及陜西省麟游縣醫(yī)院住院患兒,其中男181例、女170例,年齡(5.9±2.2)歲,根據(jù)臨床癥狀,胸部X線檢查,實驗室檢查(痰培養(yǎng)、血常規(guī)、血液生化淀粉樣蛋白A(SAA)和C-反應蛋白(CRP)與降鈣素原(PCT)檢測、血清學病毒IgM抗體檢測和鼻咽分泌物病毒抗原檢測)分為細菌感染組186例(占52.9%),納入標準:①新近出現(xiàn)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加重,并出現(xiàn)膿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發(fā)熱;③肺實變體征和(或)聞及濕羅音;④血常規(guī):WBC>10×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細胞核左移;⑤痰培養(yǎng)陽性;⑥胸部X線: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間質性改變,伴或不伴胸腔積液;以上①~④加⑤或⑥任意一項。病毒感染組165例(占47.1%),納入標準: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但:①不出現(xiàn)膿性痰;②血常規(guī):WBC≤10×109/L;③痰培養(yǎng)陰性;④血清學檢測病毒抗體IgM檢測或鼻眼分泌物病毒抗原(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柯薩奇病毒、腺病毒)檢測至少一項陽性。同時選取健康體檢兒童50例為正常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7±2.1)歲。
2 研究方法 ①樣本收集:在入院當天從患兒的外周靜脈取血3 ml分離血清,健康兒童在外周靜脈取血3 ml分離血清,各取EDTA-K2抗凝血2 ml,鼻眼分泌物和痰標本按細菌檢驗標本采集規(guī)范各采樣一份。②檢測方法:用上海奧普特種蛋白儀及配套試劑檢測血清SAA、PCT及CRP;用邁瑞B(yǎng)C5800及配套試劑檢測全血WBC計數(shù);用ELISA法和直接免疫熒光法分別檢測血清呼吸道病毒IgM抗體和鼻分泌物病毒抗原(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柯薩奇病毒、腺病毒),試劑購于北京貝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檢測操作均按廠家說明嚴格執(zhí)行。
1 細菌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與對照組的血清SAA、PCT、CRP、WBC計數(shù)變化對比 見表1。①細菌感染組與健康對照組血清SAA、PCT、CRP水平和WBC計數(shù)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②病毒感染組與健康對照組血清SAA水平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但PCT和CRP水平及WBC計數(shù)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③細菌感染組與病毒感染組CRP、PCT、WBC計數(shù)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血清SAA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病毒感染組SAA/CRP的比值明顯高于細菌感染組患兒(P<0.01)。
2 病毒感染組血清學抗體及抗原檢測陽性率與對照組抗體及抗原檢測陽性率比較 見表2。①病毒感染組抗原檢測陽性率與抗體檢測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②病毒感染組抗原檢測陽性率與抗體檢測陽性率與對照組抗原抗體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1 兩組感染患兒與對照組血清SAA、PCT、CRP、WBC、SAA/CRP比值
注:同健康對照組對比,△P<0.01,*P<0.05。
表2 病毒感染組血清學抗體及病毒抗原檢測結果(%)
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發(fā)病率高,發(fā)展快,病原學檢查是用藥前提,但細菌培養(yǎng)周期長,陽性率低,診斷價值降低。因此需要選擇早期感染敏感指標來判斷患兒感染及感染類型,指導早期抗感染治療。SAA屬于載脂蛋白家族中高度異類蛋白質,SAA因是淀粉樣變中主要組成成分淀粉樣蛋白血清前體而得名,SAA的表達調控有許多因子參與,其可在肝臟細胞、脂肪細胞、泡沫細胞等多種細胞中表達。機體受炎性刺激發(fā)生急性炎癥時活化單核巨噬細胞釋放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從而刺激肝細胞合成SAA[6]。PCT是甲狀腺C細胞、肺K細胞以及外周單核細胞降鈣素Ⅱ基因合成分泌的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激素原,PCT在全身性炎癥和細菌性感染的最初2~4 h內,受細菌內毒素以及炎癥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的誘導,PCT水平可升高5000倍,且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顯著相關[7]。CRP由肝細胞所合成,具有激活補體和促進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CRP是第一個被認為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正常情況下含量極微量,在急性創(chuàng)傷和感染時其血濃度急劇升高。CRP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時相反應指標[8]。
SAA、PCT、CRP均為重要急性相反應蛋白,當患兒呼吸道感染時會出現(xiàn)急性相反應導致肝內SAA、PCT、CRP合成增加,從而使三種蛋白在血清中的水平隨之增加[9]。杜英等[10]研究顯示血清CRP在機體發(fā)生炎癥6~8 h明顯升高,可作為呼吸道細菌感染的敏感指標,且CRP半衰期短,可精確反映炎癥感染情況,但在病毒感染時,病毒細胞內增強,細胞膜完整缺乏暴露磷脂蛋白質,無法觸發(fā)組織產生CRP[11],因此血清CRP改變不明顯。SAA正常情況下含量極少,當機體受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刺激后,肝臟分泌大量的SAA進入血液,5~6 h升高可達1000倍[12],其半衰期短,疾病恢復時下降快幅度大,因此SAA可作為感染性疾病診斷指標。PCT是降鈣素的前體物,生理情況下主要有甲狀腺組織產生[5]。正常人體中幾乎檢測不到,但受細菌感染時,PCT水平明顯上升,這時PCT水平往往超過0.5 ng/ml,但病毒感染PCT產生被細胞因子和干擾素阻斷,所以病毒感染時PCT水平很低,WBC計數(shù)升高是細菌感染非特異性指標。
本研究結果顯示,細菌性感染時,血清SAA、PCT、CRP與WBC計數(shù)均高于健康兒童組(P<0.01);病毒感染組患兒SAA的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兒童(P<0.01),但血清PCT和CRP水平WBC計數(shù)與健康兒童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細菌感染組與病毒感染組SAA、PCT、WBC計數(shù)均升高明顯,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病毒感染組SAA/CRP水平與健康兒童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與田月如結果研究一致[1]。
綜上所述,由于兒童呼吸道感染發(fā)病率高容易反復,臨床診斷時存在細菌培養(yǎng)標本采集困難且合格率低,培養(yǎng)周期長,陽性率低,血培養(yǎng)患者不易接受加之陽性率也低,為明確診斷,指導合理應用抗生素,應在臨床診斷中聯(lián)合檢測SAA、CRP、PCT水平及WBC計數(shù),同時監(jiān)測SAA/CRP對鑒別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方面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