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下聽風》
彭家河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精彩錦句:
瓦是鄉(xiāng)村的外衣。
麥子,是鄉(xiāng)下最顧家的媳婦。
水,仿佛是另一種時間,把水下的一切變成歷史。
我的鄉(xiāng)村,銹已成為主人。我和兄弟姐妹,則淪為一個個遙望故園的異鄉(xiāng)人。
在川北的深山中,生長著不少這樣的樹,它們能行走、能說話,它們在山間演繹著自己的悲歡離合。
鄉(xiāng)村其實是屬于草木的,村民本是不速之客。在發(fā)現(xiàn)有水有樹后,那一隊隊從猿一路遷徙成人的村民們便駐扎下來,開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談婚論嫁,生兒育女。于是,鄉(xiāng)村便變成了另一種模樣。正是由于村民們的到來,那些山山嶺嶺、溝溝坪坪便也有了名字,成為村民們最樸素的方位標志。
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一撥又一撥從農村包圍城市的青年農民已經輕易地攻陷一座座城池,在城里安營扎寨,生兒育女。然而,在他們身后,曾經的領地已成廢池喬木,在他們身前,進入水泥叢林卻如墮煙海。這樣的戰(zhàn)勝,仿佛潰退,勝利般的潰退,隱秘而又徹底。
早年鄉(xiāng)下沒有通電,也沒有多少書看,特別是感冒生病后,能做的事就只有躺在床上數檁子、椽子和亮瓦。更多的時候,只是聽聽瓦上難以理喻的風,聽風在房頂與瓦說些悄悄話。
無論是出入瓦屋豪庭、身居陋巷還是穿行都市,我都內心恬淡自信,對世間奢華,心如止水。
瓦仿佛是不喜歡外出的主婦,風就是一年四季在外面闖蕩的男人,一回來就帶些外面的小玩意,講講外面的小故事,把瓦哄得服服帖帖。當然,有時候瓦與風也會吵嘴甚至打架,夜里總有些瓦從瓦楞間翻起來,與風糾纏,有的還從房頂落下,摔得粉身碎骨。聽到“啪”的一聲刺耳脆響,瓦下的主人都會心頭一緊,然后不問青紅皂白,對著房頂就大罵風。肯定是風的不對,瓦成天默默不語任勞任怨,風過來一會兒,房頂就不得安寧,瓦還要跳樓尋短,難道不是風的錯嗎?這些,風能說得清嗎?風可能受了委屈,一路嗚嗚著跑了。
當初闖入鄉(xiāng)村的莊稼人東一個西一個地離開了,有的進入樹林里的墳地,有的進入村外的城市,他們都把祖業(yè)連同村莊拋在了身后。那些沒有砍下的樹,那些沒有除掉的草,又慢慢地,把曾經撕開的傷口一點一點縫合,把曾經的人世悲歡一點一點地掩埋。
每一片青瓦下,都沉睡著一粒懷鄉(xiāng)的種子,總有一天,他們會在風中醒來,聽聽風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