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宏
隨著手機的普及,數據線已成了消費者必不可少的配件。
然而選擇手機品牌的時候,消費者很少會把數據線列入考慮范疇。當原裝數據線損壞或打算購買備用線的時候,消費者往往才會意識到數據線耐用度的重要性。
哪個手機品牌的數據線更耐用呢?
《消費者報道》從vivo、OPPO、小米、華為、三星、蘋果這六個高市場占有率手機品牌的官方平臺購入了各自的官方數據線,并送檢至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對抗拉強度進行了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小米數據線的抗拉強度最弱,而OPPO在抗拉強度“脫穎而出”。
數據線接口處的發(fā)黃、開裂現象最讓消費者頭疼。
在宣傳頁面當中,不少數據線品牌都喊出了“通過50kg拉伸測試”“通過嚴格拉力測試”“可以承受80kg重量”的口號。
為了模擬日常生活中的拉扯拖拽現象,本刊參考了GB/T 2951.11-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實驗方法》中考核線材強度的測試方法,對6個手機品牌官方數據線的抗拉強度進行了對比測試。
工程師將數據線兩端固定在設備上,施加向外的拉力,直到線纜斷裂,記錄斷裂時的最大拉力。
結果顯示,小米數據線抗拉強度與其他5款數據線差距明顯,與最好的OPPO相差超過5倍。
其他5款官方數據線抗拉強度都在180N以上,而小米官方數據線只能承受58.3N的拉力,這個力換算到垂直方向承重力的話,理論上只能懸掛起5kg重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測試的6款數據線為官方數據線,即官方渠道購買的正品數據線,不一定和原裝數據線(手機包裝中附帶的數據線)完全一致。
為什么小米官方數據線的抗拉強度明顯比其他5款官方數據線差一截呢?
從外部結果來看,小米的線材是較罕見的扁平設計,厚度較薄。
《消費者報道》實驗人員拆開小米數據線外層塑料后發(fā)現,里面直接就是裸露的銅線,相當于只有1層保護;而其他數據線一般有4層保護,由外至內分別是塑料層、金屬編織網、鋁箔屏蔽層、抗拉伸設計。其實小米銅線內部依然有一條細細的尼龍絲,但相對于OPPO明顯比較復雜的抗拉伸設計,這幾乎不能算有抗拉伸設計了。
總的來說,數據線的抗拉主要和數據線的內部結構有關,結構越復雜的數據線理論上越抗拉。不過嚴格來說,除了塑料層和電源線,其他結構都不是必需的,是否使用抗拉伸設計和鋁箔屏蔽層等結構完全取決于生產企業(yè)自身,因為這些都會增加生產成本。
小米生態(tài)鏈公關經理郭建告訴記者,不同的價位會有不同價位的要求,這類扁平線是軟膠材質,以柔軟易收納、外觀簡潔時尚為主,強度上肯定稍微弱一點。
另外,數據線的抗拉強度與耐用性存在一定關系。小米的這款官方數據線,抗拉強度明顯較弱,實際使用可能不如其他數據線耐拉扯,可能導致消費者更換頻繁。
至于其他官方數據線品牌情況,OPPO的官方數據線表現較佳,是6款產品中唯一一款抗拉強度達到303.8N的,這個力換算到垂直方向承重力的話,理論上可以承受60斤重的小孩。而售價最貴,達到149元的蘋果原裝數據線倒數第二,抗拉強度為184.4N,性價比一般。
綜合抗拉強度和價格來看,OPPO和華為的官方數據線凸顯出較高性價比。
除了各品牌手機官方數據線的耐用性,消費者可能還比較關心各家數據線的充電速度,其實充電快慢更多和適配器功率有關,我們只要看一下適配器上標注,就可簡單推算充電速度孰快孰慢。
值得一提的是,市售數據線分為micro USB、type-C和Lightning 3種接口,比如小米的官方數據線為type-C接口,而OPPO的官方數據線為micro USB接口。對于相同接口的手機,其數據線可以通用。
另外,如果消費者認為官方數據線價格較貴,還可以考慮第三方品牌的數據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