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抒
冬天的朝陽剛一升起,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街頭,20余名永陵滿族小學的學生拿著各式各樣吉祥圖案的剪紙作品,贈給沿街商鋪及鄉(xiāng)鄰,給他們送上了新年的祝福。
“奶奶您好,新年快到了,這是我自個兒剪的剪紙,送給您,祝您新年快樂!” “哎喲,你的手真巧,謝謝你了,一會兒回家我就貼到窗戶上!”聽見對方的夸獎,朱美琦紅蘋果似的小臉上,兩個甜美的酒窩露了出來。
給鄉(xiāng)鄰們送剪紙的孩子們受到了大家的歡迎,不時有行人上前圍觀,希望能得到剪紙。不到半個小時,同學們就順利地將100多張剪紙送了出去。同學們?nèi)杠S地回到教室又繼續(xù)剪紙——只見一張張普通的彩紙,在同學們的手里折來剪去,紙屑飄飛。隨著剪刀的“刷刷”聲,不一會兒,一幅幅生動的剪紙作品就呈現(xiàn)了出來。
一把小小的剪刀能剪出那么多有趣的圖案,真是太神奇了!
“通過徐老師的演示,我們也慢慢掌握了要領(lǐng),從簡單的小花小草,到難一點兒的圖案,回家我還要多多練習。”“這樣的興趣課我和同學們都特別喜歡,大家在課堂上相互學習,分享心得,剪出來的作品也越來越好了。”陳藝文和欒宇航與記者的對話,吸引了更多的同學,他們把記者團團圍住,徐銘蔚、李欣然、王瑞淇、葉曉宇、林冠宇、王暖羲、王禹橦、馮煦、夏宇彤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對剪紙的喜愛以及剪紙藝術(shù)對他們的影響:
“我從三年級開始學習剪紙,剪紙讓我很有成就感,現(xiàn)在我喜歡挑戰(zhàn)那種有難度的作品,更加注重作品的精細度,我現(xiàn)在創(chuàng)作的剪紙作品有一百多幅了?!?/p>
“當我拿起剪刀的那一刻,心情便很愉悅。剪紙鍛煉了我的耐心,自己的作品得到認可,我也越來越自信!”
“對我來說,剪紙是一種享受。心里想著圖案,一刀一刀地剪,就像是在用剪刀剪自己的心里話!”
“前幾天是奶奶的生日,我還特意剪了一個滿文‘壽字送給她,奶奶樂得嘴都合不攏了,連連夸我剪得好,我聽了,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我現(xiàn)在可以熟練地剪出20多種圖案。我創(chuàng)作的剪紙作品《快樂童年》,在撫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作品中獲獎,還被縣文化館收藏,這讓我很自豪!”
“班級搞元旦聯(lián)歡會,我和同學們大顯身手,剪了顏色不一、花樣各異的窗花、拉花,把教室裝點得格外漂亮、喜氣洋洋。老師還把我們的作品曬到朋友圈了呢!”
“暑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朋友一家人去外地自駕游,在旅途中我就開始練習剪紙。坐在我身旁的是媽媽朋友的兒子,他見了,主動要求向我學習剪紙。我熱心地當起了‘小老師,教他折紙、剪窗花、剪拉花。他的爸爸看了兒子的作品非常開心,夸我是‘剪紙小達人。我心里甜滋滋的,一路上也很開心!”
“感謝學校的剪紙課,培養(yǎng)我耐心、細心的性情。剪紙藝術(shù),豐富了我的課余生活,使我在愉悅自己的同時也給別人帶來快樂!”
“剪紙,已經(jīng)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當許多民間藝人苦于無處尋找傳承人的時候,永陵滿族小學已經(jīng)為這門技藝培養(yǎng)出了數(shù)千雙靈巧的小手。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在孩子們微笑的臉上,讓我們看到了剪紙藝術(shù)的希望與未來!
相關(guān)鏈接:剪紙是滿族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重要部分。滿族剪紙有著近300年的傳承歷史,它以滿族薩滿文化、生活習俗和民間傳說為題材,把見到的、聽說的、喜愛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裝飾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滿族剪紙技法古樸、不描不畫、不打底稿,全憑一把剪子,剪隨心動,一氣呵成。2010年,滿族剪紙藝術(shù)作為中國剪紙的合并項被聯(lián)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