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兔子
某天,小熙開著公司的賓利車去機(jī)場接機(jī),行至路口時遇到一輛電動車臨時變道逆行,還好她反應(yīng)快,踩了一腳剎車。最終電動車沒事,反倒是她開的那輛賓利車的車門被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
站在不遠(yuǎn)處的交警向他們走來,電動車司機(jī)是個老頭,知道是自己違章,又看到這輛賓利車價格不菲,急得滿頭大汗,連聲向她道歉。小熙趕時間,加上公司給車子上了全保,便安慰對方道:“放心吧,只是一點(diǎn)兒剮蹭,不會讓你賠的,等交警過來,我們趕快說明一下情況,我回頭找保險公司賠付就行了?!?/p>
令她沒想到的是,前一秒還在鞠躬道歉的老頭,看到交警后立刻躺倒在地,捂著胳膊開始呻吟,要求小熙送他去醫(yī)院。
通過車上的剮蹭痕跡很容易分辨出事故原因,小熙還開著行車記錄儀,前因后果一清二楚。交警板著臉批評了老頭幾句就離開了,那老頭卻憤憤不平地沖她嚷:“幾百萬的車開得起,給我?guī)装賶K看病的錢就沒有,有錢人沒良心??!”
小熙被氣笑了:“明明是你違章,我沒找你麻煩,你居然還訛我,是誰沒良心?”
老頭語出驚人:“可你是有錢人啊,吃點(diǎn)兒虧怎么了?”
“我有沒有錢跟你有什么關(guān)系?我就算吃虧,也不會讓你這樣的人占便宜!”她狠狠地撂下這句話,絕塵而去。
隨著年齡增長,我更加認(rèn)同這樣的道理:不是所有的弱者都可憐,不是所有的讓步都高尚,也不是所有的求助都值得被回應(yīng)。
“拒絕被別人占便宜”的做法看似冷酷無情,卻是維持一念善意的最好方法。只有“好人好事”背后不再是一方的無可奈何和另一方的得寸進(jìn)尺,而是彼此給予一部分方便、一部分體諒和一部分利益的時候,善意才能更持久。
(摘自《讀者·原創(chuàng)版》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