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 門倉多仁亞
丈夫遠渡美國展開大學留學生涯的時期,據(jù)說生活上最讓他緊張的是吃飯這件事。
提到餐桌禮儀,我們會想象在一張桌子上排滿刀叉的情景,取用時要由外而內(nèi)依次使用才是應有的餐桌禮儀,但這是受邀前往貴族舉辦的晚宴才需要遵守的禮儀。平日生活并沒有這些禮儀限制,完全不需要多慮。
日本的餐桌禮儀和西歐國家的餐桌禮儀基本相同,一起用餐時只要留意避免讓同桌的人產(chǎn)生不舒服的感覺,能做到這一點就足夠了。話雖如此,實際上其他人是否會覺得不舒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差異。
一般德國人的家庭,母親教育的餐桌禮儀如下:
首先,最沒禮貌的行為就是用餐時發(fā)出聲音,包括啜飲湯汁的聲音、食物含在口中發(fā)出的含混說話聲、餐具敲擊盤子的聲響,等等。當你將食物送入口中時,假如正好有人問話,請以手遮口,用眼神示意對方稍候一會兒,等你吞下食物之后再回答,這樣才有禮貌。
其次,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會使用工具吃飯,用手 (吃帶骨頭的肉類除外)抓取食物或是以口就碗盤等動作一律禁止。
再者,用餐時要留意先將食物切割成易于入口的大小再食用。吃生菜時,同樣要使用刀叉將食物送入口中。
最后,用餐時姿勢要端正,端坐面向正前方,雙手要放在桌上。若是將手藏在桌子底下,仿佛你想做什么壞事似的,因此雙手要放在眼睛所能及的地方。
想讓自己更有自信使用刀叉的最佳秘訣,就是去歐洲的餐廳觀察別人的使用習慣,畢竟餐廳是最能見到優(yōu)雅人士的舉止之處。至于刀鋒要朝上或朝下,這類細節(jié)則是依據(jù)習俗各有差異,且都是晚宴才會遇上的問題。平日用餐的話,知道大致的餐具排放方式就可以了。
在歐洲,擺盤時叉子在盤子的左方,刀子在盤子的右方,甜點用的湯匙叉子則是在盤子的上方。刀叉按照擺放的順序使用,不可左右手對調(diào)順序。但美式用餐禮儀則允許在切割食物后,將叉子換到右手以方便將食物送入口中。
在西歐,即使是在拘謹?shù)母呒壊蛷d,大家仍能自在地享用美食。觀察大家的做法,只要掌握到別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的個人風格就沒問題。如此一來,你就能有余裕充分享受用餐的樂趣。(摘自《簡單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國》山東人民出版社 圖/千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