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蘇玥
①胡記面館,是小城東頭最有名的面館,胡家世代經(jīng)營著小城老街偏東頭的面館子,靠著祖上流傳下來的古法做面發(fā)家,子孫代代相傳。用古法精心配制出來的面細(xì)潤筋道、清新爽口,吃過的人沒有不夸贊的。
②老街人看到這代胡記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饞面嘍?!崩虾残Γ骸叭牛昴暧?,祖宗的老規(guī)矩俺可不敢改了!餓餓吧,明天再來?!?/p>
③胡記面做起來可不容易!一年里下麥子的時候,挑熟好的麥捆回家,人推著石磨細(xì)細(xì)地磨,這樣面粉老到細(xì)膩。面是在頭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塊塊,再加堿醒面,堿要講純度,不能太雜。面要醒到苦里發(fā)甜,味不對就棄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濕布包著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時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這一步步說著簡單,做起來復(fù)雜麻煩,可胡家人從來不嫌麻煩,因為,少或改了步驟,面就不如之前鮮嫩了。
④老胡有個獨子——胡良,娃娃腦子靈光,什么東西都一學(xué)即會,老胡很早就讓兒子學(xué)手藝。
⑤胡良學(xué)著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頭大的面,搓成勻粗的長條,再壓平扁,用快力劃上幾條長口,一手抓起一頭面,用大臂的勻力扯面,雙臂翼張于胸,“啪”的一聲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統(tǒng)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著面條,快速削去面頭,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順著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雙長筷,攪幾下?lián)频揭贿吺⒏邷拇赏肜铩?/u>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條條羊脂玉浸在湯里。胡良的手藝比他爹還要強一分。
⑥胡家面做起來又費時又費力,祖上說,烹小鮮如治大國,一日賣兩頓,一頓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記不衰。胡家祖宗規(guī)定的數(shù)量不光是為了討個吉利,也是經(jīng)過實踐得來的,一個人不急不忙,一天頂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來。胡記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減不得??!
⑦祖宗的規(guī)矩,老胡從沒壞過。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⑧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皺眉跟老胡說:“爸,咱家一天多做幾碗,用廠里出的面粉,雇個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試過,那面模樣一點兒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⑨“什么混話,那樣的面還叫胡記嗎?”老胡一聽,氣得拍了下桌子,“胡記面貴在每根都包含著廚子的心血,是花過心思的,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規(guī)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
⑩“什么年代了,有胡氏這塊招牌,老法子稍變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氣。
?“這哪是變法子,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胡良沒聽,在城中央偏東的地方開了家分店。
?往后老街人從城里回來,看著老胡:“小胡開了家分店哩,生意紅紅火火,一天賣幾百碗,兒子趕上老子嘍?!?/p>
?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憤憤撫手,頻頻嘆氣。
?有個城里謀生計的老街人有回點了碗胡記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擱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記呦,少了點兒筋道味兒?!敝車罂於漕U的食客皆驚奇。
?有好面的食客聞訊趕往老街。
?老街這邊,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規(guī)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極妙!”陶然于老街胡記。漸漸消息傳開,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記的,都來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卻再沒回到城中胡記。胡良開始入不敷出了。
?胡良回了老街。
?老胡看見兒子,也不說話,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館的面,矮了頭。
?胡良又開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樣。胡記名聲越傳越遠(yuǎn),一碗面是別家三四倍價錢,但小面館生意仍然紅火,有本地、外地,甚至還有別國的人。老街東頭,胡記門外經(jīng)常排長龍。
(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說:“別說爸迂腐,不懂變通,爸咋不知道賺錢?爸守的不是老規(guī)矩,不是這胡記招牌,而是這面的品質(zhì)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貨,待時間久了,誰買你的賬?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頭。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樣,得守好底線,腳踏實地,才能摘到星星、攬到月亮。”胡良淚汪汪地聽。
(22)“再去給老子做碗面吧!”
(23)胡良端著面回來,老胡捧在手里,對著光瞧了瞧,面條細(xì)若發(fā)絲,色澤細(xì)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質(zhì)輕柔,鮮香可口。老胡瞇著眼,長噓口氣,“就是這個樣?!彪S即倒在了一邊,手中那碗?yún)s端端正正,滴湯不灑。
(選自《齊魯晚報》2017年3月2日,有刪改)
閱讀練習(xí)
1.文章第b段有什么作用?
2.賞析第e段畫線句子的表達(dá)效果。
3.小說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試舉一例分析。
4.分析下面句子的含義。
老胡瞇著眼,長噓口氣,“就是這個樣?!?/p>